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会上每年数以万计的艺术品是从哪来的
2017-04-06林梢青
林梢青
前年春天的一个深夜,我正在北京出差,刚刚赶完稿子,突然接到一个浙江文博界资深专家的电话。他说,第二天上午准备去中国嘉德拍卖的库房看一张非常重要的拍品,要不要一起去。我早听闻这件估价上亿的拍品大名,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那天一起来的还有一位年轻人,大概和我同龄,开一辆很普通的车,和善而腼腆。看东西时,他一直留意把最好的位置让给我们,还谈到了几个很专业的问题。大概是出于某些原因,专家没有详细介绍他的身份,我只知道他姓什么。
下午,我们还去其他公司看了几件拍品,他和专家为一件赵孟頫书法的细节讨论很久,几日后,这件拍品被著名藏家刘益谦拍得。
晚上告别时,我才知道,这位年轻人是位业内知名的藏家,而他父亲则更为资深——那件估价上亿的珍品,就是他父亲庞大藏品库中的一件。
这次难得的经历,让我对这个行业,以及每件拍品背后的每一个人,产生了深深的好奇。每年中国艺术品拍卖会上数以万计的拍品,背后会是多少有意思的人和事?
来说一则傅抱石与郭沫若的故事。
上世纪90年代初,郭沫若的女儿、郭沫若纪念馆馆长郭平英在北京组织了一个名为“银杏树下”的文艺小团体,其中有作家、艺术家以及他们的后代。“银杏树下”名字的由来是因为他们经常在郭沫若家的院中活动,这个院子里有几棵漂亮的银杏树。经嘉德创始人之一王雁南介绍,如今的嘉德总裁、当时刚加入嘉德不久的胡妍妍与郭平英相识,经常去参加“银杏树下”的活动。胡妍妍回忆道:“有时大家一起听南方评弹或北方大鼓,有时是成员吟诵自己创作的诗歌,活动都是在黄昏时分举行,配着院中的银杏树,很有气氛。”
一来二往,胡妍妍渐渐与郭平英等人相熟。在一次相约到郭家看画时,郭平英拿出父亲收藏的三幅画,其中一幅是傅抱石著名的代表作《丽人行》。胡妍妍希望能将《丽人行》上拍,但当时她并不能确定郭平英能否割舍父亲的珍藏,抱的也是试一试的心态。郭平英并没有当场答复,经过数日考虑,她才决定为了筹集郭沫若基金会的资金,将《丽人行》送到嘉德上拍。
这是一件画家创作于1944年的心血之作,傅抱石以杜甫名诗《丽人行》为题材,描绘了杨贵妃率众男女,缓缓前行,漫步长安水边的出行盛景。他用泼墨写意的浓密柳荫作背景,安排了五组37名人物,整幅画作明暗、精细及色彩对比鲜明,穿插变化有致,有强烈的舞台效果。在傅抱石作品中,这也是惟一的长卷,尤为珍贵的是,背面还有徐悲鸿、张大千两位大师的题跋。
那它又如何会出现在郭沫若家中呢?
