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增强企业工会活力的若干思考
2017-04-05尚长泉
尚长泉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 电力管理总公司,山东 东营 257000)
新常态下增强企业工会活力的若干思考
尚长泉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 电力管理总公司,山东 东营 257000)
作为广大劳动者的利益代表,工会组织需要认真履行自身职责,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通过增强工会组织的活力,妥善解决影响企业员工积极性的各类问题。在职工思想多元化、诉求多样化的大背景下,企业工会组织只有努力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去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做强基层,着力创新,才能真正承担起引导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的重大政治责任,在服务职工群众、维护职工权益和助推企业发展的实践中体现新价值、展现新作为。增强企业工会活力的建议:树立牢固的思想基础;落实维权职责;强化工会集体谈判职能;健全民主参与渠道;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工会; 劳动者; 职能;作用发挥
一、引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社会结构、经济基础、政策制度的变化,催生了一系列立场不同、目标不同的利益团体。这些利益团体在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权益等方面具有更完善的表达机制和更多的话语权,这种作用是个体力量无法实现的。因此,积极引导不同的利益团体采用合法的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妥善处理因利益诉求不同导致的劳资矛盾,建立并完善平等的信息沟通渠道和协商机制,是企业治理的题中之义。近年来,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劳资冲突案件呈现增长趋势,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各种摩擦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的群体事件也屡见报端。这些劳资冲突事件的频频触发,一方面说明企业职工对于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在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也说明增强工会活力,高度重视和落实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改进和完善工会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已迫在眉睫。
作为广大劳动者的利益代表,工会组织需要认真履行自身职责,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通过增强工会组织的活力,妥善解决影响企业员工积极性的各类问题。本文将从工会的概念性质入手,对过往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对中西方企业工会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目前企业工会存在的问题,并就新常态下增强企业工会活力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工会的性质与文献梳理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尚处于原始积累阶段,资本家的财富积累大部分依赖于对无产阶级剩余价值的剥削。这一时期,工人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极其恶劣,工会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在工人出现紧急情况时的救助团体,工会所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19世纪末之后,工会逐渐开始代表工人的利益与资产阶级进行谈判,为工人争取较为有利的工作条件和合理的薪资报酬。*毛畅:《我国工会制度的发展历程及特征》,《经营管理者》2010年第24期。到20世纪末,许多西方国家都热衷于通过工会集体谈判来确定劳动条件和工资,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不公正待遇时也会积极向工会寻求帮助,工会的规模和数量在这一时期实现了大规模增长。可见,工会是随着生产力解放和资本积累而出现的一种致力于维护工人权益的社会团体。在我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重要纽带和桥梁,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其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有关工会组织的相关研究文献很多,这也是我们增强企业工会活力思考的理论基础。如有研究者通过考察改革开放后15年的工会改革历程认为,当工会受到社会角色意识内在驱动和自身利益取向的影响后,会努力充当工人利益的代表者和保护者,积极寻求实现其独立自主性。从某种程度上说,工会的行为受到组织集体利益和成员个人利益的支配和影响。*张允美:《理顺与冲突: 中国工会与党—国家的关系》,《二十一世纪》2003年第18期。也有学者结合社会转型期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对劳动关系产生的影响,以我国国体、工会性质和我党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提出我国工会在本质属性上具有高度的政治性、鲜明的阶级性、广泛的群众性,在组织结构上呈现倒金字塔型的特征,在社会功能上兼具模糊性和综合性的特征。王永丽等(2012)选择广东省1050家非公有制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探究工会跨界的现状及其在关系网络中的嵌入程度,实证结果表明,工会跨界履行职能与企业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对职工的工作满意度、职工感情承诺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孙中伟等(2012)在2010年对珠三角和长三角外来务工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我国工会建设现状及其如何影响外来劳动者权益情况。研究发现,工会对外来务工者的强迫劳动、社会保险等劳动权益具有积极的维护和保障作用,但对工资增长无显著影响,与西方国家仅保障会员权益不同,我国工会作用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同时维护非会员权益,但是我国工会无法满足劳动者的“增长型权益”,只能保障职工的“基本型权益”,其作用机制类似于田间的“稻草人”。黄姝等(2014)探讨了工会职能转变与实现高质量就业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工会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重要手段,实现高质量就业是工会的重要目标,工会应该转变为与目前经济制度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利用团体的力量切实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其就业质量。
三、中西方工会特点比较
(一)基于工会产生的角度
