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恪尽职守不辱使命(一)

2017-04-06陈联真

中国经贸导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福建改革开放发展

陈联真

省长——一省之长,工作千条万绪,怎么做?怎么做好?

一、抓关键——人齐与人心齐

主政须组阁。人齐产生了一加一等于二的合力,才能干事;人心齐就会合成一加一大于二的凝聚力,才能成事,才能干更多、更大、更好的事;如果再加上“换脑筋”——转变思想观念则能挖掘无限的潜力。那时段里省政府领导一般是一正五副,职数比现在少得多。胡平主持省政府工作五年多时间里,领导成员年年有调整补充。他始终不遗余力地抓省政府领导成员的齐心协力,有五部曲:扶持新人、协调磨合、分工协作、相互尊重、团结合作。

二、认真把握新时期不断变化着的省情

1、深化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质的认识

新时期使福建的省情发生了深刻变化。胡平说,变是绝对的,是进步的前提。认识、发展福建,一要讲辩证法。福建的优劣势是相对的,随着时代变迁会发生转化。二要科学规划。三要按经济规律办,讲求投入产出,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四要有宏观意识,福建的一些资源优势,需在全国大发展的条件下待机开发,要主动对接,在全国规划蓝图中占一席之地。五要积极创造条件,在某些方面让邻省乃至全国与我们对接(如充分发挥对台这个最大优势,在两岸互动与合作中充当全国的排头兵)。

如何把握新时期不断变化着的省情?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这话说易行难。这是因为:一是“实际”绝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看着办。二是对福建“实际”的认识永远不会完结。胡平说,发展福建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这个实际是“永动”的,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时时关注省情的变化。“穷、弱、差”是福建劣势的基本面,但已发生了日积月累的量变,只要大家长期齐心努力就必然产生质变——摘掉穷帽子,鼓励大家树立信心。三是实事求是。“实事”是静态的,又是动态的,因为时空在不断变迁。“求是”,首先求真,及时把握真实状况,更要紧紧跟进,避免信息滞后而造成决策失误。其次求解,“真”——真相是唯一的,“解”是多元的,存在多种解释,有多个方案可供选择,必须权衡利弊、择最优而取。再次找出并掌握规律性的东西,以利于作出正确决策。

2、新时期里内因与外因的变化

事物的转化源于内因与外因,且两者呈动态性并相互发生作用,促使事物持续性地发生量变乃至转为质变。

外因的变化。一是时间。同样的一年,在两千年一贯制的农耕社会里几乎忽略不计,在发展极其缓慢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也少有作为,而在一日千里的新时期却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巨大能量。时间,在过去是松软的,现在则是浓缩的,必须只争朝夕。二是空间。胡平说,福建以前的发展局限在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改革开放,使得发展空间变得无边界了。广度,我们已经发现了山与海的潜在优势。跨度,我们要走出去、引进来,把经济触角伸向全国、全世界,在那无限的空间里发展自己。三是环境。新时期的到来,使得福建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从恶劣逐渐趋好。

内在动力的生成。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在过去被长期压抑,现在已初步调动起来了。今后,随着改革的深化,这种内生活力将发挥持久的源源不断、无穷无尽的巨大威力。

3、新时期省情的主要特点

政治上已发生质变。长达10年的“文革”结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当时有一句名言:发展经济就是最大的政治。

经济上产生了渐变。发展商品经济的硬件仍然很差:资金不足,技术设备落后,流通不畅,能源、交通、通讯等硬件仍然落后,软件建设还谈不上。但工农业生产已全面复苏,经济发展从停滞不前转为全面看好,从跌至谷底转为慢慢爬坡了。

改革开放拉开了帷幕。全省农村改革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工业改革有进展,但步伐迈得很小。流通领域改革刚摆到议事日程。对外开放,厦门经济特区已经“进入角色”,而省内其他地方几乎按兵不动。如此情况喜忧兼有,但发展方向已经明确,随着时间推移必定发生可喜变化。

4、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胡平说,在新旧体制转换的过渡时期,要防止决策失误,一靠調查研究,二靠调查研究,三还是靠调查研究。他为此下了功夫。有三步曲:

一是沉下去。也就是近几年来概括出来的热词——接地气。例如,1984年,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岛,胡平那年里出差厦门10次,每次都要待10天左右,常常到项目工地、三资企业作认真调查,当场解决问题,而不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几乎与此同时,福州列入全国沿海开放城市,胡平多次带队前去现场办公。1985年1月,中央决定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带对外开放,胡平又把主要精力投到那里去了。1985年下半年,胡平率领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先后到闽东和闽西北搞脱贫致富的大型调查,莆田、泉州、漳州的几个贫困县也留下了他的足迹。

二是解剖麻雀。这是传统而又永不失效的工作方法,是“顺藤摸瓜”、“以小见大”的引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省情是立体式的,有好多纵横交错的合成面,但都依赖于仅有的一个托底——基层。县、乡(镇)、村是三个基层层级。胡平调查安溪贫困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并以此为突破口揭开了安溪乃至福建贫困的盖子。

三是以点带面。福建对外开放是典型的以点带面,最终形成了四个层次的格局:1980年从厦门经济特区开始,搞了四年;1984年4月福州“入围”全国沿海开放城市;1985年1月闽南厦漳泉三角对外开放地带形成了;不久后就在全省范围内全面铺开。

