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转型突围之路

2017-04-06刘峰徐中和

中国经贸导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报业传统媒体舆论

刘峰+徐中和

一、调研背景:传播新生态与广东新实践

在新媒体环境及新技术推动的传播生态格局中,传统主流媒体如何进一步创新发展,重塑传播力与话语权,建设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重点命题。这一命题的突破,需要全方位的政策、制度、观念与实务的整体变革支撑,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进行实质性的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实现传统媒体的转型突围,重掌话语权,提升国家传播能力。

广东报业文化发达,曾经缔造“二十年辉煌”。而在媒体融合的进程中,广东媒体也较早就展开积极探索,特别是自2015年以来,广东媒体融合的步伐加快、亮点颇多,战略性构想纷纷落地,不仅以资本之力驱动媒体融合,还跨界与大型互联网平台合作,最终初步形成了融媒体传播矩阵,涌现出不少优秀典型案例。南方报业集团打造的新媒体龙头产品“南方+”客户端和并读APP、羊城晚报报业集团跨界与多个互联网平台合作、广州日报全媒体传播的“1+N”矩阵、广东广播电视台的全媒体融合实现弯道超车等都是有代表性的媒体融合范例。2016年8月,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的“全国报刊媒体融合创新案例30佳”名单中,有五家广东媒体入选,成为全国除中央媒体外入选案例最多的地区。

从融合转型的经验模式看,广东媒体在多个方面进行创造性探索,不仅首创“内容+技术+平台”合作模式被复制全国多个城市,还主动向资本借力、向市场取经、向受众靠拢,以避免媒体融合“两层皮”的流弊。2016年3月,广东南方媒体融合发展投资基金成立,7月又成立了广东省新媒体产业基金。11月,广东正式组建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意在“为全球金融资讯提供中国方案”,打造媒体融合发展世界级旗舰媒体的新样本。

在近十年的媒體融合探索中,广东媒体从以“内容为王”的“全媒体”转型,逐步过渡到以用户为导向 “垂直深耕”的服务思维,利用服务来聚合用户,重掌话语权的同时也助力政府提升传播力和执政能力,在全面转型的过程中广东媒体拥抱互联网,朝着“融媒体”3.0的时代迈进。总体来说,广东媒体融合转型的经验为全国其他媒体转型提供了参考经验。

但是广东媒体融合的转型之路也走的颇为艰难,依然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调研组在2016年11月24日至30日赴广东,与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广新局、省文改办及多家传统主流媒体集团展开深度调研与对话,它们的执掌者决策者选择了差异化的发展路径,但也几乎面临共通的命题。“过去发展得越好,今天转型越艰难”,传统报业的包袱、核心人才大量流失、市场竞争缺乏筹码、体制机制创新障碍等,是摆在广东主流媒体面前亟待突破的命题,也是国家层面在政策及战略拟定中可参照的重要元素。

二、广东媒体融合的主要经验模式

通过本次调研,调研组发现广东媒体融合形成了以下三种独特的融合模式:

(一)精准传播:利用“在地性”资源“垂直深耕”

广东媒体在在地性资源的利用上,其中一种模式是南方报业集团主导的政务服务模式,即与政府合作,进行智慧政务平台建设,既是传统媒体聚集大规模用户的一个机会,同时也帮助政府提升自身传播能力。一方面人们对政务是刚性需求,人人都需要办理身份证、看病挂号等业务;另一方面,政府也需要提升自身的政务发布水平和传播水平,推进政府传播体系的建设。

南方报业集团旗下的“南方+”以此作为出发点,推出自媒体分发与办事服务平台——“南方号”。“南方号”由“发布号”和“服务号”组成,首批入驻“南方发布号”的120多个账号,以全省党政机关政务自媒体为主体,同时囊括省内具有代表性的高等院校、社会团体、主流媒体的官方发布自媒体,“南方服务号”首期引入了29项政务服务与生活服务窗口,覆盖广东所有地市,打造“掌上广东政务大厅”。在服务群众之外,“南方+”还启动“悦政务”计划,利用专业媒体的能力优势,与入驻“南方号”的政务自媒体展开传播能力共建,提高政务自媒体的信息发布水平和危机处理能力。同时,南方报业集团在其1000多名记者中,挑选出200多名进行舆情培训,结合数据和记者深入采访,为党政部门和企事业用户提供舆情预警和解决方案,目前其舆情产品用户已覆盖全省21个地级市和部分区、县,实现了年盈利近1000万元。

