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秦诸子学发声到两汉经学的形成
2017-04-06董乐超
董乐超
摘 要: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分裂、统一与政治发展状况密不可分。自春秋时期起,政治分裂,诸子之学兴盛,百家争鸣。汉代经学的兴盛,得益于政治和思想大一统的需求。从汉初的黄老之学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逐步实现了思想文化上的统一。《庄子·天下》《吕氏春秋》《论六家要旨》《汉书·艺文志》等文献反映了这一过程和规律。
关键词:庄子·天下;吕氏春秋;论六家要旨;汉书·艺文志
一、《庄子·天下》学术源流考辨之始
东周末年,礼崩乐坏,王权衰弱,诸侯并起。政治控制松弛使得教育的主导权开始下移,诸侯国争相创立学馆。学术思潮涌动,诸子竞相著书立说,展开学术论战。
各家学术思想相互碰撞,其思想脉络的整理出现相对较晚。《庄子·天下》作为中国古代第一篇学术思想史文献,最早对先秦诸子学说的演进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各家学术利弊,更为后世学术思想考辨提供了良好的范式。
《庄子·天下》开篇论述了致君子、治天下的法门,等级分明、勿使民力操劳过甚,可使海晏河清“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庄子·天下》的另一贡献在于,为后世文献目录学提供了有益参考。如:“《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为《七略》书目分类提供借鉴,如按学术流派分为诸子略,按儒家经典分为六艺略等。
墨家本意虽善,但“乱之上也,治之下也”,屈身而迎合他人之志,不立等级纲常妄图平息战乱纷争,庄子看来无异于“苦行僧”,想法可敬实则愚蠢。名家善辩却诡辩,思想辨证客观、实践华而不实,于修身治国无益。
庄子推崇道家思想,《庄子·天下》言道家之长近乎极端,而非客观辩证认识。“坚则毁矣,锐则挫矣”对于物极必反有着辨证的认知。但教化百姓,却主张实行“愚民”“人皆取先,己独取后”“人皆求福,己独曲全”倡导百姓修身无为,无欲无求,则陷入了消极无为的困境,并不利于当时社会的进步。
二、《吕氏春秋》抑“法”扬“儒”
《吕氏春秋》以道家思想为主,高诱称“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却可兼采阴阳、儒、墨、名、法诸家学说,对儒家的仁义学说甚是赞扬,倡导尊孝悌。秦朝沿用法家的严刑厚赏,在吕氏看来此为“衰世之政”;且《吕氏春秋》对于法家“惨礉少恩”,《韩非子》中的种种阴谋权术,是拒斥不取的。德治的基础就要承认仁者爱人的血缘来源,父慈子孝是出于本性,“孝子之重其亲也,慈亲之爱其子也,痛于肌骨,性也。”纵观《吕氏春秋》可以发现,其《孝行览》集中反映了儒家思想,有一部分同《礼记》重合。它强调:“人主孝,则名章荣,下服听,天下誉;人臣孝,则事君忠,处官廉,临难死;士民孝,则耕芸疾,守战固,不罢北。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纪也”,治国旨要在孝。“夫执一术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从者,其惟孝也。”仁义礼智,均以孝为基石。
但是,《吕氏春秋》对儒学治国疑点颇多。孔门弟子忠孝著称,遍布各诸侯国,虽善但不得推广,原因在于孔门仁义之术源自外生变量,只有通达性命之情,仁义内生变量,德治可施。“夫以外胜内,匹夫徒步不能行,又况乎人主?唯通乎性命之情,而仁義之术自行矣。”而通达性命之情,则要遵循道家的清静无为。“事多似倒而顺,多似顺而倒。有知顺之为倒、倒之为顺者,则可与言化矣。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天之道也。”实现儒家的德治,靠的是来自道家的自然;而道家的无为,恰恰要儒家的有为而成。
三、《论六家要旨》儒道两家齐头并进
汉初,黄老之学被统治者奉为圭臬,与此同时儒学思潮发声。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对先秦诸子学说进行总结评价,反映了当时学术思想的变化。
在《论六家要旨》看来,墨家的“强本节用”虽善,却“俭而难遵”;法家正君臣之分秩序鲜明其功可表,却严而寡恩不利于治国长久;道家延续了一贯的辩证思维,讲究“无为”,又言“无不为”,静虚无为顺应自然。认为事物没有既成不变之势,也没有常存不变之形。探求万物情理,不要遵循有法而不任法以为法,顺应时势以成其业;有度而不恃度以为度,要根据万物之形各成其度而与之相合。
儒学虽被批评“博而寡要,劳而少功”,但在理顺君臣父子上下之分,维系夫妻长幼伦理关系方面,其功可表。由此可见,儒学之道从仅限于“孝悌之义”,进一步走向了人伦纲常、君臣关系和政治维系。道家在政治教化方面不断吸取儒学。后世儒学糅法家严刑峻法,并杂取百家之长,经济凋敝时期取墨家“强本节用”教化百姓;强调道家的内在修身,为儒学复兴提供了有益借鉴。
四、《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汉武帝时期,“推恩令”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力图实现文化思想上的大一统,儒学被赋予了崇高的地位。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文献目录,标志了汉代学术中儒学的兴盛。
《汉书·艺文志》从多个方面体现了汉代学术思想尊儒的指向。
其一,《汉书·艺文志》分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六大类。《六艺略》居于首位,六艺为儒学经典。“六艺之文: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六经作为纲常教化与治国之道的工具,表现了对儒家经典的推崇。
其二,《诸子略》著录了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共十家。将儒学放置首位,足见儒学已在当时社会政治与学术中的地位。《诸子略》中,各家思想渊源始末,利弊得失论述翔实。尤其是儒学,“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儒学治国上至尧舜,这就为崇儒提供了合理化理由。而道家学说“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有悖于仁义,不再是治国为政的不二法门。
五、结语
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受政治状况、统治者政策影响,但其自身发展也存在规律。《庄子·天下》《论六家要旨》《吕氏春秋》《汉书·艺文志》作为不同时代的历史产物,从自身阶级利益出发,通过对先秦诸子之学的考辨与评点,推崇自身学术主张。从“百家争鸣”儒墨“显学”到黄老之学,再到“独尊儒术”,儒学地位如过山车一般,而儒学思想却并非一成不变,随时代需要兼收百家之长,顺应统治需要,终于在两汉学术中占据主导。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第十二册)[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2]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张震.老子·庄子·列子[M].长沙:岳麓书社,2006.
[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