浅谈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2017-04-06邓继明
邓继明
摘 要:伴随着初中新课程改革工程的进一步推进和逐渐深化,在全新的教学理念下将蕴含着探究式、开放型、创新化的教学思维与途径方法合理灵活地融入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之中,从而营造活跃协调、寓教于乐的课堂氛围,着重激发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化探索以及实践型能力,进而适时有效地完成初中生物教学思维的更新以及教学模式的改进,从而实现高效课堂创设与初中生物教育教学的统一双赢。
关键词: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方法策略
G633.91
在新课改内容的具体要求下,各个学科都在进行着一场空前的教学改革,为了将教育改革落到实处,就必须从实践教学抓起,尤其是课堂教学首当其冲。单一的教学模式发生轉变,使课堂教学环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辅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将学生的学习态度被动变主动,既是教育改革的目的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情境创设法在课堂教学当中所起的作用,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是使初中生物课堂充满活力的有效方法。
一、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近年来相关研究很多,但对高效课堂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即用最少的时间、人力、物力投入,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如课堂容量、课内外学生的负担等;另一方面是课堂效益的最大化,通常为学生兴趣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思维品质的培养等。随着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已成为现代生物教学的核心理念,这也是每一位生物教师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但因为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陈旧的教学方式依旧存在于今天的课堂中,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问题:教学一刀切,不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和规律性,课堂效率迟迟得不到提升等。鉴于此,为了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彻底转变现阶段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现状,推动新课程的实施从“边缘”到“核心”,我们更应当加强对课堂教学的探索与研究,进一步改善初中生物课堂存在的问题,优化课堂教学,努力构建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二、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
1.着重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初中生物新课改提倡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旨在让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走向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学。尤其是在生物教学中,要求教师要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走出来,树立学生发展意识,以生物素养培养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首先,要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教师不仅要立足于学生的知识构建,同时还要注重以合作探究的方式来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如“社会行为”的教学中,在对社会行为的特征进行探究时,可先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生活的动物的视频,然后讨论群体生活的动物有哪些特点。讨论后小组对其特点进行归纳概括,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归纳进行点拨和讲解,这样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得生物知识的构建。其次,技能培养是生物素养的核心,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了解生物知识,在学习生物知识后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提高生物课堂效率
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只是按照教学大纲按部就班地讲授教参知识,学生的感觉是教师居高临下在灌输生物知识,他们的接受意愿并不强。尽管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但其实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不能是简单地被动接受者。如果学生一味地被动学习,就无法发挥其学习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被压制,无法形成良性的学习循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教学目标和知识点详细的把握,把教学知识点都合理安排进有趣的教学情境中,在情境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在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取得令人惊喜的教学效果。如在教“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师可以化一句古诗创设情景,“黄梅时节雨纷纷,青青池塘处处蛙”。然后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到蛙鸣?蛙的呜叫意味着什么?接着教师给学生讲解青蛙生殖发育的过程,期间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青蛙生殖发育的过程。这样学生在学完后,就对青蛙的受精发育环境和幼体蛙与成体蛙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上的差异了解掌握得更加透彻。
3.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初中生物课程较语数外这样的基础课程而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很难通过平面的书本知识具体了解生物现象。这就需要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让生物知识通过这些媒介呈现得更为具体,从而加深学生对生物现象和规律的认识。一方面,教师应在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上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与生物课本知识相结合的方法,将书本上的理论与多媒体呈现的动态图像进行有机的融合。这样既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充分运用实验课来进行生物课程教学。由于生物课程是一门科学性较强的课程,其中很多知识都要借助专业的仪器观察得到,例如细胞的分裂和变异需要通过显微镜的观察才能得到生物信息,以及各种生物的结构需要进行专业的解剖才能了解等,这些知识都不能通过书本知识或多媒体设备动态呈现得到,需要学生亲自去进行实验操作。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4.密切理论与实践关系,强化学生学习动机
生物科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生物教师要树立“大生物课堂”观。生物教学不再限定在校园的课堂之上,田野或池塘都是学生了解生物现象、探究生命规律的最佳场所。例如,在讲解有关食物链的关系时,老师就带领学生到校园附近的小池塘进行实地观察。让学生了解池塘的生物各类,思考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校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应该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将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其主动性,打造初中生物高效课堂,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人才。
参考文献:
[1]余远明.如何打造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J].东方青年:教师,2013(11).
[2]孙慧贤.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策略探讨[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