不同于南方报业集团与政府服务的结合,广州日报报业集团通过服务城市街道社区的方式来深耕本地优势资源。其旗下的扎根街区的微信公众号矩阵平台“微社区e家通”瞄准特定区域的市民,提供贴近性的民生资讯、政务资讯及各类服务,并接入街道、社区办事端口。目前,“微社区e家通”已开通80个街道的微信公众号,15份街道社区报,每个街道派2—3名记者常驻,明年将覆盖到全市127条街道、至少300万的本地用户。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还在教育、医疗、物流、美食、社区服务等领域,深耕本地优势垂直渠道,做优分众产品。比如,依托广州日报医疗健康内容产品和专家资源,建立“社区+疾病+专家”的服务模式的“健康有约”公众号,已经打造了“名医大讲堂”、“百医千号”、“名医进社区”等品牌活动。“广报数据研究院”则推出了国内首个由权威媒体发布的公益性大学排行榜——“2016广报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接下来还将研究推出社会治理、医院满意度、科技创新企业等排名及知识产权(全国)广州指数。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则通过解决群众生活“痛点”的方式来开展特色服务,其旗下的 “羊城派”APP以新闻OTO模式(线上到线下),推出产品“记者帮”,帮助解决用户生活难题,用户只需一键点击,在羊城派平台发出线上(Online)求助,羊城派团队即会在线和用户进入沟通协商过程。从今年3月15 日消费者权益日上线至今,通过“羊城派”“记者帮”频道,已经为本土用户解决众多生活、消费难题累计超过1500多宗,以新媒体渠道,实现了连接市民和政、企的桥梁作用。

广东媒体的实践将“互联网+服务”和“媒体融合”相结合,“互联网+服务”是政府提升传播能力和服务水平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而“媒体融合”是互联网时代下,党和政府继续占领舆论高地的重要举措。二者结合起来,地方政府可以依托本地主流媒体机构作为运营主体,借助其已有的媒体平台和用户优势,接入智慧政务入口,提升政府的传播能力;而传统媒体聚集更多用户,同时也获取了政府在长期政务活动中采集的大量用户数据信息,提高用户黏性,为传统媒体掌握“话语权”奠定基础。

(二)全面转型:从平台、内容、渠道等领域进行全方位融合

中国移动智能终端整体规模已达到了 12.8 亿台,手机已经成为中国人对外建立信息联系的“第一通道”。面对传播渠道向移动端的拓展,广东各媒体集团从内容、平台、管理等方面开始了媒体融合的探索。

在平台建设上,为争取移动端的话语权,广东媒体通过两种方式构建平台:一是加强自有的“两微一端”建设,但并非仅仅照搬原有内容,而是从多角度进行内容的“再生产”;二是选择与互联网平台合作,传统媒体提供内容,依托已有技术和用户基础的互联网平台来寻求新的变现模式。

2015年以来,广东各大传媒集团纷纷推出新闻客户端,2015年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推出“南方+”、“并读”、 2015年12月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推出“广州参考”、 2016年3月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推出“羊城派”、深圳报业集团“读特”等一批新媒体平台陆续建成上线。如南方报业集团旗下网站南方网,全球流量排名从2013年末的2万多位跃升至前1000位,该报业集团已开发了4个APP客户端,分别是“南方+”、“并读”、“方舟”和“阁壁”。

而在其他终端的建设上,广东传统媒体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如羊城晚报微信矩阵粉丝已有200万,微博矩阵有粉丝1100多万,所发布微博月均阅读量接近1000万,其在微博开创的评论栏目“街谈巷议”累计阅读量均超过2亿。

