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瓣麦李无性繁殖育苗技术
2017-04-05宋殿臣
宋殿臣
(国营清原满族自治县北三家林场,辽宁 抚顺 113316)
千瓣麦李无性繁殖育苗技术
宋殿臣
(国营清原满族自治县北三家林场,辽宁 抚顺 113316)
千瓣麦李(PrunusglandulosaThunb.)是目前常用的绿化树种,根据花冠颜色可分为:红千瓣麦李(Prunusglandulosa‘Roseo-plena’)和白千瓣麦李(Prunusglandulosa‘Albo-plena’)两个品种。花冠重瓣,分别为红色和白色,花团锦簇;枝条细而密生,适合造形,在北方绿化中,用途广泛。在辽东地区于6—7月,用嫩枝速蘸生根粉溶液后,扦插于河沙基质中培育出扦插苗。也可以用2~3年生毛樱桃幼苗做砧木,采用硬枝劈接或插皮接的方法培育嫁接苗。再按0.3 m~0.6 m×0.6 m~1.2 m的株行距分次移植,繁育出球形大苗,即可用于绿化栽植。
千瓣麦李;嫩枝扦插;嫁接;移植
红千瓣麦李(Prunusglandulosa‘Roseo-plena’)为落叶灌木,高1.2~1.5 m,小枝多而纤细。叶长圆状椭圆形,边缘具细锯齿。花朵粉红色重瓣、密生而,花团锦簇,花期在5月上中旬。白千瓣麦李性状、花期同于红千瓣,区别在于花瓣色白如棉。极耐寒冷也耐干旱,适应性强,适合北方广大地区繁殖、栽培。在景区、庭院中,宜群植作花径、花篱;也可孤植和丛植在路边、坡地、亭廊周围、假山石旁、草坪内或边缘;还可作盆景观赏。
1 嫩枝扦插育苗
1.1 沙床制备
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选平坦地块,南北方向,按长、宽、高为5~10 m×1~1.2 m×0.1 m的规格做沙床,四周地面铺设立砖或横砖成框槽,向槽内铺填清洁细河沙,河沙厚度0.5 cm。步道宽0.3~0.4 m。
1.2 插穗截制及生根剂处理
选择3年生以上的母树,结合整形剪取基部粗度2 mm以上的新梢。剪取接穗的长度为5~7 cm,摘掉下半部叶片,保留顶部少量叶片,上、下剪口均为平口。剪好后,每20根捆成一捆。将捆好的插穗基部3 cm伸蘸到浓度为1 000~2 000 mg·L-1吲哚丁酸液中2~3 s进行生根处理。
1.3 扦插
辽宁东部地区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适宜扦插育苗时期。将处理好插穗直立插入河沙基质中,扦插深度3 cm,穗距3 cm,密度1 100穗·m-2。
1.4 扦插后管理
1.4.1 遮阴 在扦插床两侧支架龙骨,龙骨间距0.6~0.8 m,拱高0.6~0.8 m。在支起的龙骨上覆透光度为40%~50%的遮阳网,拱棚下边缘用砖压实。1.4.2 喷水 罩网后立即向网上喷水,以后每天8:00—16:00,每隔30~40 min喷1次水,阴天每1~1.5 h喷1次水,雨天不喷。
1.4.3 撤网 20~30 d后,观察插穗生根情况,当有3条以上根系萌出且长度达4~5 cm时,于晴天傍晚或雨天撤去遮阳网。以后的8—9月,遇干旱应及时喷水。
1.4.4 除草 扦插后,如果发现扦插苗床生有杂草应立即除草。
1.4.5 越冬防旱 土壤结冻前,若不准备起苗,应向床面灌一次透水,灌水量为浸透基质8~10 cm,为封冻水,以减少翌年春天的干旱。并在床面覆盖稻草,以防冬季冻害。
2 嫁接育苗
2.1 砧木准备
砧木为毛樱桃(PrunustomentosaThunb.)或榆叶梅(PrunustrilobaLindl.)。采用2~3年生砧苗,要求主干0.8~1.5 m高度处的直径达2~3 cm。于秋末的11月初或早春的4月初,选土壤质地为壤土的平地或坡地,按株距15~20 cm,行距60 cm移植,栽苗后浇足水,确保成活。
