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竹栽培品种的发表、建立与国际登录

2017-04-05史军义周德群张玉霄马丽莎林奂琦

世界竹藤通讯 2017年4期
关键词:竹类权威命名

史军义 周德群 张玉霄 马丽莎 姚 俊 林奂琦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西南花卉研究开发中心 昆明 650224;2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昆明 650500;3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 昆明 650224;4 云南长江绿海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昆明 650034)

竹栽培品种的发表、建立与国际登录

史军义1周德群2张玉霄3马丽莎1姚 俊1林奂琦4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西南花卉研究开发中心 昆明 650224;2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昆明 650500;3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 昆明 650224;4 云南长江绿海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昆明 650034)

《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ICNCP)对栽培植物的发表、建立与国际登录均有明确规定,竹栽培品种的发表、建立与国际登录亦应遵循该规则,这关系到该竹栽培品种存在及交流的科学性、有效性与合法性。文章根据ICNCP的相关规定,结合竹类植物的具体特点,对竹栽培品种的发表、建立与国际登录、尤其是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专题阐述,目的在于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

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竹类;栽培品种;发表;建立;国际登录

《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ICNCP)对栽培植物的发表、建立与国际登录均有明确规定。本文根据该规定,结合竹类植物的具体特点,对竹栽培品种的发表、建立与国际登录,尤其是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专题阐述。

1 竹品种的发表

竹栽培品种的发表,是指该栽培品种首次向社会正式、合格、有效的公布。

1.1 发表条件

根据ICNCP的相关要求,竹栽培品种的发表,必须是在公开专业出版物上正式刊载,或以印刷品或类似方式复制的材料,包括字迹不易去除的印写本,通过出售、交换或赠送的方式分发到一般公众,或至少可以送达具有植物学家、农学家、林学家、园艺学家工作的相关机构以及所使用的图书馆[1]。

根据ICNCP规定,只在公开会议上交流的竹栽培品种名称,或置于开放的植物收集园圃中的标签上的竹栽培品种名称,或仅见于一般手稿、打印稿或未发表材料上的竹栽培品种名称,或仅通过电子媒体形式发表的竹栽培品种名称,以及不能普遍获得的临时性印刷品或内部商业资料上印制的竹栽培品种名称,都属无效发表[2]。

对于新发表的竹栽培品种,要求提供命名范式、彩色图片并引证以前发表的相关文献[3-4]。当发表新的竹栽培品种时,如果知道其家系、历史和该栽培品种加词的来源或含义,以及培育者、育种者、创名者或推出者的姓名等信息,应予以陈述。建议尽可能将收录有竹栽培品种的出版物、印件或目录送交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权威。

1.2 发表日期

指在公开专业出版物上正式刊载,或以印刷品或类似方式复制的材料,包括字迹不易去除的印写本上有效公布的日期。

如果没有证据表明发表是在另外的某个日期,比如出版者或其代理者将印刷品交付给通常的递送者之一而向公众发行的日期,则该出版者本身所显示的日期可被接受为发表日期[4]。

2 竹品种的建立

竹栽培品种的建立,是将符合国际登录条件的竹栽培品种相关信息,按照ICNCP相关规定、程序和要求建立的专门档案。

2.1 建立的条件

要使ICNCP所管理的竹栽培品种名称得以建立,其名称必须满足[2]:

1) 该竹栽培品种名称已经被国际授权的竹类栽培品种登录权威所接受;

2) 该竹栽培品种名称必须是已被标有日期的公开出版物正式有效发表;

3) 该竹栽培品种名称在形式上必须符合ICNCP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4) 对1959年1月1日以后发表的竹栽培品种,应当伴有该栽培品种的相关描述和引证;

5) 对于竹栽培品种的描述必须指出其一个或多个可识别的稳定性状;

6) 新建立的竹栽培品种必须能与此前或同时建立的其他竹栽培品种相区别;

7) 在建立竹栽培品种名称时,建立者应对保存该栽培品种命名范式的机构或组织加以引证;

8) 当出现2个或2个以上竹栽培品种名称代表的是同一个竹栽培品种并在同一著作中同时发表时,则由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权威确认其中一个名称,作为该竹栽培品种建立名称。

2.2 文献引证

对于以前发表的竹栽培品种描述进行引证时应包括:作者姓名,完整标题,出版物全名,发表年份、卷期编码,该描述所在页码,相关照片或图片编码。

2.3 作者引证

对于ICNCP管理的竹栽培品种名称而言,负责其建立的作者姓名不是必须引证的。如果想要引证作者,可将作者姓名置于栽培品种加词之后。同时应注意:

1) 以国际登录权威机构为申请登录者建立起来的竹栽培品种名称,其作者只能是申请登录者(registrant),而不是登录专家(registrar);

2) 按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权威规定建立的竹栽培品种名称,应以被授权人或组织机构作为其作者。

