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对科技文化建设理论的新探索

2017-04-06侯强

桂海论丛 2017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

侯强

摘要: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对科技文化建设理论的探索,是建立在对我国历史和现实以及党领导科技文化建设自身经验总结基础上的创造性发展,不仅为我国科技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而且还从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有力杠杆、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离不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等五个层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科技文化思想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四中全会;科技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D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7)01-0026-07

经过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中共中央全面完成了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从此,新成长起来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肩负起了领导党、国家和人民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使命,并成功地将其推向了21世纪。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对科技文化建设理论的探索,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以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所蕴含着的科技文化思想的继承,更是建立在对我国历史和现实以及党领导科技文化建设自身经验总结基础上的创造性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科技文化建设的指导理论。

一、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有力杠杆

就文化与科技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言,一方面,文化的发展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思想源泉;另一方面,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擎。随着文化与科技交融的日益深入,科技已经广泛渗透到文化发展的各个领域,要推进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应首先准确把握两者之间的紧密关系。

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继承了邓小平的科技文化思想。早在1995年,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明确指出:“邓小平同志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地位与作用、发展方向、基本任务、战略重点、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人才培养等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论述,形成了我国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即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论述为后来的中央领导集体科技文化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在这次大会上,江泽民还代表党中央强调指出,如果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并深刻阐明要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把科教兴国战略贯彻到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各个领域。2000年江泽民在北戴河会见诺贝尔奖获得者时的讲话中又指出:“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具革命性的推动力量”,其“在二十一世纪必将更深入、更快速地向前发展,必将对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江泽民的这一讲话指明了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地位和决定性作用。2001年6月22日,江泽民在中国科协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科学素质的高低,对人们利用知识、进行科学思维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对社会生产力和精神文化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要把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社会工程来抓。2002年江泽民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又进一步指出:“科技进步和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力推进我国的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我们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这一表述深刻揭示了科技进步和创新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此,有研究者指出:“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而言,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先进文化发展中的作用,说到底就是大力加强科学文化建设。

从科技文化与时代的关系来看,一切科技文化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在时代中创新,且其创新既源于时代,又高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科技概念,而是一个新的科技、经济和文化发展观。2007年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求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进文化创新,“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把文化发展纳入到了科技工作的基本方针之中,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来推动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2008年胡锦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又进一步指出,“科技已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必须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与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紧密结合起来,要求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为科技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2014年6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愈益凸显,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不仅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升的决定性因素,而且成为推动教育、文化、体育、卫生、艺术等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一论述阐明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为包括文化在内的社会各方面的發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又进一步指出,面对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应“着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全方位推进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到现代化建设整个进程和各个方面”,在全社会营造起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和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进而形成推进新时期我国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为科技文化的产生、传播和交流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载体,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2015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又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这就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这一来源于实践探索、根植于时代要求的具有前瞻性、整体性和统领性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科技创新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重要地位,是对党领导科技及其文化实践中形成的规律性成果的揭示和提炼,是对党领导科技及其文化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理性认识的升华,抓住了当前我国科技发展中必须要解决好的主要矛盾,彰显着强烈的时代精神和实践指向,高度契合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的诉求,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科技及其文化工作划定了遵循、标示了航向。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述,说到底就是要高度重视科技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大力加强科技文化建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深入把握,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文化事业的新境界。

二、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离不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世纪之交,伴随着科技和文化的创新发展,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之间相互渗透的速度明显加快并进入深度融合期。文化与科技的这种深度融合,最终要体现和落实在自主创新能力上,因为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才能形成长期的竞争优势。可以说,文化与科技二者之间的高度融合,是文化竞争力和科技竞争力共同提高的新形态和新趋势,是新时期“抓住机遇、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