2.2 嫁接
2.2.1 嫁接时期 10月下旬至11月初定植的砧木,可于次春4—5月进行嫁接育苗;早春4月定植的砧木,可于5月进行嫁接育苗;也可在砧木定植后的第三年进行嫁接。
2.2.2 嫁接方法 主要采用硬枝劈接法和硬枝插皮接法。
硬枝劈接;2—3月,剪取红千瓣或白千瓣麦李的1年生枝,湿沙(沙子湿度为饱和含水量的60%)封藏于温度为-10~5 ℃的场所。
清明后即可嫁接,接穗长5~8 cm,每穗上保留有2~3个叶芽,穗基端削出2个对称平直偏楔形削面,其削面长2~3 cm。在砧木0.5 m(也可在1.0 m或1.5 m)高度处断砧干,用利剪刃在断面边缘顺木质部剪长为2~3 cm的切口。将穗削面厚端朝外插入劈口内,外侧形成层对齐。每砧木接2穗,个别粗者可3穗。用宽为3~4 cm塑条严密封缠砧木断面接口。
硬枝插皮接:此方法适合在砧木粗度大和砧木已离皮时应用。接穗削面长为6~7 cm,呈马耳形,每穗应留2~4个叶芽。于砧干适当高度处剪断或锯断砧木。将2~4个接穗,削面朝里插入砧木断面皮层与砧木之间,使严密贴合。用宽塑条严实封缠接口。
2.2.3 接后管理 嫁接后第15~45 d,每隔7~10 d检查成活情况,并抹除砧木上萌生的侧梢。对未成活的接穗,顶端砧梢应保留,以便下年补接。当接穗新梢长至10 cm以上时,解除嫁接绑缚。
3 大苗培育
3.1 整地
选平地或缓坡圃地,土壤质地最好为棕壤。清除地表杂物,翻松土表20~25 cm。机械起垅,垅距0.6 m或0.75 m,垅高20 cm。
3.2 圃地移植
10月下旬或4月上旬,延垅中心线开栽植穴,穴深10 cm,穴距30 cm,每穴3~5株扦插苗,栽植深度以根茎处低于坑表3~4 cm为妥,踩实土。
对嫁接苗,也是秋末春初植苗,距离同扦插苗,但每穴植1株苗。两类移植苗,随着苗木的长大和株龄的增长,在第3年和第4~6年,应按60 cm和1.2 m株距留株,分株起苗后再移栽一次,以培育大苗。
3.3 其他管理
初次植苗至以后的5~7年内,生长季每月用人工或化学方法除草一次。生长季叶片发现蚜虫,应尽早喷洒吡虫啉兑水配制1 5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若有舟形毛虫或美国白蛾,应尽早灭掉未分散的幼虫;当幼虫已分散时,可喷洒10%速灭杀、丁灭杀进行防治。
每年4月上中旬,距根茎20 cm挖5 cm深环状沟,向沟内施入磷酸二铵化肥,施入量因树龄而异,一般为50 g、100 g或200 g。
植苗后第3年起,每年3月、6月,对上年和当年新梢,留5~10 cm短截,以培养半圆、圆球形树形。经4~6年树体生长与人工管理,当冠径和株高达0.6 m以上时,即可出圃。
[1] 李志芬,马立华,郁永英,等.红花重瓣麦李引种及繁殖技术[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38(4):119-120
[2] 张志军,郁永英,谭振平,等.红千瓣麦李嫩枝扦插育苗技术试验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10(7):57-58
[3] 曹丽.红千瓣麦李嫁接育苗技术[J].辽宁林业科技,2004(1):41-42
1005-5215(2017)03-0115-02
2016-12-20
宋殿臣(1972-),男,辽宁清原人,大学,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林木育苗、栽培及森林营造等技术工作.
S723.1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7.0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