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漆红挂彩“大宅门”

2017-04-06阵雨

北京纪事 2017年4期
关键词:乔冠华凌叔华号院

阵雨

去史家胡同,是酝酿好久的事了,其原因是史家胡同曾经居住过很多的“大人物”。我曾经想,倘若时光倒流,面对漆红挂彩的大宅门,轻轻敲响任何一家,走出的绝不是小到七品的芝麻官儿。即便不是官儿,也一定是响当当的社会名流。

这是我的主观猜测,有时设身处地地想,即使穿越时空去敲响那些漆红大门,那些大门也不是随便可以开的,就是开了,打开大门的也绝不是那些“大人物”,充其量是他们的家佣或是守卫。但有一点必须承认,史家胡同数百年的沧桑岁月中,的的确确有过数十位达官显贵或社会名流在此居住。掐指算来,从过去的史可法、赛金花,到徐向前、傅作义、荣毅仁、廖梦醒、李天佑、王炳南、彭绍辉、于光远、章士钊、仲曦东、彭明治、臧克家、袁也烈、刘文辉、王子野、乔冠华,以及“英明领袖”华国锋等等,加之北京人艺的著名表演艺术家黄宗江、黄宗洛、于是之、焦菊隐、英若诚以及牛星丽、金雅琴、濮存昕……个个可谓闻名遐迩、大名鼎鼎。

去年深秋的一天,我终于走进了史家胡同。一是想看看能否在胡同里拾捡到曾经遗失的故事,二是想到刚刚开放不久的史家胡同博物馆参访一番,探究一下史家胡同悠久厚重的今世前生。

行进在长长的胡同里,我观察着胡同的门楼下和紧闭的漆红大门前,有没有老人们在下着棋打着牌,或是坐在小马扎儿上享受着秋日的阳光。

应该说,在史家胡同长期居住的老人们,人人都是胡同里厚厚的一部书,他们深谙史家胡同的时光岁月和历史脉络,就像熟悉他们的年龄和掌上的指纹。我知道他们掌握胡同的历史,又都愿意将他们知道的东西全盘兜出,因此不光在史家胡同,在我走访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时,我都愿意和他们一起神侃狂聊,因为他们是胡同厚厚的教科书。

那天,我在51号院紧闭的大门前,足足停留了30分钟,就是在和一个晒太阳的老爷子聊着这个院子以及史家胡同其他大院里的“秘密”所在。老爷子特别爽快,如同我逛其他胡同遇到的那些北京老爷子一样热情。

他向我说:“小伙子,这个院子可是有来头啊!想当年,这里可是住过重量级的人物啊!”

听着他的介绍,我特别高兴,因为我从老爷子嘴里,不光知道了我从不知道的故事,而且从头到尾,老爷子总在一句一个小伙子称呼着我,这让早已知天命的我心里特美、特爽。

在老爷子那里,我知道了51号院,曾是章士钊故居,他和养女章含之以及养女婿乔冠华组成的传奇一家,曾在这个大院共同度过51年的难忘时光。

据这位老人介绍,这个院落早前曾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三进四合院官宦宅第。过去,院门前南侧墙面,曾有“广亮大门”四个大字。院门内迎面有“一字影壁”。解放前,这里曾是香港《大公报》的北京办事处。上世纪60年代初,章士钊与他的养女章含之搬到这里居住。1973年,38岁的章含之与长她22岁的乔冠华成婚,自此,这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著名外长也搬进这个院落。

望着紧闭的大门,我好奇地问:“现在谁在此居住呢?”

“我只知道2011年7月,章含之的女儿洪晃将这个大院交给了外交部,至于现在谁在此居住,我还真的不知。但这个大院每天大门都紧紧锁着,很少有人出入,因此有时我和一些老伙伴们就经常来大门前聊聊天、晒晒太阳。”

51号院,章士钊、章含之、乔冠华——三进品级的大院里竟连着声名显赫又极具传奇的一家人,这本身就很吸引人,同时也无形加剧了我探究这个大院的兴趣。那晚,我回到家里查阅相关资料,对章士钊、章含之、乔冠华故居的来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据章含之《跨过厚厚的大红门》一书回忆:1959年,周总理去看望她的父亲章士钊,当见到拥挤不堪的书房兼客厅时十分吃惊,于是指示相关单位为她父亲找一个四合院。选定史家胡同51号院后,总理表示将该院送给她父亲。1960年,她随父母搬进居住。后来,她与乔冠华成婚,遵照周总理的指示,“乔老爷”也搬进了史家胡同51号院。直至2011年,章含之的女儿洪晃从这个大院搬出,一晃就是51年。