江泽民高度重视创新,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创新的内涵、地位、作用和意义。其中,科技创新是其创新思想的源头。早在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江泽民就前所未有地“把创新提到关乎民族国家发展进步、兴衰成败的战略高度”。1999年9月18日,江泽民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再次指出:“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并强调要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以便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2000年6月20日,江泽民在西北五省区党建工作和西部开发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又把创新的外延加以延伸,认为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创新”,逐步把“创新由一个普通概念演变为一个富有时代特征和战略意义的专有名词,从科技领域扩展到党的事业的各个领域,进而成为一种富有文化底蕴和科技哲理的社会意识。在江泽民看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即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实现我国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创新发展,必须在全社会真正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推动创新的有效机制。这些蕴含着对科技及其文化发展大势的科学判断,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光辉,无异于为21世纪中国科技的现代化发展推开了一扇“天窗”,从而推动了创新驱动发展良好格局的形成。

创新,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引领科技发展的第一动力。促进科技的现代化发展,其本质就是推动科技创新。对此,胡锦涛于2006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就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也就是说,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推动科技、文化等实现跨越式发展。胡锦涛于2012年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进一步阐明,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都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也就是说,自主创新确立为国家的战略后,我们必须建立和完善自主创新活动的转化机制,充分发挥其在科技、文化等发展中的指导作用,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

进一步解放思想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在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生态之下,有没有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有多大,实际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能否实现。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6月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指出,面对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趋势,必须“着力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制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点燃创新驱动引擎,“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凭借自主创新水平来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这一突出中国道路价值理念的重要论述告诉我们:作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引擎”,创新驱动的实质是科技创新、重点是自主创新,只有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真正做到创新、创新、再创新,才能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使得科技创新不断为文化发展注入新的能量,从而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进而走出一条不断增强自主创新力的强国之路。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再次强调:“自主创新不是闭门造车,不是单打独斗,不是排斥学习先进,不是把自己封闭于世界之外。我们要更加积极地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这一论述,既折射出中国实力和角色的深刻变化,又体现着大国崛起的自信担当和开放透明的坦诚精神。这对于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科技文化是形成科技创新力的关键因素

科技文化作为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石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发展是由多种社会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一个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也需要科技文化的引領,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力推动科技文化建设,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现实命题。科技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部分,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重要保证。

科技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是社会文明的基础、人类进步的阶梯,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可以说,要形成科技创新力,没有科技文化的发展和广泛弘扬是不可想象的。事实上,早在1988年邓小平所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其实际就内在地包含着“科技文化是第一文化”的内涵。1990年江泽民在首都青年纪念五四报告会上的讲话中也指出:“要以当代先进的科学文化为杠杆,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积极倡导崇尚科学、尊重知识的科技文化。1996年江泽民在接见全国科普工作会议代表时的讲话中又进一步指出:“一个民族如果不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就难以在世界竞争中立足”,要求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1999年江泽民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如何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作了深入的阐述,要求“进一步树立和发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良好风尚,形成有利于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使其成为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随后,这一重要论述也被写进了党的十六大报告中。

科技现代化既需要提高科技的创新力,也离不开科技文化的支撑。因为“无论是科学创新还是技术创新,文化在最深层乃是组织基础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物质需求等方面的直接表现”。2008年胡锦涛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既是激励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营造创新环境、培育创新人才的基础工程,必须作为国家的长期任务和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为科技进步和创新打下最深厚最持久的基础。”这一表述把科技文化建设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科技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2010年胡锦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又进一步指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这一表述深刻阐明了科技文化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由此不难看出,这一重要论述既有党在历史上的一贯认识,同时又极具时代感。

现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表明,科技发展的生態环境决定着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力的高低。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3月在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一次会议期间的讲话中指出:“要加强统筹协调,促进协同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形成推进创新的强大合力”,推动科技发展由“要我创新”向“我要创新”转变,以实际行动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科技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6月两院院士大会上又进一步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加快建立健全国家创新体系,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高度重视科技文化建设的主动性以及其在促进科技创新中的作用。这些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的论述,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适应了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的特点,深入回答了我国科技及其文化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力地指导了我国科技文化的发展实践。2016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又强调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着力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和各类人才的作用。同年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地质博物馆建馆100周年的贺信中,又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这种价值取向和路径选择告诉我们,创新的伟力就蕴藏于民众之中,要发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将其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必须加快完善包容创新的文化环境建设。

