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下天麻人工栽培丰产技术

2017-04-05张伟

防护林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环菌阔叶树菌棒

张伟

(宽甸满族自治县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辽宁 丹东 118200)

林下天麻人工栽培丰产技术

张伟

(宽甸满族自治县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辽宁 丹东 118200)

天麻为名贵中草药,为保护天然次生林天麻物种,探讨林下天麻人工栽培技术,为林农的经济发展提供实用新技术。文章依栽培天麻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林下天麻种植关键丰产技术,实践证明,林下天麻栽培技术可行,经济效益较高。

林下天麻;人工栽培;丰产技术

天麻(Gastrodiaelata)又名赤箭,系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块根植物。野生天麻,受人为乱采乱挖的破坏性影响,天然林林中的现存量已十分有限,很少能在次生林中见到。研究野生天麻人工林下栽培技术,不但能有效保护天然次生林中的天麻,而且也能保证人工栽培的质量,免受农药和肥料的污染,是提高林下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天麻在大棚、木箱栽培和农田地栽培已见到有关的报道[1-3],而林下仿野生栽培研究的报道较少,为此就林下栽培天麻的关键性技术进行探讨。

1 天麻的生物学特性

天麻系兰科多年生依靠密环菌生活的草本植物,多分布在山区次生林内,喜欢凉爽和湿润环境气候。因属于肉质性块根植物,肉质根系对多石质土壤的穿插能力较弱,喜欢疏松多腐殖质的肥沃土壤。以偏酸和微酸性土壤为主,pH值5.0~6.7。怕积涝和低湿排水不良的黏重性土壤,喜生在壤土和粉沙壤土的质地,不适于在盐碱地、风沙地和石质性较大和干旱缺水的立地条件下生长。天麻生长最适宜温度20~25 ℃,土壤温度变化剧烈,水分蒸发强烈的地块不易栽培天麻。据观测,当温度低于15 ℃或温度高于28 ℃时天麻几乎停止生长,当地温小于5 ℃时开始越冬休眠。天麻是无毛根无绿叶植物,因无绿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碳水化合物,因无毛根不能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供自身发育的需要,所以天麻靠取食蜜环菌为生,与蜜环菌形成寄养关系。天麻整个生命过程可概括为:天麻肉质根种子—米麻—白麻—箭麻。箭麻为有药物活性的药材,在辽东山区完成这个生命过程需要3~4 a。

2 林下栽培技术

2.1 菌棒蜜环菌材的培养

2.1.1 菌材木段的准备 许多阔叶树杂木的木段都可用于培养蜜环菌棒,可就地取材。在辽东山区可选择槭树、柞树、桦树、花曲柳、水曲柳、椴树、家榆、千金榆等树种,利用集材后的树枝和树头小径材作为菌棒材料。选择小头径3 cm左右枝杈材作为菌材,用刀倾斜切成7~14 cm小段做菌枝,选择小头径粗6~11 cm的鲜树干做菌棒,锯成40~50 cm长的小段,在每个树段上每隔6 cm砍鱼鳞状的切口,切口深3 mm左右。

2.1.2 菌种 选购发菌良好,菌丝粗壮浓密的商用蜜环菌2级菌种,经人工转接培养成3级菌种,从中挑选出生长健壮的优良菌种作为接种体,用于天麻的扩大接种生产。

2.1.3 接种时间温湿度和土壤要求 在辽东地区,6月中旬~7月上旬开始接种。不宜接种太早和太晚,太早温度低不易发菌,太晚温度高易产生杂菌侵染。选择排水良好的山下腹,郁闭度0.4~0.5的杂树林,要求林下土壤不积水,通气疏松,无较多树根和石块阻碍,接种后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1.4 培育基质 采用山皮土加粗沙制通气的基质,也可采用风化沙加锯木屑作为基质材料。

2.1.5 蜜环菌培养料的培养方法 在辽东山区,可采用地上式或半地下式挖坑培养菌材。菌坑深度18 cm左右,宽50~80 cm,长度要视菌棒数量多少而定,坑底顺山倾斜成15°左右,防止积水。

(1)菌枝的培养。首先在挖完的坑底铺1层2 cm厚的阔叶树叶,续铺5 cm厚的菌枝,其上再均匀撒上3级菌种,菌块要成团状,一般情况下1袋菌种切割14~16块,之后用培育基质填充空隙,这样逐层铺至3层,最后用树叶覆盖10 cm厚。

(2)菌棒的培养。先在坑底铺上一层2 cm厚的阔叶树叶,续铺一层菌棒,然后再铺一层阔叶树叶,第二层菌棒与第三层菌棒呈十字形摆放,在第二层菌棒中间撒一层3级菌枝,然后再摆第三层菌棒。用培养基质填充菌棒的空隙,上面覆15 cm左右厚的壤土或沙土,最后覆10 cm厚的树叶,每坑可培育200根左右菌棒。