我国工人阶级是自鸦片战争以后逐步产生并日益壮大。随着工人阶级力量的扩张,工人运动也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从产生之日起,工会便是一种以利益导向为目标的社会团体,维护成员自身权益是每一个工会组织产生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基本职责。与西方悠久的工会理论历史相比,我们国内关于工会理论的研究相对较晚,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工会理论主要是研究对政治利益的诉求,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渐转到了以经济利益诉求为主。工人阶级作为我国工会产生的阶级基础,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形成的,具有极强的纪律性和组织性。中国工会自诞生之日起便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党的理论,伴随着党组织的发展而发展,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工人阶级的特殊性,进而决定了我国工会的特殊性。西方工会产生历史背景与我国截然不同,是在劳资冲突中自发产生的,受政党的影响很小,与政党之间的关联也相对较弱,因此从产生的角度,中西方的工会就有着本质性的差别。*颜江伟:《行政化与回归社会:中国工会体制的弊病与改革》,《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3期。
(二)基于工会职能的角度
在西方国家,工会的力量来自于垄断工人,工会主要通过组织大规模罢工来威胁工厂的正常生产,进而促使资方改善工人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提高工人的工资收入,维护工人的基本权益。促进财富公平分配、保障工人基本的工资水平和安全的生产条件是西方工会的主要职能。一些实证研究也表明,例如克莱文兰得通过对加拿大保姆群体的研究发现,如果该群体成为工会会员,他们会面临更小的失业风险,工资水平也会得到小幅提高。*晓军:《中国工会的社会责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103页。但是,在我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前,国家是工作机会的创造者和提供者,劳动关系呈现出“职工依附于企业、企业依附于国家”的鲜明特点。在此背景下,工人与企业之间呈现出一种合作关系,而不是西方社会中的对立关系,工会不仅仅是工人利益的代表,也担负着协助政府维护安全生产秩序的任务,工会更多承担的是社会服务的职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工会的职能定位遭遇了一系列考验,各种劳资纠纷不断涌现,促使工会职能逐步转型,一方面在传统国有部门中,工会仍然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服务的职能,另一方面,在越来越多的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工会开始努力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平衡社会服务与维护职工权益之间的关系。
(三)基于工会作用机制的角度
西方学者认为,工会发挥作用的途径主要包括制定共同规则和限制人数两种。所谓制定共同规则是指通过干预立法、集体谈判、互助保险来确定劳动者的最低工作条件,干预立法和集体谈判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干预立法具有明确清晰、效力强的特点,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比较适用于规定劳动者的劳动卫生条件和休息休假等基本权利。而对于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等随着经济变化而变化的因素,采用集体谈判这种灵活、弹性大的方式来确定会更科学一些。限制人数是指对工会会员的人数进行限制,消除工人工作不稳定性的威胁,本质上是控制特定职业从业者的规模,但是,这种方式不利于劳动效率的提高,因此这种做法已经不适用于现代产业的发展。制度主义学派认为,劳动力市场本身是不公平的、有缺陷的,工会的存在就是要使其变得公平,克服其内在缺陷。工会可以通过控制劳动力供给、匹配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迫使工人和雇主接受标准化的合同条件等三种方式来作用于劳动力市场。首先,在劳动力供给方面,工会应用集体合同代替个人合同,使劳动雇佣的规则规范化、制度化。其次,在匹配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方面,工会应督促政府实施有利于就业的经济政策,为劳动者们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再次,在雇佣关系方面,工会应提高雇佣合同的标准化,减少工人来自雇佣合同不确定性的侵害。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工会主要通过集体谈判、集体合同和意见表达来发挥作用。集体谈判一般是由工会代表与用人单位代表就工作环境、薪资报酬等条件进行交流协商,在这一过程中,工人的合理诉求得到表达,能够有效缓解各种劳资摩擦,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劳资冲突的发生,有效地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集体合同是企业与劳动者签订的书面合同,在合同中规定了劳动者的薪资待遇、休息休假、保险福利等条件,企业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标准。意见表达是指劳动者可以向工会反映意见,工会可以代表职工向企业传达意见和建议。
四、当前工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通过我们的观察,国内企业“强资本,弱劳动”的现象比较严重,劳资双方既有合作更有博弈,在与企业的博弈中,工人和工会处于劣势地位,工会的开支等也依赖于企业的资金拨付,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工会依附于企业的局面,这就势必造成部分企业管理者对工会的控制和操控,限制了工会作用的发挥。还有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对企业一味退步和忍让,甚至以牺牲工会独立性和职工合法权益为代价,这些情况都严重制约了工会作用的发挥。
其次,工会组织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有待进一步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都加大了对工会的扶持力度,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工会体制机制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如地方工会提出的一些具有特色的管理实践只具有区域性价值和阶段性价值,缺乏普适性。另一方面,我国工会普遍缺乏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许多工会只能完成普通的常规性工作,缺乏体制创新和工作方式创新的条件和能力,这些问题使得广大职工遇到问题时难以向工会寻求有效的帮助。*何顺红:《国有企业工会创新劳动竞赛活动的思路》,《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 年第3期。
再次,企业工会的工作作风、工作方式有待优化。在很多企业中,工会的作用仅仅是发放福利,开展一些娱乐活动等,缺乏对职工具体生活情况的了解,对职工的心理和工作状态也知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疏导职工的不良情绪更是无从谈起,存在脱离群众的问题。工会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一些职工几乎遗忘了工会的存在,甚至完全不了解工会的作用和价值。此外,还存在一些影响工会发展的问题,例如基层工会活力不足,吸引力凝聚力亟待增强;服务职工群众的精准化程度和水平还有待提高;考核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工作推动力需要强化提升等。
