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朝阳县森林经营现状与评价

2017-04-05王艳辉

防护林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朝阳县大枣杨树

王艳辉

(辽宁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辽宁 朝阳 122000)

朝阳县森林经营现状与评价

王艳辉

(辽宁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辽宁 朝阳 122000)

从辽西朝阳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出发,阐述了森林资源经营现状,科学评价了林业改革、林业资金投入、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等取得的成效。

辽西朝阳县;林业资源;经营现状;评价

1 地理位置及气候现状

朝阳县地处辽宁西部低山丘陵区,位于119°52′—120°47′ E,40°55′—41°54′ N,山地多,丘陵广,气候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光照强,为典型的半干旱地区;年平均气温8.5 ℃,最高气温41.9 ℃,最低气温-30.9 ℃,无霜期160 d;全年日照时数2 861.7 h,年平均降水量473 mm,降水稀少且集中在7—8月,“十年九旱”是气候特点的真实写照。

2 森林经营现状

全县现有28个乡镇(场),298个行政村,总人口56.3万,其中农业人口54.5万人,全县总面积37.62万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1.22万hm2,耕地7.9万hm2,牧草地1.47万hm2,其他用地7.03万hm2,林地面积占社会总面积的53.9%。 根据2015年底森林资源变档结果显示,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1.2万hm2,其中有林地7.76万hm2,疏林地0.39万hm2,灌木林地8.94万hm2,未成林造林地0.59万hm2,苗圃地0.026万hm2,无立木地0.155万hm2,宜林地3.35万hm2,辅助性林业用地0.002 7万hm2,包括灌木林面积的森林覆盖率为43.7%,不含荆条等灌木的森林覆盖率为34%,因此全县尚有宜林荒山近5.3万hm2。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241.15万m3。

3 林业投入与体制改革的总体评价

随着林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林业产业的迅速发展,林业建设资金投入不断增加,林业体制改革基本完成。

3.1 林业建设资金投入不断增加

“十二五”期间林业建设资金有较大幅度增长,除现有的荒山绿化工程、三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中德项目和公益林补助项目外,陆续争取到大枣示范园建设项目、外资造林项目、欧投世行贷款工程以及大规模荒山绿化等项目资金,这些林业项目资金对我县的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林木管护工作起主要支撑作用,推动全县林业生产建设的快速发展。

3.2 林业体制改革基本完成

林业体制改革基本完成,林地、林木权属明确,造林组织形式逐步以造林专业队、个体大户造林为主,同时还将有一大批专业造林公司采用招投标方式开展,林业工作步入社会化。全县7 500万株大枣和4.94万hm2山杏基本进入盛果期,0.94万hm2杨树速生林陆续进入主伐期,经济收益明显,生态和社会效益更为突出。林业产业化建设水平的提高,加快了林地经济建设进程,随着林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林业产业的迅速发展,林业建设一直保持着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4 林业重点项目建设的总体评价

采取有效措施,科学施策,重点抓好三大基地建设、两大产业和林木种苗、林政资源、森林管护、自然保护区等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4.1 重点工程建设

工程造林是林业生态建设的支撑点,我县围绕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荒山绿化工程和外资项目造林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工作,完成人工工程造林项目指标4万hm2,封山育林完成3.4万hm2,飞播造林2万hm2,使生态林和经济林比例达到7∶3。

4.2 三大基地建设

4.2.1 大枣基地建设 以大、小凌河70个村为重点,完成大枣栽植和嫁接面积1.4万hm2,以每年发展500万株的速度,5年共发展大枣2 500万株,使大枣总株数由现在的7500万株增加到1亿株。其中,大枣精品园面积达到全县大枣总面积的85%以上。重点发展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生产,使全县无公害大枣面积达到2万hm2,A级绿色食品面积达到0.4万hm2,年产无公害和绿色枣果食品1亿kg,创产值4亿元。

4.2.2 仁用杏基地建设 朝阳县是“中国仁用杏之乡”,以努鲁儿虎山和松岭两大山脉为主的60个村为重点,仁用杏面积(含山杏混交林)发展到7.06万hm2,年产杏仁500万kg,其中4万hm2达到无公害和绿色食品标准,年产无公害和绿色杏仁食品300万kg。加大了大扁杏改接进程,使山杏改接大扁杏面积增加到1万hm2。

4.2.3 杨树速生林基地建设 开发建设了大、小凌河两岸100个重点村为主的河滩宜林地和四旁绿化相结合的杨树速生林基地,以适地适树为原则,选栽速生且出材率高的优良杨树品种,全县杨树速生丰产林面积稳定保持在1.3万hm2左右。

4.3 两大产业建设

4.3.1 林产品深加工业 在林果与木材加工业建设中,以二十家子镇大枣批发市场和根德乡兴德饮料有限公司、小平家具厂、仁昌木材加工厂为龙头,全县新增大型食品加工厂2个,木材加工厂3个,在加工能力、生产能力和就业人数上达到大、中型加工企业的规模。新建大枣冷藏库200个,大枣冷藏库和保鲜库总数达到220个,大枣新增利税达到5 000万元以上。

4.3.2 林地经济产业 林地经济产业的发展决定着全县森林经济科技水平的发展速度,它具有品种多、效益优、见效快等特点,在不影响林木生长的情况下,有效利用林地空间,全县在“十二五”期间累计发展林地经济建设面积8万hm2,主要以食用菌、牧草、药材和其他经济作物为主。

4.3.3 林业种苗建设 “十二五”期间,全县林木种苗培育朝着良种化、基地化方向发展,在筛选适宜本地栽培的优良苗木品种的基础上,加大了种苗基地化培育体系建设,以每年新建2处林业苗木培育基地的速度,新建育苗基地10处,年育苗总量保持在4 000万株以上,使全县育苗业逐步走向专业化。

4.4 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林业建设

“十二五”期间,在抓好现有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加快清风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申报进度;将胜利乡孙家店、东大道乡刘炮手沟、七道岭乡苏营子三处自然保护区晋升为省级,另外重新开辟6处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

4 结语

“十二五”期间朝阳县共完成人工造林6.4万hm2,其中造林合格面积5.4万hm2,占总面积的82%,造林平均成活率86.2%,几大工程共打造千亩以上精品工程130个。加大了以大枣、山杏、杨树速生林为主体的三大基地建设,大枣面积达2.4万hm2,株数增加了近4倍;山杏面积达到5.3万hm2,品种更新改接大扁杏面积0.22万hm2,实现了效益增收;杨树速生林面积到达到0.94万hm2。仅大枣一项就使人均收入增加1 500元。全县14.6万hm2集体林分配到户,国有林场改革基本完成,加大了公益林管理力度,护林人员达750人,森林防火体系已基本形成,全县共组建专业扑火队34支,绿化成果得到了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1005-5215(2017)03-0064-02

2017-01-03

王艳辉(1982-),女,内蒙古赤峰人,大学,工程师,现从事林业技术工作.

S750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7.03.027

猜你喜欢

朝阳县大枣杨树
朝阳县吐须沟村辽墓出土文物考述
朝阳县博物馆藏青铜短剑简述与认识
甘麦大枣汤研究进展
辽宁朝阳县出土的辽代家族墓志
跟踪导练(五)
杨树山漫画作品欣赏
辽宁朝阳县发现辽代《王仲兴墓志》
大枣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十枣汤中大枣的作用之我见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