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大棚黄花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17-04-06朱秀苗赵贤良潘军
朱秀苗+赵贤良+潘军
摘要 黄花菜营养丰富,口感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量大。总结新泰市大棚黄花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建棚整地、种苗选择、移栽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摘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大棚;黄花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山东新泰
中图分类号 S649.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074-02
黄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又名金针菜、忘忧草、安神菜、健脑菜等,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养血、明目、抗疲劳、镇静安神、滋补健身等功能,是山东省新泰市的传统特产蔬菜。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于1998年将新泰市汶南镇命名为 “中国黄花菜第一镇”,1999年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认定为优质名牌产品,2003年“金芭蕾”牌黄花菜被国家绿色食品开发中心评定为A级“绿色食品”。
目前,新泰市黄花菜种植面积达到了2 000 hm2,发展冬暖式大棚4 300个,大中拱棚2 200个。大棚栽培黄花菜上市期能提早60~80 d,新鲜黄花菜产量比露天栽培高8%~12%,售价提高3~5倍,收入28万元/hm2以上,利润可观,是一项高效益的种植项目。现总结当地大棚黄花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1 品种选择
选用优良品种是保证黄花菜优质高产的关键,新泰市大棚黄花菜种植应选择株型紧凑,适应性强,耐干旱、抗湿、抗病力强的四月花、五月花等早熟优良品种,这些品种分蘖快、产量高、品质好[1]。
2 选地建棚,精细整地
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通透性好、无地下害虫、pH值6.0~7.5的黏质壤土或砂质壤土地块作为黄花菜栽培地,以期为其优质生产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2]。按长40~50 m、宽8~10 m建造竹架大棚或钢架大棚。移栽前15~20 d,结合整地施石灰525~750 kg/hm2,深翻入土,以充分熟化土壤。为了防止栽后地下害虫伤苗,施用茶饼粉525~750 kg/hm2。
3 选好种苗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品质好的分蘖作为种苗。挖出分株种苗时,将泥土抖掉,一株一株地分开,将根茎下部的老根、朽根和病根剪去,只保留1~2层新根,约留10 cm长即可。
4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大棚黄花菜宜在9—10月移栽,当年可发生冬苗,抽生新根,积累养分,翌年可抽薹投产。在大棚内做畦,畦宽为1.6 m,每畦栽4行,中间大行距70 cm,边上小行距40 cm,错丛排列,每蔸栽2~3株,栽苗密度应在20株/m2以上,以达到速生丰产的基本要求。
5 田间管理
5.1 科学施肥
黄花菜喜肥、耐肥,尤其对氮、磷、钾的需要量较多,按照 “施足冬肥、早施苗肥、适施薹肥、补施蕾肥”的原则进行施肥[3]。结合整地,用腐熟优质猪牛粪110~140 t/hm2、鸡粪或羊粪80~130 t/hm2、45%复合肥(15-15-15)2.3 t/hm2作基肥深翻施入土中。冬肥用人粪尿1 200 kg/hm2+生物有机复合肥600 kg/hm2于秋冬挖伏土后在蔸边开穴埋施并浇足水,以便为第2年春苗生长储备营养。春苗萌发时,用腐熟的人粪尿43~62 t/hm2+45%氮磷钾复合肥(15-15-15)1.6 t/hm2混合兑水淋浇作苗肥。在抽薹前7~10 d施薹肥,用生物有机肥580 kg/hm2或45%复合肥440 kg/hm2,在土壤湿润的条件下开穴深施后覆土。开始采摘后,追施尿素80 kg/hm2作保蕾肥,可促使花蕾粗壮,减少幼蕾脱落,提高产量。
5.2 温湿度控制
12月至翌年6月为大棚管理期,在大寒至立春期间,根据天气变化,加强盖膜期间的田间管理工作。晴天棚内温度高达25 ℃时,及时揭膜通风降温,防止伤苗;寒潮来临时加盖地膜防冻。分蘖至抽薹期间,白天棚内的温度控制在15~20 ℃,夜间不低于10 ℃;现蕾开花期,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25~30 ℃,夜间保持在15~18 ℃,晴天上午可提前到9:00左右揭膜,下午掌握在15:00左右盖膜。清明以后可在通风炼苗的基础上,及时揭去薄膜,有利于抑制病害发生[4-5]。
6 病虫害防治
大棚栽培黃花菜主要病虫害有叶斑病、锈病、叶枯病、红蜘蛛、蚜虫和金龟子等,应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进行科学防治。
6.1 农业防治
在黄花菜生长期间,将被病虫危害的叶片、果实及病株及时摘除;收获后,将病虫残体带出田外,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翌年侵染源。科学灌水,避免串灌、漫灌,减缓病害传播蔓延速度。
6.2 物理防治
在蚜虫成虫发生期,可用黄板诱杀成虫,黄板插挂密度为 300块/hm2,黄板应高出黄花菜30 cm,每月更换1次。
6.3 化学药剂防治
叶斑病可用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喷雾,喷时要做到叶面、叶背都喷上,而后隔7 d再喷1次药。锈病可用粉锈宁连喷2~3次,每隔10~15 d喷1次。叶枯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2次[6]。红蜘蛛用乐果乳剂1 500~2 000倍液进行喷雾,每周喷1次。蚜虫用乐果乳剂加肥皂水喷于叶面和叶背,每10 d喷1次,或用新鲜小辣椒研磨兑水直接喷杀。金龟子可用90% 晶体敌白虫1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注意,黄花菜在采收前15 d应停止喷施化学药剂[7-8]。
7 采摘
黄花菜适期采摘,可增加产量、改善品质。黄花菜采收以花蕾饱满未开放、中部色泽金黄、两端呈绿色、顶端尖嘴处似开非开为标准。采收适宜期为花蕾刚裂嘴前2 h,最佳采摘时间为7:00—11:00[4]。
采摘时,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花柄,避免碰伤花茎和小花,从花蒂和薹梗连接处轻轻折断,每一株应自上而下、由外向里逐一循序采收,边采摘边装在篓内。采后应摊开放在地上晾干,及时打包冷藏,以防裂嘴开花。
8 参考文献
[1] 旷碧峰,刘阳华,高双红.黄花菜高产、优质栽培与加工技术[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5(4):1-5.
[2] 丁新天,朱静坚,丁丽玲,等.大棚黄花菜生长特点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4,20(1):83-85.
[3] 吴凯,贺晓峰.黄花菜大棚早熟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4(3):43.
[4] 王禾清.大棚鲜食黄花菜高产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2013(5):31-32.
[5] 陈建功,郭武朝.黄花菜高产栽培技术[J].西北园艺(蔬菜),2010(2):32-34.
[6] 周明,赵俊锋,刘爱勤.黄花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种业导刊,2009(10):36-37.
[7] 龚丽霞,刘金成,陈美珍.黄花菜无公害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2(增刊1):57-58.
[8] 刘安民,刘常盛.黄花菜栽培技术[J].湖南农业,20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