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的美学意义
2017-04-06
作为我国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笔花鸟是工笔画的基础,而线条则构成了图画的骨架,二者均具备极高的美学价值。我国的工笔画具有悠久的历史,由战国时期到大宋时代,工笔画经历了由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通过不断的摸索与改革,这种艺术表现形式逐渐做到了“形神”二者的完美结合,以“取神得形,以线立形”的方式做到对工笔画发展过程最完美的诠释。在工笔绘画作品之中,无论是人神花鸟,还是飞禽走兽,都需要具有形神兼具的特点,在绘画界创作者常常强调“形”的重要意义,而实际上,“形”的确立与线条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这一点也不难看出工笔画的重点所在。李志刚编写的《工笔花鸟线描详解》(2013年1月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一书以工笔花鸟画中的线条艺术为基础,由此作为研究出发点,对工笔花鸟画中的线条美学意义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探讨,书中含有众多插画案例,兼顾了各个阶段学习者的使用需求;不仅如此,这本书画面构图形式灵活,配有简明扼要的文字,它集趣味性与专业性于一身,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而书中涉及的许多问题不仅能对读者学习绘画进行引导,同时,还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在《工笔花鸟线描详解》一书中,尤其注重对于花鸟鱼虫的绘画审美的判别比较,对于工笔花鸟画的审美特征有着详细的论述,传统的工笔花鸟画是中国绘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运用了许多中国传统的创意手段,无论是布局还是上色、造型,都显露出浓郁的中国特色,这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更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才干,工笔花鸟画不仅在创作中保留了自然、真实的特点,同时,也充分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界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现阶段的中国工笔画正处于繁荣时期,这与我国艺术领域的发展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包含了無数现代审美观念以及传统工艺的精髓。许多工笔绘画学习者都能从中汲取诸多有价值的经验,该书认为,被称之为“细笔创作”的工笔花鸟画能够以细腻的笔法绘制精美的画面,草木、花卉、人物以及建筑等都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展现出来,这不仅是我国绘画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笔艺术作品能够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的原因之一,中华民族的审美和绘画特色在传统工笔花鸟画的线条语言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工笔花鸟画也在传统观念的基础上吸收了许多外界营养,现代的工笔艺术作品融合了现代因素,工笔花鸟作品不仅拥有浓烈的现代气息,也未丢失自身固有的美感。
该书还写道,工笔花鸟画运用中国画独特的原材料进行创作,无论是技法还是绘画种类都有别于其他绘画,因此工笔艺术作品的特点可以很容易地与其他绘画流派和风格相互区别,中锋用笔是此类绘画作品作画时的主要方式,其中还融合众多绘画白描方式。在结构塑造方面,工笔花鸟采用先塑造再细描的方式、先勾后染的方式使作品艳丽却不流于俗套,具有很强的装饰感,在对花鸟艺术作品的具体描述当中,通过白描与勾勒的方式形成的精致图画,视觉冲击效果极其强烈。精神内涵是工笔花鸟创作的关键,这一观点在《工笔花鸟线描详解》中也多次提到。一直以来,工笔绘画的意境和情趣都是工笔花鸟艺术所追求的目标,这种形式不仅在造型上有着极高的追求,同时也很注重意向的内涵展现,只有这二者做到统一,才能真正实现气韵的生动效果,这也恰是中国画艺术魅力之所在。
绘画的线条在工笔花鸟画中的运用是工笔画的重点问题,《工笔花鸟线描详解》一书中描述道,在远古时代,人们开始在陶瓷上进行绘画创作,那一时期线条便已经在绘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这一现象由远古时代贯穿至今,这也是中国绘画的主要特点,也是工笔画的重点。线条不仅是工笔画的基本图示,也是其造型的重要构成因素,而这也构成了工笔画的重要体系。我国古代的彩陶艺术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刚柔相济,形态各异,艺术参考价值很高,早期的工笔画也曾在许多陶艺作品上保留痕迹,这些作品流传至今成为我国十分重要的文化瑰宝。在唐代之后,花鸟艺术创作趋于成熟,许多古老的创作方式也随之消失,仅仅遗留下来少之又少的墓葬壁画,在现代挖掘出的诸多作品当中,依稀还能看到昔日经典创作的影子。当然,在工笔绘画的艺术作品中,花鸟工笔画的发展还与经济发展程度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而宋朝时期的经济繁荣在很大程度上也为花鸟画创作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许多经典的花鸟工笔作品在这一时期被创作出来。