同时,在“两微一端”建设之外,借船出海与其他互联网平台“联姻”, 谋求1+1大于2效果,也是广东媒体融合的路径之一。2015年,ZAKER与深圳晚报社制作深圳ZAKER,首创“内容+技术+平台”合作模式,短短一年,武汉、南京、南昌、南宁、合肥等多个省会城市的“城市+ZAKER”平台纷纷上线,目前完全复制深圳ZAKER模式进行落地的各地传统主流媒体已超15家 。2016年,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与淘宝头条团队合作推出淘宝头条广州频道、新快报通过跨界、跨地域合作的这种方式,与ZAKER和上海东方网合作,在ZAKER广州APP、广东头条APP两个平台上,做到影响力与生产力并重。广东广播电视台也与ZAKER合作,推出了触电新闻APP。

从内容上来看,广东各媒体集团纷纷运用全媒体多样化的传播形式,注重全媒体产品的生产,如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大力推进音视频平台建设,在今年奥运期间,羊晚成立了20多人的羊晚奥运视频采编制作团队,推出全新羊晚视频“Young TV”,在里约奥运期间每天制作《约么?里约》视频栏目,栏目共推出17期(每期约5分钟),在羊城晚报“兩微一端一网”及各大视频平台播发后,每条均点播量135万以上,单期节目最高点播450万以上,多次出现百万级播放量的爆款,尽管视频总时长仅约90分钟,却获得 2300万以上的点播量。推送了近2000个文图、视频、音频、 H5小游戏等媒体产品,流量破1亿。除羊城晚报外,在今年两会期间,广东传统媒体全方位抢占舆论场:21世纪经济报道推出的说唱动漫“Come on,十三五”走红网络;南方网的中英双语两会栏目“扬帆中国号”等专题,面向海内外传播两会信息;“南方+”客户端的“我是代表,我关注”等栏目上线首日阅读量均超过250万。

(三)政策驱动:广东官方推动媒体借力资本拓展新型业态

过去,在与互联网企业的新媒体的竞争中,传统媒体一直处于劣势,究其原因传统媒体无论在资本、技术,还是人才方面,都缺乏竞争力。这三个因素中,资本是最核心的因素。资本既可以为媒体融合提供资金,也可以促进传播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帮助传统主流媒体实现向新型主流媒体的有效转型,可以说资本运作是媒体融合政策背景下做大做强新型主流媒体的捷径,广东传统媒体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些经验。

金融资本可为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提供资金后盾,从媒体的角度来看,用好资本平台是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媒体融合作为一个系统性工程,融合期长,既需要打造全新的互联网平台,又需要优化升级现有业务平台,无疑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和大量的资本投入。2016年3月,在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慎海雄的大力推动下,广东南方媒体融合发展投资基金成立,7月,广东省新媒体产业基金成立,这两个融资规模分别达到百亿的投资基金为广东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在“文化+科技”“文化+金融”中推进媒体在内的广东文化产业发展,以资本杠杆撬动媒体融合,借助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实现文化与金融、文化与资本的“联姻”。为进一步实现文化与金融的对接,今年,在广东省政府牵头下,南方报业集团正与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组建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该全媒体集团将按照“媒体+数据+交易”的业务布局,推动向信息数据服务转型,进军交易市场业务,建设金融资讯综合服务提供商,盘活两单位的证券咨询牌照等资源,将参与或主导建立各类资产交易中心和金融要素交易平台,打造中国的“彭博社”。

除政府从顶层设计方面对广东媒体融合予以支持外,各媒体集团也积极进军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2007年,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创建羊城创意产业园,目前产业园已有100多家文化传媒、信息科技、创意设计和风投企业入驻。2010年园区入驻企业产值超过7亿元,2013年产值则超过50亿元,2014年产值达到70亿元,2016年可望突破100亿。据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孙爱群称,目前其效益主要集中在主园区,每年纯收入约为一个亿。2014年,南方报业集团也启动建设289艺术园区,对老印刷厂进行全面改造,目前已有66家企业入驻,其中上市公司两家,待上市公司4家。

