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研究
2017-04-06高小丹
高小丹
摘 要:高校转型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加快转变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与政府、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为此,论述了在协同育人模式中,地方、政府、高校和企业在协同育人模式中的角色定位,并根据地方本科院校的特点提出了构建协同育人模式的路径。
关键词:高校转型;地方本科院校;协同育人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31.085
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主體之一,曾为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为此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起点,国家开始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2014年,教育部明确提出要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今后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成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高校转型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样一方面是可以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窘状,另一方面可以给社会提供合理的人才结构配置。应用型的关键是摸清市场需求,没有企业、行业、学校、政府四方合作,没有市场调研,只凭感觉是无法对接产业行业需求的。所以,在高校转型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应该转变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与政府、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
1 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各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
地方高校协同育人模式是通过一定的机制,鼓励企业、科研院校、高校和政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利用用校内与校外多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将校内理论学习与校外实践训练相结合的一种模式。从狭义上讲,协同育人的参与主体有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从广义上讲,协同育人的参与主体是以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为核心,还有政府和其他的经济主体如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等。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是构建协同育人模式的核心力量,只有三方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互补才能开展实质性的合作行为。
1.1 政府在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
由于在协同育人模式中,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校的社会属性同,追求的利益不同,要使大学要想真正融入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育人模式获得健康发展,就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和引导作用,有效地化解三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在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中,必须由政府占据主导地位,这样不仅有利于协同育人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利于提高高资源整合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给予各参与主体一定的财政支持或者税收优惠政策,为协同育人的进行创造一定的动力机制;其次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法规,规范各参与主体的行为,协调各方的利益,从而保证协同育人模式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2 高校在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
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毕业生是大学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责。数百年来的大学成长史使得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其他主体不可比拟和优势和丰富的经验,他们更清楚什么样的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式更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所以无论何时,大学都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处于主体地位。高校是协同育人模式的主要倡导者、发起者、组织者和实践者。
尽管高校是人才培养最重要的主体,承载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但是在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过程中,随着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由于社会需求、企业利益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需要不断转换身份定位,以提升自身对社会、对企业、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保证协同育人模式的健康发展。学校首先是教育机构,但是在与企业、政府、科研机构开展横向合作的过程中,也可能变身为科研机构、培训机构和生产单位。
随着高校身份的转变,高校教师的身份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根据《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的要求,高校需要培养培训一大批既有教学能力又有实践经验和技能的“双师型”教师。为了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力度,高校一方面把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引进学校、引进课堂,另一方面就是鼓励高校教师走出校园、走向企业,到企业挂职锻炼、与企业技术人员联合开展科技研发,帮助企业进行人才培训等等。在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下,地方院校教师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分别承担着教师、企业员工、技术员、培训师的角色。
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具有双重身份。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很多地方院校会在大学四年的某一个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在这种“顶岗实习”的过程中,高校的学生,除了以“学生”的身份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外,还多了“员工”、“学徒”的身份。这种多重身份的现实意义就是能够使学生学以致用,把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校外的实训集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1.3 企业在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培养的人才最终会输入社会,输送到企业,而人才质量的好坏会影响企业的运营,影响企业的利润。所以企业是人才的最终使用者,对于什么样的人才才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企业最有发言权。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因此。企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主体。鉴于企业是职业资格标准的主要制定者和人才的最终需求者,所以,在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中,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动性”和“导向性”作用,在政府的协调下,充分发挥企业对大学人才培训的指导作用,帮助学校制定专业培养目标。
