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生语文基本技能的培养研究
2017-04-06吴桃兰
吴桃兰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在小学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承载着教授学生基础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语文能力和基础语文素质的重要教育职能。其中语文基本技能包括阅读能力、书写能力、表达能力等,不仅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基础,在学习其他学科过程中,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学生基础技能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语文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基本技能;培养
G623.2
语文作为教授母语的学科,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属于基础性学科,阅读能力、书写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基础语文技能,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进行课外学习扩展的必备技能。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责任和义务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基础语文技能,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和谐发展。
一、小学生朗读能力培养措施分析
朗读是学习语文必须经历的学习过程,也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语文技能之一。但就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对于朗读缺乏应有的重视,学生习惯通过默读、速读等方式浏览文章。如要求学生朗读文章内容,由于缺乏科学的练习,通常会出现读音不准、不流畅、口语化、以及害羞等问题。汉语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学生缺少朗读学习体验,甚至连基础的通顺朗读课文要求都达不到,又怎么要求学生理解文章情感、掌握文章写作手法。朗读教学除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外,也是对语言表述能力、语言思维能力的锻炼,这种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应重点教授学生朗读技巧,帮助学生掌握朗读技能。
朗读技能与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小学生年龄较小,教师在安排朗读技能学习时,需充分尊重小学的认知特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朗读教学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准确朗读。教师在朗读教学初始阶段应侧重于学生朗读的准确性教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准备习惯,及时解决文章中的生僻字,这是准确朗读的基础。其次,帮助学生解决口语化朗读问题。口语化问题是由学生生活带来,教师应明确告知学生朗读各项要求,区分朗读和日常说话的区别,从而提高学生朗读的准确性;第二阶段,流畅朗读。当学生可以保障准确朗读后,教师加强流畅朗读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汉语朗读技巧,包括停顿、重音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范读教学,引导学生模仿,并在不断的朗读实践中,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朗读技巧;第三阶段,能力提升阶段。小学生可以流畅朗读熟悉的文章后,教师需进行能力提升教学,主要分为两方面内容:一,组织学生进行陌生文章朗读训练,帮助学生建立朗读信心,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二,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深层次理解能力。
二、小学生书写能力培养措施分析
对于小学生基础技能培养而言,书写能力并不是书面表达能力,而是写字的能力,汉语言文字具有独特的方块结构,要求学生在写字过程中,投入相应的精力,才能确保书写规范,写出漂亮的字。我国自古就有“字如其人”的说法,间接证明了书写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此外,练字對于小学生而言,是一项枯燥、劳累的学习体验,但对学生书写能力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教师通过练字可强化学生吃苦耐劳品质教育,引导学生感受付出后收获的喜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练字也是一项系统的学习过程,学生在练字初级阶段,需借助字帖临摹学习,此时教师需引导学生了解字的结构,以及汉字书写的一般规律,避免学生书写过程中出现“倒下笔”问题;其次,细化笔画教学,汉字数量众多,但都是由基础的笔画组成,教师应从细微入手,引导学生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最后,教师应进行书写能力提升教学。汉字书写具有丰富的技巧,书写速度、力道等均会对字产生影响,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这种影响,保障书写规范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帮助学生了解个人书写习惯,进而形成自己的风格。
三、小学生表达能力培养措施分析
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之一,但现阶段的小学生表达能力整体水平较低,时常出现表述不清的问题,甚至对于某些简单的事物,也无法做到精准的表达。分析这一问题的本质,其实是语言思维能力问题,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低下,导致其在表达的过程中,无法有效的组织语言,最终变现为表述不清现象,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是极为不利的。
针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师可通过课堂教学互动完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通过提出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思考,此时教师就应从学生的回答入手,强化小学生表达能力教学培养。小学生想完整表达复杂的思想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分点表达自身思想,并围绕不同观点间的联系进行教学,逐渐引导学生将分点观点使用完整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结合语文教学内容而言,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在文章中有所体现,而文章是有一定顺序的,教师应强化文章与问题答案的联系教学,引导学生感受答案思维与文章顺序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思维程序,并在不断的应用实践过程中,形成相应的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基础技能教学既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必然需求,也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客观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主观学习需求,联系语文教学实际,强化基础技能教学,从朗读能力、书写能力、表达能力入手,全面提高小学生基础语文素质,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基础技能能力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小学生日后的学习的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施淑梅.探讨小学生语文基本技能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0).
[2]刘影.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让学生终生受益[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
[3]任丽娟,别淑琴.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J].新课程·上旬,2015(01).
[4]王彦喜.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36).
[5]常建同.试论小学生语文基本素质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