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停旅行的投名状
2017-04-06
原旅行模式
生活在这个时代,你要是说你不想旅行、不想Gap year,都不好意思出去跟人打招呼。打开人人、微博,满屏都是四个字:我要旅行!逃课旅行、休学旅行、辞职旅行……很多关于旅行的群组都在宣扬: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会以为,这就是世界;有些事你现在不做,就永远不会去做了;旅行的意义不在于你遇到多少人,见到多少未知的风景,而是在某个瞬间突然地认识了自己……
这些话刺得人心痒。于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以敢为人先的热情,一个假期又一个假期地去“诠释”所谓的旅行。不可否认,旅行的确很让人向往,它对一个人也的确有一定的意义。
但是我觉得很多人混淆了“旅行”和“旅游”。旅游业的兴起是因为经济发展,人们逐渐不满足于当下所处的环境,有了一种外出探寻的渴望,随后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产业。我觉得“旅游”本身就是因为经济水平的增长产生了脱离于温饱的高级欲望,使得人们有了消费的动力。旅游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奢侈品。
而“旅”加“行”是谓旅行,重要的是“行”。几年来,我见过很多真正的行者,徒步川藏的、骑行环游中国的、没有目地流浪在国道线上的……我佩服他们,尊敬他们不是因为他们走过多少地方、看过多少风景,而是觉得他们在行走的路上,始终怀揣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和永不放弃的真信仰。这种态度本身就表示了一种高出这个时代的姿态——再长的路也长不过自己的脚,再大的世界也大不过自己的心,再多的理由也阻止不了向前的路。旅行是精神上的奢侈品。
目之所及,很多人打着“旅行”的口号去旅游,打着洗涤心灵的旗号去挤人海、观景点。我周围很多同龄人的所谓的“旅行模式”不外乎是这样的:
首先打电话给家人,通过各种软磨硬泡拿到出行的钱。订飞机票,最差也是火车票。网上找攻略、找美食,确定在哪里吃在哪里住。机场候机,顺便嘟着嘴拍张照片上传朋友圈“哎呀,等飞机最无聊了!”下飞机,找人接机,拍张照片晒出“哎呀,有人来接我了,好开心”。直奔宾馆,要拍张照片,吃饭前把食物拍下来后晒。第二天直奔所谓的著名景点后,拍张照片在网上继续晒,顺便抱怨下人很多天很热,内分泌错乱心情很烦躁云云。收拾行李的照片也不能少,并抱怨假期不够用没玩够等等。回家回学校,整理照片,上传网络后告诉大家,我“旅行”过这个地方……
不知道这些步骤有没有引起大家共鸣与反思,这样的旅行就是通过无聊的手段进行一段无意义的行程,以此证明自己已经有足够的本事花着父母的钱酣畅挥洒青春,实现自私的梦想了。
除了照片还剩什么
我曾在火车上认识一个同在旅途的大二男生,学考古专业,他已经去过了中国除了台湾之外的每个省,接下来的目标是环中国国境线一周。搭车、逃票、徒步……怎么省钱他怎么走。我问了他3个问题:什么时候去旅行,影响学习吗?追求的是什么?对未来的打算是什么?
他的回答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想去旅行的时候,我就走了,学校不点名,只要参加期末考试,不给学校添麻烦就行。至于对学业的影响,本专业的书在旅行途中也可以看完。”男生说他的目的就是出去看看,去每个城市的古玩市场逛逛,也算是实习了。关于追求,他说还真没想过,就想着一直走,看看每个城市人有什么不一样,脸上的笑有什么不一样。等哪天累了,就回学校回家休息下。至于毕业后的工作,他想的不多。如今,他在路上拍些照片发给小杂志社也能赚点钱。
很多人都试图在旅行中寻求到意义,而就像周国平先生说的:“一切的意义都寓于过程。然而,现代文明是急功近利的文明,只求结果,藐视过程。”大家扪心自问,你因为旅行获得了什么?真正获得了什么?我觉得很少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人们陷入了一个怪圈,平时忙着攒钱,攒够了钱就去旅行,在嘈杂声中、在拥挤的人群中花完了时间和金钱,灰溜溜地回到自己无比鄙视的工作岗位上继续攒钱,以便开始下一次的“旅行”……
不,这不是旅行。旅行不是不远万里去一座城市,只带回一堆照片,却没有用心去感受那座城市所带给我们的氛围,用心去聆听这个城市的声音。《迟到的间隔年》里有这么一句话:“一个人不可怕,怕的是迷失。孤单可以习惯,空虚不能习惯,可以两手空空回家,但不能带着空虚的灵魂。”现在的我似乎能理解“空虚”的含义了,当你背着沉甸甸的背包准备出游时,或许你的内心依然空虚。当你踏出脚步的那一刻,你只填补了心里的一半,而另一半需要你自己来填补,那就是释放心中的所有情绪,带着一颗你真正想去做事的心,然后努力去做。
不认识邻居却关心外星人
曾有人对心心念念想见到UFO的粉丝说,你们连自己的邻居长什么样儿都不关心,却天天把外星人挂嘴边儿。这句话也适用于那些天天把“旅行”挂嘴边的人。
我们学校有座后山,绿化不错,登上山顶,可以远眺大海,俯瞰整座校园。我心情低落时总喜欢来这里逛逛。有一次跟同学出去聚餐,席间有一个女生用特别炫耀的口吻跟我们说,她去过国内国外很多地方,眉飞色舞地跟我们说哪个地方的人素质低下、哪个地方物价奇低……
开始我还能安静听她说,后来实在不能忍受了,就问她:“你去过学校后山吗?”她愣住了。
那些嚷嚷着要去环游世界的人,竟然连100米之隔的地方都没去过。同学,别再好高骛远了,我真不明白,一个连自己身边的美都发现不了的人,通过旅行能收获什么?
一位旅行者曾对我说:金钱决定旅行的长度,眼界决定旅行的宽度,心灵决定旅行的深度。《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也写道:一辈子是场修行,短的是旅行,长的是人生。旅行,能让你遇到那个更好的自己。
有深度,才是真正的旅行。而真正在旅行的行者们,他们也在迷茫,正是因为他们迷茫,所以去追寻他们想要的生活,所以他们在路上。不是因为没钱才选择徒步、骑行或者是穷游,真正的旅行,是不需要用金钱这些浮夸的物质去做标杆的。
真正的旅行,或许真的是带着一颗心上路,不必在乎目的地,不必在乎有没同伴,不必在乎有没有相机,或许还可以不必在乎有足够的钱,只要你的一颗心,只要你去做,你敢做,你绝对可以领略到世界上最好的风景,最让自己刻苦铭心的经历。
别再跟我说你要去旅行了,你不一定要找个大海春暖花开,不一定要找个农场喂馬劈柴。在平时,如果你吃一个玉米猪肉饺子都很开心,能够领略它的味道,那饺子就是你的另一个世界。如果你能在一棵树下平心静气,感受另一种不同生活,那你大概已经周游宇宙,不必依凭什么了。
旅行,从来不是梦想,只有你空虚如游魂,才会拿它做标榜。一个人心有多大,他就能走多远,如果你自己都走不出你的心,哪怕是坐上飞机,又能飞多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