通过参与人才培养,促进自身和高校、科研机构的协同,企业不仅可以获得优质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还可以与其他社会主体进行充分的资源共享,在新产品的研发、技术优化升级、在职员工培训和技术咨询等方面得到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支持,同时还可获得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等。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利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1.4 科研机构在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对于其他的参与者,科研机构占有大量先进的科技资源,拥有科研能力超高的优秀学者,有最前沿的科研理论。在当今社会,人才培养已不仅仅是高校的责任,科研机构也因该发挥学术责任。所以,科研机构应该积极参与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根据自身的性质给予大学更先进、更科学的指导,给学生提供更完善的理论,充分挖掘学生的学术能力,这样不仅仅可以为科研机构自己吸纳优秀的学术后备军,而且还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因为,借助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可以为科研机构提供和企业合作的机会。
2 地方本科院校构建协同育人模式的路径
2.1 建立多层次组织管理机构,完善校企之间溝通渠道
一是学校层面成立校企合作育人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校企领导、产业高管、校企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顶层设计、分类指导和宏观调控。
二是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人员有高校专业负责人和企业业务主管组成,主要负责培养方案的审定和优化,专兼职教师的遴选、安排教师挂职锻炼、细化企业学习工作。
三是成立课程教学与改革指导委员会。人员有企业专业技术骨干和高校的基础类、实训类骨干教师参加,主要负责开展试点专业基础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特色教材的编制、实训、实验安排等工作。
2.2 依据地方产业需求,科学设置和调整专业
地方本科院校的职能之一就是服务地方经济,为地方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专业设置和地方产业需求保持一致,既是地方本科院校履行服务地方经济职能的保证,也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的保证。所以在进行专业设置时,高校充分地进行充分调研,了解当前区域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充分考虑当前人才市场需求的特点和未来的发展变化,科学地进行人才需求预测。再根据学校的资源、优势和学校服务面向的地方的特点、支柱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专业设置,从而使专业更具有针对性,适应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专业建设是一个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经济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产业也不断地更新换代,专业的调整也是必需和必要的。地方本科院校要根据区域产业机构的调整变化情况,与企业共同商讨进行专业调整,对专业实行“停、并、转、建”。停是针对就业率低的专业,给予撤销;并是对人才培养口径过小,就业面过窄,又具有一定学科相似性的专业给予合并,以达到拓宽专业基础、拓宽就业口径的目的;转是对某些旧的专业进行资源整合,调整招生和就业方向,向新兴的、市场急需的专业方向转换;建是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新建一批津贴市场需求的专业,主动适应区域社会经济的变化。
2.3 校企联合开发和实施课程教学,注重突出应用性
课程是实施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高校是否能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培养企业和社会渴求的应用型人才,关键在于整个课程体系是否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高校应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评价标准。
首先,校企共同制定课程标准,推动课程实施。课程标准是否科学完善,会直接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在制定课程标准时,校企双方要组成有行业企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高校骨干教、教育专家,课程专家等人员组成的课程小组,在,校课程教学与改革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对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规格数量和层次,进行全方位的调研,对行业相关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和知识结构竞相系统的分析,并按照工作岗位与职业能力的要求,将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建立以行业所需能力为指标的专业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和教师共同编制教学大纲,并根据职业需求编制一定时期可完成的课程。
其次,共同编制教材,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撑。当前,高校所使用的教材多是由高校的教师或者教育专家编著,与社会经济和企业的实际差距比较大,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针对这种现状,高校教师和企业业务骨干可以联合编制教材,教材的编制应以行业新技术发展趋势为导向,以实际应用为背景,吸收借鉴国内外同类教材的长处,并引入大量的实际案例,从而保证,教材知识系统性与应用型并重。
第三,校企共同研讨,保证企业实习实践的进行。由于企业经营的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参与协同育人在短期内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这就会导致企业不愿意把一些重要的岗位空出来用作学生实习,就会出现实习岗位公家与岗位需求相矛盾的现象,这就需要校企双方,精心安排企业实践计划。
第四,创新课程评价标准,保证课程质量。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方法应该多元化,邀请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参与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过程,对学生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并在过程中发挥相应的监督作用。
2.4 校企和科研机构共建“双师型”队伍,从而实现产学研三赢
要有效地实施产学研协同育人,必须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完善双师型队伍建设:
(1)请进来。一是聘请校外兼职教师,实行“双导师”。兼职教师又分专业与非专业人员,专业人员指企事业单位的专家、社会知名人士、高级工程师等;非专业人员是指在企业中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经营和管理人员、生产技术骨干等,另外也有一些是来自其他高校的学术科研带头人。二是在招聘教师时,优先选择有企业工作经验的高学历者,充实教师队伍。
(2)走出去。由于兼职教师的流动性比较大,因此重点培养本校的师资队伍才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关键,才能保证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质量。要构建一支稳定且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安排教师到企业去挂职锻炼,通过真实的情景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从而带动教学能力的提高;二是定期选派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学府进行培训、访学,如果有足够的资金做保障可选派骨干教师定期到国外知名大学进修以,了解国外该学科与学术的前沿动态。
(3)制定合理的教师考评体系。制定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有助于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激发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考评体系不够完善,对教师参与企业工作和社会服务缺乏有效地评价。因此需要制定全新的评价体系,对教师们的教学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科研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2.5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实现产训研一体化
为了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学校应积极和企业科研机构共建实训基地,既包括校内模拟实验室、实训工厂,也包括在企业建立的实习基地。比如说在学校建立“学习工厂”,即由学校提供专门的场地,校企共同投入专项资金组建工厂共同模拟还原企业真实的生产现场,共同指导学生实践。这些实训基地的建设,既可以有效的,开展实践教学,也可以促使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真正的参与到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活动中来,从而实现产学研协同育人。
参考文献
[1]李蓓蓓.产学研办学模式下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途径[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2.
[2]刘慧芬.产学研合作模式和机制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
[3]宋茜.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