三、广东媒体融合的困境与挑战

(一)陷入“盈利模式困境”:传统报业广告“断崖”,新媒体平台难成支撑

目前,广东传统媒体中存在的一个主要矛盾是,各家报业集团收入依然来自传统纸媒,但传统纸媒利润直线下滑,新媒体投入巨大,但收入较少,尚未建立成熟的盈利模式,不足以支撑报业运转,久而久之,资金成为阻碍报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首先,在互联网冲击之下,广东传统媒体的“二次售卖”的盈利模式被消解,即媒介单位先将媒介产品卖给终端消费者,再将消费者的时间或媒介产品影响力卖给广告商或广告主的过程。在“二次售卖”模式被瓦解后,传统广告市场大幅度萎缩,广东传统媒体广告收入尤其是市场化媒体在近五年里开始了“断崖式”下跌。据广州日报社社长顾涧清介绍,五年前,广州日报每年还有十数亿的广告收入,而近五年来,广告营收以每年两个亿的额度在下降,今年报社开始全面亏损。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刘海陵也称,今年羊城晚报整体收益和去年持平,但广告收入占比持续几年下降,从曾经的90%下降到现在的50%。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除了党报南方日报仍保持80%的广告收入外,其旗下南方都市报从2013年开始,每年广告收入下降一个亿,现在广告收入在6个亿左右,与2008年和2009年每年收入13个亿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虽然各媒体集团都已着手媒体融合全面布局,但是并没有建立起成熟的盈利模式。广东传统媒体所打造的各类融媒体矩阵,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收入,刘海陵称羊城晚报的新媒体虽然有盈利,但目前只带来了五、六百万的利润额,远远不足以支撑报业集团发展。类似的现象也出现在其他报业集团,南方报业集团负责新媒体业务的副总编辑曹轲介绍,新媒体的收入在南方报业集团的广告总收入中只占不到30%。由于盈利模式没有找到,前景不明朗,对于新媒体、融媒体的投入业界始终抱着审慎的态度,“不投入是等死,大投入是找死”,这是当下的普遍心态。

总体来看,在调研中,上述几位报业负责人都不约而同认为,过去体量越大、活得越好的报业集团,在此次转型中走得越艰难、阻力越大。目前,广东各报业集团依然主要靠传统纸媒收入来进行运转,传统纸媒收入依然占到报业总收入的六成以上,如何建立持续的盈利模式成为当前媒体融合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人才流失成为“致命短板”:绩效机制与平台空间限制较大

媒体融合进程中,困扰各家媒体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人才流失。虽然,传统媒体的人才流失是一直存在的一个隐形问题,但是从2013年开始,这个现象更加凸显。来自《南方报人》的数据显示,2014年一年内南方报业集团离职人数达202人,以记者编辑为主(当年该集团招聘新入职人数超过200人)。正如调研中羊城晚报总编辑刘海陵所言,“人才、人心最重要。”

在此次调研中,各家媒体纷纷提出了人才流失的问题,羊城晚报虽然近年来利润下降,但为了留住人才,连续五六年保持中层管理人员收入不降,以期稳住中层管理人员来带动年轻人。南方日报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每年3到5月份是人才流失率最高的月份,珠三角地区的采编人员流动性较大,四成珠三角采编人员是任职3年内的新记者,但在员工待遇方面,南方日报近年来相应地提高了员工收入,但仍阻止不了人才的出走。广州日报也称,仅其经济新闻部一年就走了十几名记者。

究其原因,一方面,傳统报业滑入低谷的大环境,二是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为传统新闻人带来无限曙光。加之此前不少在自媒体领域试水的传媒人、IT互联网人士开始找到不同的盈利模式(会员制、众筹等),这无疑大大吸引了具有较强内容生产能力的传统媒体人奔向自媒体、互联网等其他领域大展拳脚,其薪酬待遇、工作坏境,相较传统媒体,也更具吸引力。传统媒体要如何吸引和留住最优秀的人才资源,需从机制上进行探索和创新,而非一如既往地叫嚣“口号”。

(三)存在体制机制障碍:不利于主流媒体掌握“筹码”参与市场竞争

目前,传统媒体的媒体融合还面临体制机制障碍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19讲话中就提到了体制机制创新的问题。现有的中国特色的媒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基于过去的传播技术、媒体环境来配置的。但现在传播技术和媒体环境已发生深刻变革,马克思主义指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目前生产力也就是传播技术已经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生产关系也应该进行调整。