3 竹品种的国际登录

按照ICNCP的规则,登录(registration)是指一个植物栽培品种被负责该类植物的国际登录权威(ICRA)所接受并收录。竹品种的国际登录,就是指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权威依照ICNCP的规则、程序和要求,对一个竹栽培品种申请国际登录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实施受理、审查、核实、评估,最终由国际登录专家正式签字批准并颁发相应证书,同时按规定的内容和方式予以注册并向国际社会公开发布的全过程[5]。归根结底,竹类栽培品种国际登录,就是指一个竹栽培品种被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权威(ICRCB)所接受并收录。

3.1 几个相关名词的解释

1) 登录: 按照ICNCP的规则,登录是指一个植物栽培品种被负责该类栽培品种的国际登录权威接受、批准和收录的全过程。

2) 登录权威:全称为国际栽培植物种登录权威(ICRA),是指由国际园艺学会栽培品种登录特别委员会任命的履行某类栽培植物国际登录的专门机构。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的登录权威是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中心,英文名称为International Cultivar Registration Center for Bamboos,缩写为ICRCB[6]。

3) 登录专家:是指由国际园艺学会栽培品种登录特别委员会任命、并代表其履行栽培植物国际登录职责的专家。

4) 登录申请人:是指向国际栽培品种登录权威提交植物栽培品种登录申请的组织或个人。

3.2 登录申请

当栽培竹新品种被正式命名、专业确认或有效发表之后,登录申请人即可向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权威(ICRA),即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中心(ICRCB)提出竹栽培品种的国际登录申请,只有经ICRCB正式批准之后,其名称方才合法有效,并被国际认可。ICRCB的工作语言为中文和英文。

竹栽培品种国际登录的申请人可以是机构、组织、单位、企业或个人。在通常情况下,申请资料越详尽越有利于竹栽培品种的国际登录。国际登录资料大致包括文字资料、照片资料、实物资料和影像资料[5,7]。

在竹栽培品种国际登录申请表填写完后,需将该表格连同申请登录的竹品种的非数字化特征照片发送至由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中心指定的受理专家邮箱,由受理专家进行初审。

与此同时,申请者需将竹栽培品种活体标本交至ICRCB指定的“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园”或具有正规保存技术和能力的保存地进行栽培保存;将范式标本以及其他实物材料、标志竹品种特征的彩色照片、绘制彩图或黑白线条图、影像资料等,寄至由ICRCB指定的专门机构存档保存。

3.3 登录批准

当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申请初审合格后,ICRCB将根据受理专家的初审意见以及所提供的文字和实物资料对栽培竹品种进行复审。

对复审通过的竹栽培品种,将由登录专家正式签字批准,并以ICRCB的名义颁发 “国际竹类新品种登录证书”,同时给定该登录的竹栽培品种一个国际登录编号(例1)。至此,该竹栽培品种就获得了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权威的正式批准。

例1:‘花龙丹’竹

国际登录号:No. WB-001-2014-006

编号中第一项WB:表示该竹栽培品种属于木本竹类;WB为木本竹类(woody bamboos)的缩写;如果是HB,则为草本竹类(herbaceous bamboos)的缩写。

编号中第二项001:表示中国,即第一个竹栽培品种登录的国家,以后根据申请国家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序;

近日,据媒体报道,山东济南又有数十名大学生落入“培训贷”陷阱。原本是为了找工作,结果公司直接把他们的信息输入一个第三方小额贷款平台,导致每个人背上了从9800元到19800元不等的贷款。

编号中第三项2014:表示该竹栽培品种国际登录的年份;

编号中第四项006:表示国际登录的竹品种序号。

3.4 登录注册与公布

由登录权威建立的所有竹栽培品种,必须载入《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报告》(简称登录簿),然后按照国际园艺学会栽培品种登录特别委员会的统一要求,集中、正式、适时、公开向国际社会予以公布。

对复审不能通过的栽培竹新品种申请,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专家将正式签署不接受意见。对此结果,申请者可以补充材料再行申请或自行处理。

至此,栽培竹新品种国际登录的全部工作正式完成。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5]:

1) 一个竹栽培品种被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权威所受理,并不意味着必须履行登录义务;

2) 一个竹栽培品种被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权威所接受和收录,并不意味着登录权威对该栽培品种的特异性做出判断,也不意味着对该栽培品种在农业、林业或园艺上的优点做出判断;

3) 当商标名称被用于竹栽培品种营销标记时,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权威可以加以记录,但不能给予这些商标名称以命名地位。

4 竹品种发表、建立与国际登录的关系

发表是《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中栽培品种命名的一个重要原则,指一个名称应当先行发表,然后才能评价其是否建立。发表通常是需通过分发标有日期的印刷品使公众能够获得而得以实现,并通过出售、交换或赠送的方式可将该印刷品分发到公共领域的行为。