51号,51年,这也许是巧合,但51年的历史长河,这个院落,一定融入了传奇一家人的喜怒哀乐和生死离别,也一定融入了反差极大的荣华富贵和世态炎凉。

面对紧锁的红门,我想从这里走出的也许是曾经的特权,也许曾经的待遇就不应该简简单单地从这里走出,但这个院落里留下的对中国革命以及外交事业的贡献,应永远在这里铭刻,继而变成人们亘古不变的记忆。

时至今日,我也没能走进51号大院。也没能走进23号院,虽然这处卫立煌将军故居门楼上的砖雕很讲究。我也没能走进47号院,这个院落是荣毅仁故居。没能走进,我便不可知这位红色资本家所居四合院的真实情景。我也没能走进53号院,这座院落非同一般,它曾是清末大太监李莲英的外宅,慈禧太后的御前女官裕蓉龄、清末名妓赛金花与他的状元郎洪钧等都曾在这个院子里居住过。据说爱国将领张自忠将军也曾在此居住。解放后,此宅由全国妇联接管,帅孟奇、邓颖超、康克清等领导同志都曾在此办过公。如今,这里还有邓颖超的题字——“好园”。那天那位老爷子还对我说:“英明领袖华主席”也在这儿住过。

我没有走进的大院实在太多。55号院,是我党元老级人物李维汉的故居。这里还住过傅作义将军以及名满全国的大地主刘文彩的弟弟四川大军阀刘文辉。“文革”期间,中央政治局委员、西南局兼四川第一书记李井泉也曾在55号院住过。而史家胡同59号院,传说最早的主人,则是明末政治家、军事统帅史可法及其先祖,这也是史家胡同名字的来历。今天的史可法祠堂就在史家胡同小学原来的院子里。

一扇扇大门里面,窖藏着太多太多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倘若走进去,也许不再是铺着青砖的院落,里面曾经的绿窗红柱,也许早已失去了当年的色彩而变得沧桑斑驳。也许四合院建筑物上的砖雕木雕依在,但谁都会相信,随着岁月的变迁,里面的一切一切,早已物是人非,留给后人的,不过是追忆和缅怀。

遗憾的是,我没能走进任何一家漆红挂彩的大宅门。说真话,我很愿意走进去,因为史家胡同,是名人居住最多的胡同之一,也是北京城最有名望的胡同之一。

想走进去,不是探窥人家曾经的隐私,而是想了解这些大人物,到底有哪些没有载入史册的故事,到底有哪些与我等普通之人的不同之处。然而,一扇扇大门紧锁着,轻轻敲过,不是没有回应,就是“闲人免进”。

幸运的是,有一扇大门是敞开的,不光是对我,是对任何来史家胡同参观的人敞开的。这便是24号院——史家胡同博物馆。

史家胡同博物馆,原是民国才女凌叔华的故居。

凌叔华,何许人也?

如今的年轻人可能知之甚少,但她的短篇小说集《花之寺》《女人》及散文集《爱山庐梦影》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享有盛誉。她更是那个年代“新月派”和五四女作家群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与冰心、林徽因齐名的“文坛三才女”。她与胡适、徐志摩也有着深厚的友谊。

就在这个院落,凌叔华曾接待过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以及中国国画大师齐白石等著名人物。也是在这个院落,凌叔华和他的先生陈西滢曾举办过盛大婚礼。而胡适,就是他们的证婚人。

徜徉在凌叔华1000余平方米的故居,光影音响再现着老北京胡同里的京腔京韵,灰瓦飞檐的房子里展示着胡同百姓旧时生活的风景风情。历历在目的,还有人艺历代艺术家为百姓创作、为人民演出的感人剧照……这里的一切,让人感到的是老北京胡同文化的浓郁和文化艺术为人民群众服务而生成的感动。

在凌叔华故居,我感慨良多。而最让我怦然心动的,是凌叔华的女儿能将大院转让给国家做公益事业,这是一种令人仰止的品格与善举。我也感动北京朝阳门街道与英国王储慈善基金会精誠合作,将凌叔华故居打造成北京独一无二的胡同博物馆,进而让成千上万愿意了解北京胡同的中国人、外国人,能够尽情享受京味儿十足的胡同文化之美。

想到这些,我似乎感到史家胡同所有的大宅门,都已经向我敞开,向所有喜欢胡同文化的参观者敞开。于此,我的心门也敞开、豁亮起来。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

猜你喜欢

乔冠华凌叔华号院
背叛与宽容,陈西滢默默戴上英国“绿帽子"
小小冠华,抱负不凡
急智
陈西滢凌叔华夫妻别样人生
离奇的凶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