胡平还常常“跑上去”。他任省长的五年里,年年好几次参加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正式会议,并屡屡进行专题性汇报。“沉下去”与“跑上去”是为了吃透两头,把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与福建的实际结合起来,更好地开展工作。胡平还偶有“走出去”。他任职期间出访三次:日本,美国、新加坡、香港,奥地利、英国、法国和西德,推动了福建对外经济活动的开展。1983、86、87年,胡平先后三次到广东、浙江温州、山东烟台考察取经。“走出去”使自己大大转变了思想观念,拓宽了发展思路,受益匪浅。

三、在全国全球视野中寻找福建的定位

胡平说,闭关锁国,不等于外部世界也没有发展,世界历史不会由于哪一个国家的视而不见而停滞不前,不断变化与发展进步是全球性的大趋势,必须密切关注并融入其中。过去我们眼界狭窄,就福建说福建,实践证明办不好福建的事。新时期里,我们一方面要拓宽眼界,站在福建看全国、全世界;另一方面要回望与聚焦,在全国、全球视野中寻找福建的定位;还要及时观察国家、世界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主动调整自我定位。只有这样,才能把福建的事情办好,才能在国家发展大格局中占有相应的分量,才能融入世界潮流、大大增强国际竞争力,才能有较高起点和美好未来。

1、全方位改革开放的思路

横向的。全省不论沿海还是山区都要搞改革开放,只是时间迟早而已。

纵向的。充分发挥省、地(市)县、乡、村各层级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立体性的辐射。不仅仅是经济,而且全社会各领域都要改革开放,最棘手的政治体制改革也囊括其中,只是顺序先后排列而已。这是类别性的全涵盖。积极寻找与全国各省、市、区的优势互补,搞好经济联合。还要走向世界。这是地域性的全覆盖。

2、立足八闽与跳出八闽的双向实践

福建人绝大多数是古代“移民”,他们从中原地区南迁后少有返流再北归的,不少人还漂洋过海继续往东南方向的海外迁徙,这是古代人的被迫与自发行为。

在新时期,“立足八闽、跳出八闽”变成了自觉行动:

一是主平台与辅平台的关系。在改革开放条件下,福建本土是主平台,省外的国、内外空间延伸是辅平台。要在主平台阵地战,让域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辅平台打出击战,实行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在开放初期,走出去是手段,在全国、全世界范围内寻找合作机会;引进来是目的,从发达国家与地区引进资金、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促进自己的发展。今后的走出去、引进来会有另一番景象:向欠发达国家输出资金、先进技术设备、相关产品和管理经验,帮助所在国发展起来;提高我出口的技术设备与产品的质量与档次;增强创汇能力;扩大紧缺性资源的进口;促进我国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的进一步提升。

二是发展开放型经济。大力增加全省12万平方公里土地、13万平方公里海域的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这是基础性的。同时,吸收海内外福建籍企业家投身于家乡建设;积极开展与海内外非福建籍企业家的合作;大力开展对外经济活动。

三是名副其实的行动。解放后,福建向海外移民停止了,也少有往省外拓展的。改革开放,人们思维活了,眼界宽了,思路新了,跳出八闽勇闯天下,路子越走越宽,到省外、国外开拓,解决了发展空间狭小的问题。例如,地地道道(户口在福建)的福建人立足家乡投资办企业,把产品销往省外、国外;利用本地资源优势进行全国性、全球性的名优传统产品的扩张;到省外、国外搞生产性项目和房地产业;向国外输出劳务和搞工程承包;举家搬迁甚至家族、族亲抱团式地成批迁徙到省外安居创业,等等。上述做法,大多数发端于新时期之初的尝试。

胡平总结说,我们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是:立足福建,跳出福建,融入全国,走向世界,发展自己。

3、为我所用与平等互利

胡平说,我们身在福建,放眼全国、全世界,根本目的是为我所用。这是衡量标杆。在对外开放的头些年里,我们引进的外资少,绝大多数是侨胞和港澳同胞的資本,胡平对此作了深刻阐述:

资本的特性。资本是盯着高额利润流动的,其投入与利润追逐是没有地界、国界限制的,哪里的回报率高,资本就会流向哪里。这是商品经济的世界性通则。

乡情的魅力。在同等甚至略差的条件下,家乡人还是会优先考虑办家乡事的,这是海外福建人自古以来的思乡情结。

商人的动机。名利双收是商人的人生最高追求,投入同样的资金,收益相同,在家乡的名气效应会更大。

互惠互利。无利不起早,这是资本的内在属性。合作双方要同生共赢,才具有持久性。

胡平要求把上述四大要素最佳组合起来。

4、改革开放开路先锋的定位

所谓开路先锋,也叫马前卒。“卒子过河了”!这是人们在象棋博弈中时有发出的惊叫。卒子的最大特点是有进无退,一旦过河就无路可退,唯一的出路是步步为营,背水一战了。

胡平说,中央对闽粤两省的“特殊、灵活”,就是要求我们“拓荒”,开垦试验田。毋庸置疑,福建“改革开放开路先锋”的定位就明确了。

开路先锋的职责:不能走老路,只能开新路;不是亦步亦趋,而是走在第一个冲锋陷阵的旗手;不是泛泛而论的空谈者,而是身先士卒的实干者;不是顺顺当当的马到成功者,而是披荆斩棘、成败相交的越战越勇者。

开路先锋有三种结局:要么成功而彪炳青史,要么失败而“壮烈牺牲”,要么走错路而成为“牺牲品”。不能成为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牺牲者”,也不能成为不明不白的“牺牲品”,而是只能成功绝不能失败!

猜你喜欢

福建改革开放发展
那个梦
福建艺术战“疫”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区域发展篇
对2015年福建高考三角函数题的反思与别解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