正如羊城晚报总编辑刘海陵所言,羊城晚报既是党报,主流意识形态阵地,但同时还有另外一重身份即国有企业。虽不受国资委考核,但是受到省委文资办的监督。在资产管理方面,媒体稍有一点资产变动就需要向文资办报批,程序太过繁琐,给传统媒体开办开放式的新媒体无形之中增加了压力。“现阶段,传统媒体需要与腾讯、网易、新浪、今日头条等民营企业进行市场竞争,这些互联网企业发展的特质就是包容和开放,而非封闭式的,能在人才、技术、资本等方面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可以说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差距就在体制机制上”。

除与外部互联网企业竞争外,各传统媒体之间也存在亟待整合的体制机制上的问题。全国范围内的传统媒体都因内生需求积极进行转型,但这些转型是基于传统的传播布局而进行的,纸媒集团、广电集团分别转型,出现争夺资源和用户、互相打架的情况,同质化竞争严重。移动新媒体的发展是跨地域、跨行业、去边界的,特别是随着用户阅读终端的改变,一个终端可以容纳文字、视频等多种传播渠道生产的内容,终端争夺的结果是“信息界面过剩”。现有的传统媒体转型模式已经将用户市场碎片化,并带来严重的资源浪费,媒体行业也亟待“去产能”。现在广东地区各主要媒体都推出了各自的新闻客户端,新一轮的恶性竞争不可避免。

因此,传统主流媒体要实现媒体融合发展目标,解决各类体制机制上的瓶颈障碍是最迫切的命题。

四、政策建议

(一)创新政府扶持办法,从国家传播能力建设层面考量媒体融合命题,加大资金、资源与政策的支持力度

经此次调研,调研组认为,传统媒体探索媒体融合转型升级之路,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应给予相应传统媒体以有力的资金、资源和政策扶持。

1、扩大全国试点扶持跨区域、国际化的新型主流媒体建设

(1)在政策方面,为了加强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巩固舆论阵地,建议可将党媒纳入公益事业单位,由政府专项扶持,也可在全国选定几个媒体以试点的方式进行,给予较大资金投入,对试点媒体给予自主权,打造出一个区域性的旗舰媒体。(2)同时,在资金方面加大对传统媒体的财政补贴。目前部分传统媒体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在加大补贴的同时,也应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可采用项目制的方式,着重支持跨媒体、跨区域的媒体融合转型项目。广东省在过去三年中对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东广播电视台三家省级媒体每年给予财政补贴1.5亿元,今年增加到2亿元。(3)政府应鼓励地方媒体大胆尝试,在导向正确、论证充分的基础上,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如鼓励地方媒体走出去,不仅扎根本地,还要立足世界,发出中国的声音,组建世界级的新型主流媒体,如广州日报立足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尝试建立丝路传媒集团,这种新型的探索需要政府财政方面的投入和支持。

2、创新制度法规,破解融合中的产权保护、人才绩效、互联网准入等“三大掣肘”

(1)在版权保护上,多个报业负责人都提到了政府需加大对内容版权的保护,使传统媒体能真正从优质内容中盈利,而不是成为商业媒体廉价的内容生产商。互联网新媒体的内容也应开放给传统媒体,而不是一味任新媒体索取,应真正建立起版权共享機制。(2)对网上支付、大宗商品交易等互联网特许经营牌照,适合主流媒体的要向主流媒体倾斜,以提升主流媒体的竞争力。应减少传统媒体在进行媒体融合尝试方面的报批程序,要开放式办新媒体,主管单位应给予媒体更大自主权。(3)面对传统媒体人才流失的问题,如何留住核心团队,让传统媒体人才回流,需要给予特殊人才政策,需要改进绩效考核机制,或建立各种人才计划,以吸引人才。虽然现阶段政府鼓励传统媒体引入人才,并提供了资金补贴,但对所引进的人才有一定限制,如所引进人才必须具有正高职称,这就大大限制了引进人才范围。