当年,《丽人行》初稿完成后,傅抱石请郭沫若提意见,郭沫若指出初稿上部的柳树太少,画面压得太低,于是傅抱石又画了一稿。1953 年,傅抱石到北京参加全国第一届国画展览时,将《丽人行》 赠予郭沫若。郭老喜出望外,当晚设宴请傅抱石吃饭。他非常珍爱此画,认为《丽人行》是傅抱石作品中的珍品。
从征得这件作品到开槌,嘉德带着《丽人行》等拍品赴香港和台湾两地展览,其间,《丽人行》一直被胡妍妍随身带着。
1996年嘉德秋拍,《丽人行》以1078万元人民币成交,成就了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卖中第一次跨过一千万元的历史时刻。
1994年,徐邦达先生敲响中国嘉德拍卖的第一槌。20余年来,这些带着温度的故事在拍场中仿佛越来越少见了。急速发展之下,这个商业与文化紧密交织的行业,对金钱的敏感度越来越高。一边在黄昏的银杏树下听评弹,一边把画征回公司的故事,已然成为传奇。
有时候大众也难免对那些惊人的数字厌倦。尤其,这数十年间大部分值得上拍的好东西都被挖了一轮,从未露面的优质拍品——行业内称为“生货”的,越来越难找了。
这几年,嘉德拍卖中国古代书画部总经理栾静莉与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画部总经理戴维常辗转于美国纽约、旧金山、洛杉矶等地。栾静莉说:“事实上,无论海内外,一手的资源越来越少,各种拍卖公司或行家,已经把市场瓜分并且搜罗过度,很少再会有惊喜。”但即便如此,几乎全中国的拍卖业顶尖专家都紧紧盯着这年后的半个月——最令人惊喜的大货,往往都在这个时候集中出现,它们将决定春拍的大局。
其实,资深专家们心里都明白,更激烈的“戰役”是在收藏家家中打响的,公开征集之外,他们亲自登门征集到的拍品才是每次拍卖的重头。所以为什么说,一个资深专家在专业素养之外,更重要的条件是“人脉”。一组资深专家深入全球的“人脉”,才足以构建起一家顶级拍卖公司密不透风的全球“宝库”。
“虽然那不一定如外界想象的那么神秘,能把全世界的东西掘地三尺,但大致的规律却是八九不离十的。”郭彤说。
首先是区域。
查阅全球两家最著名的拍卖公司苏富比、佳士得的办事处信息,可以初步把握到这其中的脉搏——他们设立办事处的区域,往往是收藏家最为集中的典型区域,同时也是房地产市场最为坚挺的区域。在中国大陆,几个老底子的中心城市是绕不开去的,比如北京和天津地区、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每次拍卖最重要的拍品,基本上都集中出现在这些区域,所以,每次征集通常也不会缺席这些城市的豪华酒店。
每个区域,因其历史不同,收藏特点也不同。
北京的核心收藏圈,总与政治名人和文化名人相关。仍以中国嘉德为例,他们引以为傲的几个专场多诞生于这些群体,比如2008年春拍的“迴风宧书画存珍”专场,是文化名人黄苗子和郁风夫妇多年与友人的文雅往来;2010年秋拍的“张仃藏画”则是画家、书法家张仃先生的旧藏,包括齐白石、黄宾虹、李可染、吴冠中等名家精品;还有2013年的“老舍胡絜青藏画”专场,则勾勒出了老舍先生的交游圈。还有不少因热爱文化而喜于与艺术家交往的政治人物,往往也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会留下不少珍藏。
而上海及其周边则集聚了一大批与民族资本相关的家族收藏,如南浔四象的家族收藏。在郭彤看来,就其收藏的源流、完整度与品质而言,这个区域的收藏更能体现收藏的本质——“对文化传统的认同,对家族传承的个人体验,以及在各种时代都不曾改变的对财富象征的一种暗许。”
收藏特点最突出的则是台湾。上世纪6、70年代,台湾科技实业兴盛,条件优渥的家庭多将孩子送往美国学习计算机专业,这些家庭的另外一大特点是“高高低低、多多少少都有收藏。”张大千的高士图、花卉图,于右任的对联,溥心畬的小幅书画,或是一些台湾官员手迹,是他们收藏的“标准件”。当年的赴美青年多留在美国工作,而今都已都是退休后的年纪,也都开始处理家中藏品。每次嘉德的美国征集,只要遇到台湾藏家,只要是6、70年代赴美学习的,藏品通常不外如此。
这样的特征观察久了,成为经验。所以,像郭彤这样级别的专家到美国征集,只要和藏家面对面对话五句以内,便能准确判断出来者的出生地、家庭背景、经历以及大致的藏品方向。
“做久了像是破案,闻到一点味道,加上联想,顺藤摸瓜;当然,也有一些传说中收藏的线索;还有一些是你在这么多年征集中积累的观察,如果你用心来体会,会有很多总结。”
也有一些出乎意料的——嘉德曾经收的多件《石渠宝笈》旧藏,行内俗称的“东北货”,通常总在最后的截稿关头,毫无征兆地“空降”在前台。“两三位说东北话的客人,拿出一个手卷,我们就会砰砰砰地心跳。”它们都是当年溥仪从故宫偷运到长春“小白楼”的珍品,经过多年的家族秘藏,就这样以很戏剧化的方式,出现在市场上,开始一段新的传承。
