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莓—甜瓜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17-04-05姚林泉

上海蔬菜 2017年3期
关键词:粒剂甜瓜悬浮剂

姚林泉

(浙江省德清县舞阳街道办事处农办,浙江德清 313200)

草莓—甜瓜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姚林泉

(浙江省德清县舞阳街道办事处农办,浙江德清 313200)

为充分利用土地和大棚资源,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户经济效益,我们经过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了草莓—甜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草莓每667m2产量2~2.5t、产值2万~3万元,甜瓜每667m2产量2t、产值1.6万元,合计每667m2产值3.6万~4.6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该模式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草莓栽培技术

1.1 育苗

选择大果型草莓品种,如章姬、红颊等。每畦种1行母株,株距70~80cm,每hm2栽1.5万株。定植成活后喷洒50~100mg/kg赤霉素1次,隔7d再喷1次。

1.2 定植

定植前需进行土壤消毒处理。每hm2施腐熟有机肥(猪粪、鸡鸭粪肥)37.5t、复合肥375kg,翻耕入土,整平后筑畦宽60~65cm、沟宽30cm、沟深20~25cm。草莓花芽分化时为最佳定植期,幼苗带土随起随栽,每畦种2行,株距17~18cm,每hm2栽10.5万株。

1.3 田间管理

分别在草莓顶花序顶果达到拇指大小、顶果开始采收和顶花序果采收盛期进行追肥,以后依据植株生长和结果情况适时追肥。追肥和灌水相结合,氮、磷、钾配合施用,植株长势较弱时增施氮肥,结果较多时增施钾肥。适时扣膜保温,并铺盖黑色地膜,白天温度保持28~30℃、夜间12~15℃,相对湿度控制在85%~ 90%:开花期白天保持22~24℃,不超过27℃,夜间保持10℃,不得低于8℃,相对湿度控制在40%;果实膨大成熟期,白天保持22℃左右、夜间在5℃以上,相对湿度保持65%。棚内夜间最低温度在5℃以下时,大棚内加搭中拱棚实行双重棚保温。除主芽外每株草莓再保留2~3个侧芽,每株留展开叶8~9张,每一花茎留1个顶果、6个侧果,疏除果梗短、花小、果实不肥大或畸形花果。每栋大棚放养1箱蜜蜂进行授粉。

1.4 病虫害防治

1.4.1 病害

(1)草莓灰霉病:草莓第一花序有20%以上开花、第二花序刚开花时,用40%嘧霉胺悬浮剂800~10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每隔7~10d用药1次,连续防治2~3次。(2)草莓白粉病:露地草莓开花前的花茎抽生期和保护地草莓的花期前后,为预防草莓白粉病的关键时期。发病初期可用50%啶酰菌酯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或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3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d用药1次,连续防治2~3次,重点喷洒发病中心及周围植株。(3)草莓炭疽病:在草莓苗匍匐茎抽生期开始预防,可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隔10d喷洒1次。(4)草莓叶斑病:发病初期可用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8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d用药1次,连续2~3次。(5)草莓黄萎病: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加强预防;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移栽时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00~ 4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等蘸根或栽后灌根,每穴药液用量为250g,连灌3次。

1.4.2 虫害

(1)斜纹夜蛾:可选用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醛盐乳油1500倍液、59%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00倍液、20%虫螨腈悬浮剂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2)害螨:草莓扣棚保温前可用持效期较长的5%噻螨酮乳油1200倍液防治,大棚内可用15%哒螨灵乳油1500倍液或20%丁氟螨酯悬浮剂1500~2000倍液等喷雾防治,大棚扣棚保温后为重点防治期。1.5 采收

浙北地区大棚草莓一般在12月中旬开始成熟采收,翌年5月上旬采收结束。宜在17时以后或清晨采收,注意轻采轻放,忌挤压。

2 大棚甜瓜栽培技术

2.1 地块及品种选择

甜瓜忌重茬,应选择3~5年内未种过瓜类作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地块种植。砂壤土温度高、昼夜温差大,可促进甜瓜提早成熟,还可提高果实品质。选择品质优良、抗寒性好、适应能力强的甜瓜品种,如蜜玉甜瓜等。