(3)菌坑的管理。掌握好菌坑的温度为25 ℃左右,湿度在55%左右,最高温度不应超过27 ℃。经过1个月至45 d左右,菌棒就可完成发菌过程。

2.2 天麻的栽培技术和经营管理

2.2.1 地块的选择 在天然次生林边缘或山下腹,选择土层较厚、土质疏松的壤土或沙壤土,郁闭度0.5、坡度小于20°的阔叶杂木林林地。如果灌木和杂草较多,可用割灌机割除,增加透光度,保证栽培地点有足够的散射光和适度的林荫条件。

2.2.2 母种要求 选择白麻和米麻无虫害、无冻伤、无机械性损伤、无腐烂的、丰产性好、抗病力较强的母种作为种子。

2.2.3 栽种时间及种量 通常有2个时间段可供选择,春季栽种时间为5月上旬~6月上旬;秋季栽种时间为9月下旬~10月上旬。用种量,白麻为0.8~1.2 kg·m-2,米麻为0.4~0.6 kg·m-2。

2.2.4 栽培方式

(1)畦栽。畦栽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长度20 m,床宽1.4~1.8 m,步道0.4 m。天麻床面要求平整。栽植床先铺一层菌棒,中间缝隙用培养基质填平,上面摆小头5 cm粗度的细菌棒,间隔4 cm,在菌材两侧每隔12 cm紧靠菌材顺向放置1个种麻,菌材端头各放1个种麻,每根菌材放种麻9个,然后置4袋·m-2蜜环菌,再用培养基质埋充填实菌棒,最后用阔叶树叶覆盖5 cm厚。畦栽天麻生长2 a左右,天麻产量会达到10 kg·m-2以上。

(2)坑栽。坑规格长、宽、高分别为50 cm、40 cm和20 cm,在坑底先铺3 cm厚的阔叶树叶,其上放蜜环菌棒10根,天麻种子放在菌棒两边,然后填充培育基质,最后用阔叶树叶盖5 cm厚。

(3)桩栽。利用间伐后的树桩,可进一步降低种植成本。方法是沿树桩周围根系开沟,深20 cm左右,放置菌枝和天麻肉质根,然后覆一层壤土,最后覆盖树叶。

2.2.5 栽后经营管理 栽植后要经常查看天麻坑的温度和湿度,土壤上冻前增加覆盖稻草和树叶,以防天麻产生冻害。6月初去除覆盖物和树叶,适当浇水,进入7月当空气温度超过28 ℃时,增加空间挡光和树叶覆盖,减少阳光辐射量,降低土壤温度。进入雨季时,要注意排水防涝。

2.2.6 病虫害防治 天麻的病害,主要是腐烂病,防治方法以预防为主,可选择优质菌材和菌种,选择抗病性较好的天麻品种,雨季排水防涝,土壤湿度不宜太高。

天麻虫害,主要有蚂蚁,出现蚂蚁危害时,可喷洒灭蚁灵防治。

3 小结

天麻是一种依赖密环菌真菌为生的药用植物,栽培的关键技术在于天麻良种和优势密环菌种及栽培立地条件的选择。严格把握住种材、菌种、栽培地点的选择质量是关键。

虽然培育天麻的菌材树种较多,但还是选择木段含糖量和含碳量较高的树种为好,一是贮藏的养分充足,可为菌种发菌和菌丝体生长提供较好的培养基。最好选择柞树和千金榆树种的枝杈木段,含糖量较高。

蜜环菌的质量和丝菌体的菌丝粗度会影响菌木的发菌速度和质量,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可为菌丝体发育提供必要的环境因素。

多湿和高温是限制天麻高产、稳产的一个不确定因素,可通过选择半阴坡的立地条件和适宜林分的郁闭度,来控制温度的剧烈变化;避开积水低洼地栽培天麻,多湿环境由于土壤通气状况不佳,对蜜环菌的生长和天麻生长均为不利,应该重视选择适宜的立地条件,然后才是防涝和排水。

[1] 梁玉勇,田战强.野生天麻原生态栽培新技术[J].食用菌,2009(6):55-56

[2] 赵福德.仿野生天麻林下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3,33(5):90,101

[3] 姬生锋,徐书民,惠华军,等.天麻栽培的主要技术及其对产量的影响[J].陕西林业科技,2004(3):77-78

1005-5215(2017)03-0124-02

2017-02-27

张伟(1972-),女,辽宁宽甸人,大学,工程师,从事林业调查规划工作.

S625.56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7.03.055

猜你喜欢

环菌阔叶树菌棒
红杆天麻共生蜜环菌筛选初探
杉木与不同阔叶树种混交生长效应分析
香菇出菇期菌棒补水技术要点
来一口“超级蘑菇”嘛
夏季高温期香菇菌棒间歇养菌三步走
香菇注水时间怎样掌握
蜜环菌的活性成分和药用价值
湖南速生、中生、慢生阔叶树组单株生长模型构建
树的种类
灰树花菌棒第二潮菇春季出菇催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