四、科技文化软实力是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

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着文化与科技向更深层次融合发展,推动着科技文化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科技文化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获得了全方位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影响文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科技文化也一跃成为最重要的文化现象。对此,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增强科技文化软实力以提升综合国力,历史地成为当代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要跟上科技进步的时代潮流,让中国由科技大国变为科技强国,只有顺应时代发展的大势,把科技文化建设与综合国力的提升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可以说,“弘扬科学精神,发展科学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命题”。早在1995年5月江泽民就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在加强科技队伍建设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水平。”1998年3月江泽民在同全国政协科技界委员座谈的讲话中又指出,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其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则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的竞争”。这一讲话深刻阐明了科技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1999年6月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者会议上的讲话中又进一步指出,一国发展的优势实际蕴藏于该国所拥有的知识和科技之中,如果一国“不是努力提高本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努力提高本国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那就会在国际经济竞争格局中处于被动和依附的地位,就必然进一步拉大同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同年12月,江泽民在致全国科普工作会议的信中又强调指出,未来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将越来越集中在科技实力的竞争上,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使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6月江泽民在中国科协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又进一步指出,一个国家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从根本上决定着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提出必须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社会工程来抓。

综合国力的竞争需要发展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对此,胡锦涛于2007年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并强调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综合国力,必须“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大力营造鼓励创新的使全社会的创新智慧竞相进发的环境。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上,胡锦涛代表党中央再次强调指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必须“完善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这些论述一再阐明,科技文化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持和制度保障,越来越成为影响一个国家创造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以提升包括科技文化在内的文化软实力为根本途径。

当今世界,文化与科技的相互交融,使得其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重视、倡导和运用科技文化,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鲜明文化风格。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10月在欧美同学会成立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2014年的“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与贵州代表团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同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又指出:“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完善人才发展机制,以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从而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步伐。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座谈会上又进一步阐明,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同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再次强调,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极大地调动和充分尊重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精神。这些重要论述是我们党把握时代和形势的发展变化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蕴含着高度的科技文化自觉和宏大的科技文化战略意图,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对新时期我国科技及其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推动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化,这不仅向我们进一步揭示了科技文化软实力在加强国家综合国力中的核心地位,而且对于我们深化国家综合国力内涵的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社会主义的巩固与发展离不开科技文化建设

历史告诉我们:一种社会制度的发展需要科技的推动,同样也离不开科技文化的引领。科技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其自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说,加强科技文化建设,是我国新时期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紧迫任务,也是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必须将其纳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需要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建设。对此,1999年8月江泽民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的講话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加强科技创新,是事关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大事”,只有真正做到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科技创新结合起来,才能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2000年6月江泽民在两院院士大会的讲话中强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时代,应该是百舸争流、人才辈出的时代”,全国上下应形成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共同促进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2002年5月江泽民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又进一步强调指出,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大力推进我国的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我们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这些论述不仅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且深刻揭示了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历史进入21世纪,科技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2007年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充分发挥科技文化所应有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作用。2008年胡锦涛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进一步指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科技及其文化的支撑,“我国科技界长期以来形成和发扬的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实践在发展,党的理论创新也不会停滞不前。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同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又进一步指出,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必须提高包括科技文化在内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即“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这些重要论述对新世纪新阶段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表明党对包括科技文化在内的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和意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总之,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对科技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是在不断深化改革中向前推进的,顺应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符合中国国情、富有中国特色,为我国科技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新时期党中央领导集体科技文化建设理论形成的过程,也是其思路升级、理念更新的过程,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而且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科技文化思想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标志着我们党对科技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而大大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可以说,科技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必须在挖掘、传承、弘扬优秀传统科技文化的基础上做到与时俱进,推进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推动科技文化资源优势向科技文化发展优势转变,从而增强科技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建设之路。

责任编辑 何成学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及对策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浅谈科协组织如何在区域发展战略中发挥其作用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原则与推进路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