2.2 培育壮苗

3月上中旬在日光温室或阳畦内播种育苗,苗龄30~35d,4月下旬定植,7月中旬~8月中旬收获。

2.2.1 准备苗床

选用优质肥沃、未种过瓜类作物的土壤6份,腐熟优质农家肥4份,混匀过筛,每m2营养土再加入氮磷钾复合肥1kg,将化肥及农药用水溶解后均匀喷洒营养土,堆放1周后备用。筑畦宽1.2m、畦埂高15~20cm,整平床面,将钵装满营养土后均匀摆放在苗床上,浇足底水后播种。

2.2.2 催芽播种

用50~55℃温水浸种10min,其间不断搅拌,待水温降至25~30℃时再浸泡4~6h。将种子捞出后沥去多余水分,用湿布包好,置于30℃条件下催芽。当胚根长0.4cm左右时即可播种,播种后覆盖营养土厚1.5~ 2.0cm,加盖地膜加强保温保湿。

2.2.3 苗期管理

播种后苗床温度保持30℃,促进出苗。幼苗拱土时立即揭除地膜,适当通风降湿,防止幼苗徒长,白天保持25~28℃、夜间15~18℃。苗期注意防寒保温,也可采用电热温床育苗。苗期适当控制水分,尽量不浇水,防止浇水过多降低地温,造成秧苗僵化或生长缓慢。土壤过干时可浇1次小水。定植前7~10d,降低苗床温度,白天保持20~25℃、夜间12~15℃,低温锻炼,提高适应性。苗龄30~35d,秧苗长有三叶一心时定植。

2.3 定植

棚内地温稳定在12℃以上,最低气温在10℃以上时定植。定植前,每667m2施优质农家肥1500kg、三元复合肥25kg。选择晴天上午定植,每垄定植1行,行距100cm、株距50~60cm,667m2栽1000株左右。带土坨移栽,浇足稳苗水。

2.4 田间管理

2.4.1 温度管理

生长前期以防寒保温为主,生长后期加大通风,降低温度,防止高温灼伤秧苗。定植后7d内,白天棚温保持28~30℃、夜间18~20℃,地温27℃,促进缓苗;缓苗后逐渐降低温度,白天保持25~30℃、夜间不低于15℃,地温23~25℃;开花期白天保持27~30℃、夜间15~18℃,地温23~25℃;坐瓜后加大昼夜温差,白天保持28~32℃、夜间15℃;外界夜间温度稳定在15℃以上时,可逐渐揭除棚膜,转入露地管理。

2.4.2 肥水管理

定植后7d浇1次缓苗水,以后至开花坐果前尽量不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影响植株生长。如土壤干旱,可酌情浇1~2次小水,促进根系及瓜蔓生长。开花期尽量不浇水,以免造成落花;幼瓜坐住后,为促进果实发育,及时浇1次大水;果实膨大期每667m2追施氮磷钾复合肥30kg,促进果实膨大,同时应适当多浇水,7~10d浇1次,保持土壤见干见湿;成熟前10d停止浇水,以利提高甜瓜品质。

2.4.3 整枝疏果

釆用人工立式吊苗方式。果实膨大后,营养生长变弱时停止摘心。及早摘除基部老叶和过密叶片,以利通风透光。每株留1~2个果,及时疏去其余花果。

2.4.4 病虫害防治

甜瓜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炭疽病和根腐病,这3种病害主要发生在甜瓜生长中后期。白粉病和炭疽病主要

猜你喜欢

粒剂甜瓜悬浮剂
甜瓜的重量
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剂的配方研制
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效果初探
15%噁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配方研究
75%醚苯磺隆水分散粒剂的制备
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配方的研制
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浓度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应用
薄皮甜瓜新品种垦甜1号的选育
微囊悬浮-悬浮剂和微囊悬浮剂不是同种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