还有未曾谋面的故人。
郭彤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张大千的周到。“20年以来,你接触了这么多张大千的藏家,没有一个人说一句他的不好,这不容易。这说明张大千在人情上的全面和周到。”
还有谢稚柳的诚挚,“所有他赠与他人的作品,都特别用功特别精彩,大多比他家里留下的更好。而且他作品不因对方地位差别而区别,给同行、给徒弟、给出版社小伙伴的作品,都非常认真。从40年代到80年代的作品都是这样,说明谢先生对人的诚意真是很大的。”
“你征集越久,就越可以从中体察到这些艺术家的性情脾气。”嘉德的资深专家通常拥有学术或从业背景,以书画部为例,古代书画部总经理栾静莉和辽宁博物馆馆长马宝杰是同班同学;近现代及当代书画部总经理戴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书画部专家胡莹则是师承著名艺术史家方闻先生的博士,他们对文化富有深厚情感,拍品背后的世事变幻、人情世故对他们像是另外一种回馈,令他们有更为丰厚而微妙的人生体察。
再比如,从政治名人家族中得来的藏品,往往可以窥见当时官员对文化的态度、艺术家的性情及艺术家与官员间的互动状态,这个群体中收藏较多的是齐白石、傅抱石、黄胄等艺术家的作品。新中国成立后到1957年,齐白石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也是因为应酬较多之故;也有一些画家,为了筹集子女出国留学的费用,曾在一段时间内为港台收藏家集中创作大量作品,这些都是时代流转中不可复制的机缘。
没有人比这个行业更能体察到“物是人非”这四个字的滋味,故纸中的人事重叠在这20余年中国艺术品拍卖的记忆中,勾勒出的堪称一部独特而生动的中国近代史。
故事的另一面,是这20余年来新的收藏家们。
一个可靠的判断是,早年拍卖的大量艺术品来源于海外,而20余年中国经济与艺术品市场的迅速发展,中国大陆也随之积累了一个数量极其惊人的收藏大库。也就是说,中国艺术品收藏库已经基本完成了海外到中国大陆的平移(无法或短期内不准备在市场流通的除外),而它们中的99%都沉淀在大陆收藏家手中。
接下去,这些藏品会有什么样的故事?
对于收藏,对于未来的艺术品市场,更多的期待便有望于这些收藏家的成长,以及新一代藏家的崛起。从这个角度来看,从事拍卖有时候跟做学术有非常相近的地方——现实与你的判断有落差的时候,需要专家的努力,也需要等待。
去年开始,郭彤对市场有一点不一样的期待,因为中国的收藏家群体中开始呈现出一种深入研究探索的氛围,他们在竞拍与收藏中也显得更为自信。当文化的分量重起来,大众看待拍品价格的态度也将更为成熟理性。
比如,很多藏家都有了自媒体,他们乐于探讨并分享自己对藏品的觀点和研究,他们也对公共博物馆美术馆的专业度与开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古代书画资深藏家林霄在博客上发表的研究文章,常常成为圈内探讨的热点;藏家刘九洲在自媒体上发表的对于台北故宫近日董其昌展的评论,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他本人便是董其昌书画的收藏者;嘉树堂主人娓娓道来的寻碑访拓的故事,也于无声处增添了这个小众平台的热闹;一粟山房的父子收藏经小处着眼,亦是满满的经验之谈。这种开放而良性的探讨对整个收藏群体的成长都是有价值的。
历史上有许多值得效仿的收藏家个案,而回到眼前,有几位收藏家的经历是有示范意义的。
如香港翰墨轩的许礼平先生。许礼平1952年出生于澳门,上世纪70年代为香港中文大学编《中国语文研究》,上世纪90年代创办《名家翰墨》月刊、丛刊,在这本高质量杂志的编辑出版过程中,许礼平成为资深收藏家,而《名家翰墨》出版的作品,也成为日后中国艺术品拍卖中重要的著录参照。
还有一位,则是大家颇为熟悉的作家董桥,其收藏的学术气息、人情味以及个人独有的审美价值观多见于他的字里行间,2010年中国嘉德秋拍的董桥个人收藏专场《旧时明月——一个文人的翰墨因缘》,拍品几乎都以高于市场数倍的价格成交。
或许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对于百年后的人们而言,这个行业中的每一个参与者,每一位收藏者,其实都在共同写就一部新的收藏史。就如同今天的人们回望昨天一样,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也将被日后的人们所回溯、所体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