一个竹栽培品种只有当其正式发表后,才能提交国际登录的竹栽培品种登录权威,作为其建立的基础依据。

由于竹栽培品种发表过程的某些环节,如名称、描述、所依据的实物、图像,采集人、标本号等,与国际登录程序有许多相似之处,一旦提交国际登录申请,将有利于提高审理效率,增加批准的可能性。

但如出现所发表的竹栽培品种与已经申请国际登录的竹栽培品种重名、或虽不重名但特征相同、或其发表的形式或内容不符合《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的相关规则和要求时,有可能不被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权威所接受。

因此,竹栽培品种的发表,无疑是其进行国际登录的有利条件。这也就是在本文1.1中,建议尽可能将收录有竹栽培品种的出版物、印件或目录送交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权威的原因所在。

4.2 竹品种的建立是其国际登录的必要准备

建立也是《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中栽培品种命名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指竹栽培品种加词只有首先满足相关准则和要求,然后才能被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权威所接受并予以采用。竹栽培品种的建立通常是由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权威的专业助手或指定代表负责完成,表示对国际登录竹栽培品种资料的预审合格,并准备正式提交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权威做最后批准。

4.3 竹品种的国际登录是其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

竹类栽培品种国际登录是其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是该竹栽培品种发表、建立所期望实现的更高目标,其实质是为该竹栽培品种注册一个国际“身份证”,使其名称具有权威性、唯一性、国际性和专属性。优先拥有国际登录的竹栽培品种的合法名称,是该竹品种获得国际认可、进行国际交流以及申报相关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利条件,是推动优良竹栽培品种及其产品走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前提和基础,这对各产竹国竹产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1) 权威性。竹栽培品种国际登录,依据的是《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的统一规定和要求,是全世界公认的同领域的基本准则。

2) 唯一性。一个竹栽培品种只有经过国际登录,才能确定其名称在世界范围内的合法地位,并且具有无可争辩的优先权,即此后在整个竹类植物群体中不可能允许第二个与其同名的竹品种名称的存在。

3) 国际性。一个竹栽培品种只有经过国际登录,方能被国际社会所接受,其资源、产品和信息才能在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有效交流。

4) 专属性。竹栽培品种一经国际登录,其申请者即随着登录的竹栽培品种一并向全世界公开发布。此后,无论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凡查阅相关资料,该名称均只能与其申请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他人无权再行申请和变更,这对该竹栽培品种的培育者和申请者来说,具有无可争辩的优先使用权利和获得保护的权利。

[1] 国际生物科学联盟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委员会. 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M]. 靳晓白, 成仿云, 张启翔, 译. 8版.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3.

[2] 史军义, 马丽莎. 竹类国际栽培品种登录的原则与方法[J]. 林业科学研究, 2014, 27(2): 246-249.

[3] 史军义. 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报告(2013-2014)[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5.

[4] Brickell C D, Alexander C, David J C, et al. 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for cultivated plants: ninth edition[M]. Leuven: ISHS, 2016: 1-190.

[5] 史军义. 栽培竹及其国际登录的目的与程序[J]. 生物学通报, 2014, 49(7): 6-9.

[6] 史军义, 易同培, 周德群, 等. 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的理论与实践[J]. 世界竹藤通讯, 2016, 14 (6): 23-29, 41.

[7] 史军义, 周德群, 张玉霄, 等. 栽培竹新品种的确认与国际登录准备[J]. 世界竹藤通讯, 2017, 15(2): 48-51.

Publication, Establishment and International Registration for Bamboo Cultivars

Shi Junyi1Zhou Dequn2Zhang Yuxiao3Ma Lisha1Yao Jun1Lin Huanqi4

(1 Flow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of Southwest China,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Kunming 650224, China;2 College of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500, China;3 Yunnan Academy of Biodiversity,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650224, China;4 Yunnan Chiangjiang Luha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Kunming 650034, China)

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for Cultivated Plants (ICNCP) contains some provisions for the publication, establishment and international registration of cultivar, which also apply for the bamboo cultivar and relate the scientification, validity and legitimacy of utilization and trade of bamboo cultivar. Based on these provisions in the ICNCP and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proper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amboo cultivar,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publication, establishment and international registration of bamboo cultivar, with some emphases on the interactions in these three aspects, in order to guide the practitioners in bamboo research and practices.

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for Cultivated Plants (ICNCP), bamboo plant, cultivar, publication, establishment, international registration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西南花卉研究开发中心国际竹子合作专项(编号:ICPB-2017003)。

史军义(1958-),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竹类植物研究。E-mail: esjy@163.com。

10.13640/j.cnki.wbr.2017.04.009

猜你喜欢

竹类权威命名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各大权威媒体聚焦流翔高钙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为一条河命名——在白河源
跟踪督察:工作干得实 权威立得起
权威发布
竹材在现代家具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权威的影子
中国竹类研究成果分析
河鲀命名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