工而不板、柔而不软、精而不滞,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线条的勾勒与着色的步骤,凝聚着艺术家的创作精髓,无论是形式还是表意方面,都成了我国绘画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线条在工笔花鸟画中的运用具备许多原则,《工笔花鸟线描详解》写道,工笔花鸟画创作更加注重运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和“虚实相生”相结合的原则,而《工笔花鸟线描详解》一书则从技法原则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骨法用笔运用线条作为骨架进行创作,而作品的精神气质也是通过笔体现出来的,这种方式更加强调作品当中包含的精气神,因为这种方式能够使气韵达到最佳效果,用笔的方式与气韵也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正如徐复观所言:“就六法来说,‘骨法用笔的骨法,一是由线条以及构成一幅画的主干,使对象具备最基本的‘形似。二是由线条的紧劲而予人以力感,……没有线条的力感,不能形成上述的风骨、壮气;但若仅有线条的力感,也不足以形成作为第一品作品的风骨、壮气。”由此也不难看出我国工笔花鸟画的重要地位。“应物象形”是工笔画创作的另一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创作者在绘画过程中充分尊重造型事物的外形,以此为依据进行创作,力求做到形神兼具。“应物象形”中的物便是指将要绘画的客观事物,在其基础之上进行生动的造型设计,从而将事物的“形”用线条展现出来。“虚实结合”也是《工笔花鸟线描详解》一书中谈及的一种工笔绘画创作原则。尤其是许多古代绘画作者,更为注重虚实结合的创作方式。虚实结合的方式在文学创作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方式下产生的作品自然生动,具有极强的吸引力,而绘画与文学创作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在工笔绘画创作过程中,虚实结合实际上是一对辩证的范畴,将虚实结合的创作方式贯穿于头脑之中,对于创作者而言,虚实相加,融会贯通,其实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体验,同时,也更有利于创作出优质的作品,带给观赏者独特的视觉享受。而这也正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绘画区别所在。仔细观察我国众多名画,大多蕴含虚实结合的特点,而这种特点一直到现今我国绘画领域依旧存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虚实结合”的创作方式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一种独特的艺术创作原则。甚至发展成为中国绘画特征的集中体现。事实上,无论是“骨法用笔”“应物象形”还是“虚实结合”,这些创作原则都凝聚了中国古代艺术家的辛勤智慧,对于现代绘画学习者来说,不仅是艺术技法上的提升,更是精神世界的启迪。
在我国的工笔花鸟作品当中,十分讲究“以线立形”,这一创作方式也赋予了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独特的美学意义。《工笔花鸟线描详解》中曾引用国画大师潘天寿的话:“画者,画(指划)也。即以线为界,而成其画也。”由此也不难看出工笔花鸟绘画对于线条的变化、整齐度以及质量的要求,因此,中锋行笔的方式成为绘画创作中的主流,丰富多彩的创作线条则形成了工笔花鸟画独具一格的特点,正是通过线条的粗细、肥瘦、曲直、浓淡、方圆、缓急等特色,来展现绘画物体的层次与质感,让单一的画作拥有了灵魂。对于中国画而言,其创作工具与书法创作工具相同,因此,许多书法创作的方式与特色也被借鉴到绘画当中,这也正是人们经常谈及的“书画同源”思想。因此,与其说工笔花鸟画的线条勾勒是用线条描绘,不如说是以书法的形式去“写画”。重、变、圆、留、平五点是绘画艺术中对于线条的要求,通过笔画的起承转合,能够引用精美的线条表达绘画的真意。也只有做到这几点,才能真正将工笔绘画的表现力发挥到极致。同时,由于工笔画创作工具的特点,因此,其绘画过程中对于力度以及色彩的浓淡都有所要求,绘画者所追求的节奏与色彩也能更好地体现出来。《工笔花鸟线描详解》中还认为,用笔的骨法十分重要,骨法用来形容创作物品的外部轮廓,对创作线条的要求则体现在用笔之上,因此,可以将这种方式理解为运用笔法和景物骨气的把握來展现创作的灵气,画作如果缺少了线条的勾勒,很难表现出其节奏、韵律以及风格,更难展现画家的心灵情感。
综上所述,对于工笔花鸟画创作而言,线条当中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极强的表现力,因此,这种绘画创作对于线条的细致程度要求极高,在创作过程中,不仅用笔要细致到位,更要注重虚实结合的创作方式,注重创作中的变化特点,这也恰是工笔花鸟画的美学意义所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越发注重精神生活,工笔花鸟画这门艺术也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和喜爱,并将其发展成为一门爱好,《工笔花鸟线描详解》在这一时期出版,不仅为美术专业的学生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更为许多业余美术爱好者提供了优秀的学习参考书籍。该书的作者从工笔花鸟线描的基础出发,深入浅出地描述了工笔画的创作和发展以及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的美学意义,这对于工笔花鸟画的线条研究甚至我国美术行业的发展方向研究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栗军/硕士生,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