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2017-04-06于波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8期
关键词:课文内容课前预习尝试

于波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几个问题:学生学习课文从课前预习到课堂教学乃至课后练习都过分注重内容分析,过多进行单项训练,老师过多的主宰学生思维及行动,使语文教学处于封闭、僵化、孤立的状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尝试从课前预习、课上讲读和课后拓展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效果。下面将操作的策略列举如下,与同行们交流。

一、课前预习策略。

传统的预习方式,无非就是学生读通、读熟课文,标出自然段,自学生字的音、形、意之类的要求。这种种要求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把阅读变成了一种程式化的任务来完成,久而久之抹杀了学生的预习兴趣。所以,我在课前预习时重视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读文

采用“三读法”。初读:圈出生字、新词,了解大意;再读:标出自然段序号,理清思路;三读:把握要点,概括主要内容。

批注

“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预习中教会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在文章中做不同的标记,例如:用“―――”标出生字、新词;用“……”标出喜欢的句子;用“~~~”标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标出不理解的句子。然后将词语注释,喜欢的佳句等预习成果抄写在专门的预习本上,为课上交流奠定基础。

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质疑。

对课题的质疑,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对矛盾处质疑,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之功;对中心句质疑,起到提纲领契领的作用;对精彩处质疑,起到培养学生感悟力,创造力的作用;对空白处质疑,起到激发探求欲望的作用,每篇课文都让学生在预习时有意识的在预习笔记上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堂上质疑、讨论、解决。耐心地培养这种能力,定会收到令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搜集信息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是语文学科的重要任务之一,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要求学生尝试查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源作为拓宽知识面,增加积累量的一个有效途径,拉近了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为学生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奠定了基础,在课堂的展示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成功心理,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使课堂教学产生更多的生成性内容。

二、课上讲读策略

我在语文阅读课教学中尝试采用了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主线的阅读教学模式:导入激趣——自学尝试——重点深究——反思总结——巩固拓展。

第一步:导入激趣。

精彩、恰当、巧妙的导入,是一堂好课的起点和关键。好的导入,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好的导入,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在给学生新鲜感的同时,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第二步:自学尝试。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鼓舞。”老师要把自己定位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支持、引导他们学习,让他们有学习的浓厚兴趣,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把自主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在学生之间的互动互补中感悟文本,,使读书的过程变成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索的有趣的经历。所以,要创造条件,提供各种吸引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这一环节主要是对文章的整体阅读,解决写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第三步:重点深究。

是进一步阅读,需要加深印象的板块。如“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喜欢?有哪些疑问?请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时候老师的主导作用很重要,要對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哪些进行深入探究,哪些可以通过小组学习解决。在探究过程中,引领学生抓住重点片断深入挖掘,品评鉴赏,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师生研讨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注重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语句,结合生活体验交流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与文本实现真实的对话,让学生在读书与交流中感悟课文内容,丰富情感体验,与课文的内容产生共鸣。

第四步:反思总结

及时总结学习所得很重要,这样做会使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网络,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同时,通过反思、汇报,会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成就感,对阅读教学产生兴趣。

第五步:巩固拓展。将本节课的知识重点设置成课堂练习,当堂巩固。这是对“双基”的重视和强化。同时,寻找到课文的生长点,进行适当的拓展训练。可以是情感的升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可以是谈感悟、体验,也可以是进行习作训练。

三、课后练习策略

传统的语文作业常常只是为了巩固所学的课文内容进行大量的字、词、句、段的练习。无可非议,教科书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但是,放在大阅读教学观下审视,学生的阅读内容又不能仅仅囿于教科书,否则,小学阶段145万字的课外阅读量如何保证?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又如何实现?并且读文和写作的脱节也将制约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为此,我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拓展,使课后练习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加强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可以是文章写法之类宏观的内容,例如:可以是抓住特点写景状物、按照一定顺序记事等内容。更多的可以是微观的内容,例如: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启示、续编故事,把文中概括的内容写具体,为写景的课文拟导游词,为写人、记事的课文增加细节描写等形式,这样做既可以激发学生对教材的理性的思考。又能培养学生联系社会生活,进行语言的再创造,增强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素质。

引导课外阅读

读书是打开孩子们通往知识大门的钥匙,在书中广阔的天地中孩子可以尽情探索,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要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读各种各样的书籍,从中汲取自己需要的营养。让阅读成为自己的需要,让阅读使自己的精神高贵起来。课外阅读内容以学生的自主选择为主,以老师推荐为辅,鼓励学生用自己掌握的自主读书方法去感受、理解,要求写读书笔记,保存所读书名和读后感,以此来培养学生爱读书、勤动笔的自主学习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开展相关语文活动

定期开展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如:故事会、读书汇报会、读书笔记展、朗读比赛等活动,最大限度的激励学生、张扬个性,激发他们学语文的热情,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这几步教学策略经过实践检验效果显著,我和我的学生已成为受益者。现在,孩子的自主读书习惯已经形成,作文水平明显提高。在阅读课上,我感到轻车熟路、游刃有余,学生学得兴趣盎然,真正地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语文阅读教学之路。

猜你喜欢

课文内容课前预习尝试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再试试看
再试试看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做好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