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黑星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7-04-05徐衍红
徐衍红
(山东省东平县接山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山东东平 271500)
·植物保护·
黄瓜黑星病的发生与防治
徐衍红
(山东省东平县接山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山东东平 271500)
黄瓜黑星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露地和温室栽培的黄瓜均可染病,在温室大棚中病害发生较重。该病除危害黄瓜外,还可危害南瓜、西葫芦等作物。现将黄瓜黑星病的发病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 发病症状
黄瓜黑星病主要危害叶片、茎和果实的幼嫩部分,苗期至成株期均可染病。幼苗染病后,子叶产生黄白色近圆形的小斑点,病斑扩展后相互连接成不规则形的坏死斑,新叶枯萎,植株停止生长;嫩茎染病后,先呈现水渍状浅绿色的椭圆形或不规则的条斑,继而病斑凹陷龟裂呈暗褐色,严重时病部腐烂,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出灰黑色霉层,后期病斑呈星状多边形,病部组织脱落,周围健部继续生长,留下黑色边缘的星状孔;叶柄和瓜蔓被害后,病斑呈菱形或长条形、大小不等、浅黄褐色,病部中间凹陷,纵裂较深,形成疮痂斑;瓜条染病后,开始产生近圆形暗绿色病斑,分泌乳白色胶粒,后逐渐变成琥珀色,干硬后脱落,当病部中间呈疮痂状开裂并凹陷时,病斑停止扩展。感染黑星病的黄瓜瓜条弯曲,潮湿时病部产生黑色霉层。
2 发病条件
黄瓜黑星病病菌以菌丝体或丝块随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以菌丝潜伏在种皮内越冬,还可以黏附在棚室墙壁缝隙或支架上越冬。播种带菌种子,病菌可直接侵染幼苗。土壤中病残体上的病菌第2年可产生分生孢子,侵染定植的瓜苗。田间植株发病后,如条件适宜,病部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并借气流、雨水和农事操作传播。温湿度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很快萌发,从伤口、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分生孢子发育最适的条件为温度20~22℃、相对湿度90%以上,且必须有水膜(滴)存在。一般日光温室黄瓜发病较重,种植密度大、光照少、通风不良、保护地大灌水、重茬、肥料少等地块发病重。
3 防治措施
3.1 种子处理
从无病留种株上采收种子,选用无病种子,播前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催芽前应进行温汤(或药剂)浸种。先用50℃温水浸种15min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0min,随后用清水洗净进行催芽;也可用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0mL加水150~200mL,混匀后加入5~10kg种子进行拌种,种子包衣后播种。
3.2 农业防治
发病严重地块实行与非葫芦科作物轮作2~3年;及时清除田间病株、落果、病叶和病花,带到棚外集中销毁或深埋处理,不可随地乱扔;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夜间15℃,保持相对湿度低于90%;加强通风,降低棚内湿度,减少叶面结露,黄瓜定植至结瓜期控制浇水;定植前大棚内用硫磺熏蒸消毒,每100m3空间用硫磺0.25kg、锯末0.5kg,混匀后分几堆点燃,熏蒸一夜,可杀死棚内残留病菌。
3.3 药剂防治
发病前每667m2可用45%百菌清烟剂300g在夜间熏蒸8h左右进行预防。发病初期可选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40%氟硅唑7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世高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农抗BO-10水剂200倍液、50%甲米多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0%代高乐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杜邦福星8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克星丹500倍液喷雾防治,隔5~7d喷1次,连喷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