(二)重新考量主流媒体与资本市场对接政策,根据新竞争业态评估传媒上市风险及路径,对传媒集团投融资体制进行深层改革,释放媒体融合发展空间

在资本运营方面,媒体融合离不开与资本市场的互动发展,政府应鼓励相关媒体与资本市场对接,对传媒集团投融资体制进行改革,可选点鼓励相关传媒集团直接上市,可探索建立团队持股、管理层持股等人才激励机制。

首先,媒体融合发展需要以资本为纽带,以并购为手段。资本市场因定价的透明性和公平性、股份的标准化和流动性、支付工具的多样性,为融合提供了诸多便利。其次,传媒企业管理机制上的融合对媒体融合的推进至关重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非仅仅是内容、渠道和经营模式上的差异,应看到其中存在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即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上的巨大不同。资本市场要求公司治理机制更完善,有助于传媒集团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对公司治理有着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可为传统媒体进行经营机制的转换创造条件,同时通过引入股权激励等市场化的激励机制,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有效对接融合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重要的是,传媒企业借助资本市场最直接的好处是拓宽融资渠道。资本市场有利于让传媒业实现人才驱动和技术驱动。股权激励制度对于吸引高端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当今,传媒业最缺乏的就是技术基因,技术的“先天不足”也掣肘传统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最缺乏以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个性化推荐等互联网技术为驱动的项目,因此技术驱动对传统媒体显得尤为重要。

(三)把移动互联传播纳入国家治理体系,融通“两个舆论场”,通过媒体融合推动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在调研中,多个报业集团负责人都提到了两个“舆论场”的问题,并把舆论引导能力建设纳入国家治理体系的创新命题中进行分析。以党报、国家通讯社、国家电视台组成的官方舆论场,和互联网及社会性媒体构成的民间舆论场,两个舆论场重叠的部分越大,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越强;两个舆论场重叠的部分越小,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越弱。如果两个舆论场根本不能重叠,主流媒体就有丧失舆论影响力的危险。目前,两个舆论场依然没有真正打通。在调研中,有报业集团表示,传统舆论场式微,民间舆论场的声音日益增强。两个舆论场之间,也仍然存在空白、灰色地带,缺乏实质性的介入管理,并且,民间舆论场存在与主流对抗的声音,官方应给予重视。

在坚持党媒姓党的职责使命前提下,为适应传播形势和媒体环境的变化,管理部门宜改进媒体管理方式。目前,相较于传统媒体,互联网新媒体有较大的话语空间,在很多重大社会议题上都有较强的舆论先导能力。按照传统的管理方式,传统媒体相较于新媒体和商业媒体的话语空间太窄。有报社领导指出,每次舆论热点事件的管控,都对传统主流媒体公信力形成伤害。对许多热点事件、舆论前沿问题要允许传统媒体进行较大范围的探讨。在两个舆论场的融通中,要提升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力,一定要给予其更大的话语空间。

媒体融合的战略命题,在实践上是传媒业的发展问题,但在国家治理层面,是官方的话语权,是国家传播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关乎着舆论走向,需从舆论引导新格局上考量媒体融合的改革措施。这一命题,事关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事关舆论阵地的安全,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千万不能天真、不能大意、不能退缩,必须打赢新闻舆论争夺战”。因此,未来的媒体融合政策与实践,务必从根本上考量突破市场竞争力、国家传播力与舆论引导能力这三个关键命题。因此说,广东媒体融合的探索,提供了参照系,具有了国家意义的样本价值。

(中央党校中青班调研组成员名单:刘峰,国家海洋局中国大洋矿产资源开发协会办公室主任;徐中和,煤炭工业太原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杨景海,甘肃司法厅厅长、党委书记;程殿龙,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综合司司长;时清霜,河北省法制办主任;尹晓东,文化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柏连阳,湖南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文宏武,联合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林如鹏,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李晓杰,吉林省纪委副书记;宗林红,全国友协人事工作部副主任;邵建红,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副巡视员。)

猜你喜欢

报业传统媒体舆论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做自己的支配者
美国在舆论重压下﹃援助印度﹄
增强资本运作促进报业经济发展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
培养多面能手 提高综合技能
建立内容权威 运用网络思维
数字报业发展趋势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