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商贸类人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究

2017-04-06周晔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高职

摘 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职商贸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职业核心能力。本文在分析学情和形势的前提下,借鉴各国职业核心能力探索的已有成果,提出了高职商贸类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分类和培养方式。

关键词:高职;商贸类人才;职业核心能力

随着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大量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建厂,这些企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多数的外资企业不仅对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要求,而且更看重毕业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他们希望自己的员工不但能胜任自己的工作,而且能吃苦耐劳、踏实工作,能与领导、同事良好沟通,团结协作,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这些信息对高职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培养商贸类人才既要教授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重视训练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一、研究背景和学情分析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世界上已经有一些国家进行了多年的实践研究,而我国才刚刚起步,借鉴其他国家宝贵的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法,同时结合商贸类人才培养目标,对培养商贸类人才职业核心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才能不断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目前,高职院校在商贸专业设置时已经非常重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课程设计和教学上比较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但是,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正是这方面的疏失,使得高职商贸类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困难。对于高职商贸类毕业生而言,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商贸类专业知识,熟悉我国对外贸易的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还要熟练掌握单证制作、货运代理、报关报检等专业技能。

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经济贸易系自成立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拥有国际商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采购与供应链等四大商贸类专业,对于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大多数毕业生在外贸企业从事单证、物流、采购、销售、货代、报关等工作。

二、职业核心能力的一般构成

从20世纪70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中提出“职业核心能力”这一概念(key competencies),又称关键能力、基本能力等,并且大力进行研究和实践。职业核心能力是指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它可以让人自信地展示自己,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和应用。不同国家对于职业核心能力的界定、分类有所不同。(详见下表)

1998年,我国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现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人的职业能力分为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三个层次。职业核心能力又可细分为职业方法能力和职业社会能力两个部分。

三、商贸类专业职业核心能力的分类和培养

商贸类专业人才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实践研究。笔者围绕商贸类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发展能力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探索适合高职商贸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教学组织方式、方法,加强针对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训练,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1.基本能力

基本能力指从事商贸类工作所应具备的通用的能力,比如与人交流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等。

(1)与人交流能力

交流能力是现代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与人交流能力也越来越重要。好口才是从事商贸类工作的人员必备的能力,不仅要有新的思想和见解,还要在别人面前很好地表达出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开展辩论会等活動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

(2)与人合作能力

在商贸活动中,与他人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课堂活动可多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调动团队成员的资源和集体智慧,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共同去完成学习任务。在团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所有成员需要密切协作、配合默契、协商解决、共同决策,这些能力将为其今后更好地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专业能力

(1)信息处理能力

商贸类人才对信息应该有较强的敏感度,要善于发现信息、收集信息并且进行归类与处理。例如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如广交会、网络资源等)搜集客户信息,通过英文函电等与其进行沟通、磋商,区别客户种类,进行跟踪管理,从而获取商机。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模拟仿真教学平台进行交易磋商的实训,锻炼学生适应不同的岗位角色,通过亲身体验和反复操作,增强信息处理能力。

(2)外语应用能力

对于商贸类学生而言,毕业之后他们与外商的沟通交流必不可少,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将发挥重要作用。因而,提升英语应用能力对于商贸工作的开展是十分有利的。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尝试采用双语教学。督促学生对以后岗位上经常接触到的信函翻译、合同翻译、商务广告等内容勤加练习,增强自身的英汉双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此外,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应用外语的能力。

(3)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模拟实训过程中,学生通过谈判达成交易后,需要指导学生时刻注意交易进展,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对于安排生产、租船订舱、发货、计算运费、单据制作、报关报检、收汇等各项流程要密切关注,特别是发生了一些突发情况时要冷静客观、迅速寻求解决的方法,确保合同顺利履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人为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解决问题。也就是说,需要锻炼学生随机应变、冷静沉着、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展能力

(1)自我学习能力

传统意义上的以教师“教”为中心的职业教育课堂模式,容易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自我学习能力缺失。现代教育倡导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以人为本。针对商贸类学生构建商贸体验教学新模式,以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把学习任务交还给学生,促使学生在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使他们通过自学、讨论、探究、实践、研究性学习等形式,在主动学习中获取知识和学会本领。

(2)创新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出发点。现代教育十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和现代企业的需要是密不可分的,现代企业的创新表现在三个方面: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商贸类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才能在现代企业中开展工作,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开创崭新的局面。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今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最终目的。通过信息收集、探索知识、体验情境等一系列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课堂教学焕发全新的活力。

总之,商贸类人才的培养应当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核心能力提高为纽带,敢于大胆尝试与创新,努力培养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技能,又拥有职业核心能力的专业人才。将商贸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于“专业、职业、就业”三位一体,以确保每一个学生在进入职场前就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过硬的职业核心能力;人才培养方案应当与时俱进,紧密围绕职业核心能力做好专业规划与建设;教师作为职业核心能力的“引导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的知识水平、专业能力、综合素养,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中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洪霄.顾亚莉.职业核心能力在职业教育中的培养途径和方法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9):200-201.

[2]王慧.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J].职业教育(下旬),2015(6):38-44.

[3]贺华.职业核心能力内涵与外延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11(35):98-100.

基金项目:本文为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016年校级立项课题——“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高职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主持人:周晔。

猜你喜欢

职业核心能力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及探讨
高职院校应用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基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社团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浅议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管理学实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