五、增强企业工会活力的建议
做好党的群团工作,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作为国有企业工会组织,在职工思想多元化、诉求多样化的大背景下,只有努力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去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做强基层,着力创新,才能真正承担起引导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的重大政治责任,在服务职工群众、维护职工权益和助推企业发展的实践中体现新价值、展现新作为。结合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常态,针对企业工会活力不足的问题,对增强企业工会活力提出以下建议:
(一)树立牢固的思想基础
充分发挥工会贴近职工的工作优势和服务职工的载体优势,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宣传国家五大发展理念,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职工转变观念。把握新媒体时代职工教育引导的特点和规律,组织职工微博大赛、微信展评,开展群众性职业理念、岗位格言、职工故事征集、展评,引导职工用自己的语言、思维和智慧,用攻坚克难拼搏奉献的风采和形象,诠释新理念新战略,努力把新理念转化成职工队伍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自觉。以劳模精神引领队伍风尚,坚持典型引领、以点带面,强化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以群众文化鼓舞职工士气,持续加强群众文化广场、文化下基层等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组织文艺骨干深入基层、深入职工群众,开展文艺作品创作和演出,为职工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精神产品,为筑牢思想基础添砖加瓦。
(二)落实维权职责
在国企改革调整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工会组织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坚持超前介入,准确把握和反映职工意愿呼声。健全完善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职工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分析研判制度,及时准确把握职工队伍思想脉搏,反映职工意愿,加强诉求表达。企业工会要想得到职工群众的支持与认可,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强化工会维权职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工会领导队伍,要实现工会干部由职工选举产生,关心职工利益,有较强的维权意识,熟悉维权的方式和手段,这样才能获得职工的认可和信任。要实现工会干部的专业化,主要工会干部不得兼任企业内重要管理岗位,以免出现相互勾结、侵害劳动者权益的事件。*陈剩勇、张明:《中国地方工会改革与基层工会直选》,《学术界》2004年第6期。工会落实维权职能,不能局限于对工作条件、薪酬福利的范畴,要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强化职工帮助计划(EAP)推广应用,积极关注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家庭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职工存在的心理问题,引导职工舒缓心理压力、快乐工作,防止富士康似的悲剧重演,提升职工群众的幸福指数。
(三)强化工会集体谈判职能
集体谈判是协调劳资双方利益的重要途径。建立集体谈判制度,有利于增强工会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提高薪酬公平程度,改善职工群众的就业质量,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强化工会集体谈判职能,应当从这几方面入手,首先要扩大集体谈判受益的职工数量,在西方国家,集体谈判制度经过不断完善,目前所有会员都可以享受集体谈判的成果,个别国家甚至非会员也可以享用,这启示我国工会要增强集体谈判的职工覆盖面,最大化的发挥集体谈判的积极作用;其次,工会要组建一支机敏善辩、素质出众的谈判队伍,这对赢得集体谈判,尽可能为劳动者争取更多利益至关重要。
(四)健全民主参与渠道
工会必须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积极召开职代会,以改选换届为契机,在各级工会委员会中,增加基层工会干部、劳模和一线职工代表比例,改善结构,增强群众性、代表性、广泛性,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决权。在涉及企业改革、产权结构调整等关乎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时,应充分征求职工的意见,及时反映职工的呼声,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会要强化民主监督,落实监督责任,通过建立职工代表巡察小组,对于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跟踪调查落实,确保职工的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此外,工会要建立完善信访制度,热情接待上访职工,耐心倾听职工的问题和心声,化解不稳定因素,防止恶性劳动冲突事件的发生。
(五)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要想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必须摒弃传统的工作方式,用新的眼光审视工会工作,用新的发展理念谋划工会工作,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开展工作。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离不开工作理念的创新,要摒弃传统的“问题出现再解决”的被动的工作思路,积极深入广大职工中,发现职工的问题和需求,防患于未然。突出企业生产经营,围绕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任务,搭平台、建机制,深入推进职工技术创新和岗位建功劳动竞赛,汇聚全员创新动能和创效活力,群策群力破解生产难题,实现职工职业全面发展与企业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另外,针对“互联网+”热潮的兴起,传统的工会工作也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优势,发挥大数据、新媒体作用,逐步建立起支持职工在线学习、政策咨询、权益维护、互动交流、业务办理的网上服务平台,拓宽联系服务职工群众的渠道和手段。持续加强工会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建设和运营,形成网上网下深度融合、互联互动新格局,实现舆论引导、信息推送、维权服务更便捷、更广泛、更精准。
(责任编辑:栾晓平)
2016-12-20
尚长泉,男,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电力管理总公司党委常委、工会主席,高级政工师。
F271
A
1003-4145[2017]02-016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