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怎样进行情境创设

2017-04-06张大颖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7期
关键词:创造能力教学效率初中物理

张大颖

摘要:物理学科的实质就是促使学生通过实验来进行新知识学习的同时联系实际生活来对所学知识加以运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初中物理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课本的知识,还要积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环境相联系,努力创造生动的物理情境,从而更好地提高物理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及应用能力得到提高,还能促进物理教学成果的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情境;教学效率;创造能力

G633.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与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有越来越多的初中物理教师认识到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性。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果可以科学地进行情境创设,那么就会极大地提升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为学生将来的物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本人结合自身物理教学的经验,针对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进行如下探讨:

一、在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引出概念

学生在刚刚接触物理知识的相关概念时,通常都不能对其内在的实质加以准确地把握,导致对基本的概念及其外延认识模糊。对于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众说纷纭,皮亚杰认为:“学生在进入初中阶段已经开始慢慢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并不断发展,但水平仍然较低,是逐渐从经验型向理念型转变的一个时间段。初中生所处的这个阶段,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那么这个时候的抽象逻辑思维慢慢就会在智力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可是此时经验在逻辑思维发展中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要想让学生理解得更为深刻,最优方案就是从学生身边寻找合适的例子来导入概念。”物理概念对于学生而言就是来源于其感性认知,然后再经过教师的教学与引导在思维上最终形成理论概念。只有对概念进行这样的掌握,学生才能获得更为深刻与全面的认识与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概念的导入为重点,创设教学情境,将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来导入概念。

在现实生活中,教师也要注意观察生活,在生活中观察并创造出与物理教学能够联系起来的生活现象,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如在教学“电磁铁”这部分知识时,我就是以一个小魔术的情境来导入“电磁铁”的概念的。在课堂中的实际操作为:(1)用细线把一个金属轻质的小勺吊在铁架台上;(2)用一本内藏永磁体的书吸引金属小勺,然后用一本藏有电磁铁的书吸引金属小勺,想让它动就动,不想让它动就不动。然后引发学生的猜想继而揭秘。而在进行实验时,教师一定要创造出一种紧张、神秘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后揭秘,向学生出示实验室的电磁铁图片,继而导入电磁铁的概念。通过这样的小实验就可以让学生有一个基本的感性认识,然后在导入概念后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就更能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与应用了。

二、在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中提出猜想

物理学科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不仅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那么“猜想与假设”又是科学探究的核心因素,而其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它是所有科学结论的先导,一旦其被科学实验所证实,那么这个猜想或假设就会成为科学结论。由此可知,研究者一般都是通过猜想与假设来确定其探究的方向及重点的,然后沿着既定的轨迹进行探寻,这也是最终成功的基本保证。而教师的指引就是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的源泉,然后来逐步促进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

近年来,我们在对中考试题进行研究时发现了这样的规律:在考试试题中,自主性与灵活性的试题逐渐成为出题的主流方向。其中实验题的变化是其出题方向改变的重要表现,它开始将考查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全面实验能力上,尤其是提出假设或猜想的能力,而不再是像以前那样只是简单地考查学生的课本知识和简单应用方面。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对课程设置加以调整,创设不同的情境,从而使学生的猜想能力与假设能力得到不断发展和提升。

如在教学“流体的流速与压强关系”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向学生们展示自制的教具,即:在一个矿泉水瓶中放置一个乒乓球,然后在瓶盖打一个小孔,将一个吸管插入其中,在瓶底钻有几个小孔(展示时先不告诉学生),然后让学生猜测向瓶中吹乒乓球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通常学生都会说毫无变化。这时,可选一名学生演示。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乒乓球上升了,教师在这个时候进行揭秘。由此,也就顺理成章地将本节课的概念与重点引出来了。

三、在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得出结论

学生从所学与所看到的结果中找出其内部存在的联系与规律就是得出结论,且学生是否能将规律找出并归纳出来对其将来对于此知识的运用也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实验在学生的找规律和归纳结论中非常重要,只有亲自动手并且用感官感受过才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更加深刻。当学生在学习一些比较抽象的或者比较难以理解的重、难点时,教师应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通过实验将结论演示出来,让学生观察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与归纳。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使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理解得到很大程度的加深。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从感官感受到实验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与猜想的能力,而且对于教师来说更是教学中锦上添花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陆雪芳.初中物理教學情境的创设原则与基本途径[J].亚太教育,2015(29):136-137.

[2]陈亮.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J].中学物理,2013,31(9):54-55.

[3]程传满,余兰山,肖发新.物理前概念及其教学策略[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6(6):18-20.

[4]刘冀瀛.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29):174.

[5]刘佛梅.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4(12):27.

[6]王雄.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研究[J].新课程(上),2014(08):411.

猜你喜欢

创造能力教学效率初中物理
音乐教育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