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生猪屠宰检疫存在的难点及对策
2017-04-05
基层生猪屠宰检疫存在的难点及对策
莫崇誉/广西梧州市龙圩区大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现代社会食品健康问题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生猪屠宰检疫工作逐渐走向正规化。但部分基层地区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如生活生产方式、工作条件等,造成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中存在一些难点问题。文章中以基层生猪屠宰检疫为出发点,分析难点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基层生猪屠宰检疫现状
生猪由活猪变为猪肉产品环节众多,其中最后一道重要检疫程序就是生猪屠宰检疫,这也是保证猪肉及其产品质量的主要环节。生猪屠宰检疫分成两个阶段:宰前检疫及宰后检疫,前者主要检查生猪健康状况,后者利用简易设备检疫检验猪肉中是否存在寄生虫、病害等。就基层生猪屠宰检疫现状分析,存在定点屠宰场规范化程度偏低、屠宰网络不全等问题,具备资格的畜牧兽医人员完成生猪屠宰检疫工作,并督促对检疫不合格病害精心无害化处理。开展屠宰检疫工作可以保证猪肉及产品质量,但实际中存在问题给检疫工作造成困难。
二、生猪屠宰检疫问题分析
1.检疫工作力量不足。在众多的检疫工作中,兽医作为一个特殊行业,一直受到传统老观念的影响,得不到社会的足够关心和重视,导致从事兽医工作的人员越来越少。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在当前屠宰场检疫工作中,最复杂的问题就是当前检疫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同时屠宰场缺乏相应的检疫设备,再加上检疫人员的工作观念落后,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检疫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2.存在私屠乱宰情况。由于市场生猪肉的需求量在不断扩大,很多群众为了自己利益的增加就对生猪进行随意屠宰,有的农村屠户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在生猪检疫事件中故意逃避,将这些未经检疫的生猪肉带到市场上进行贩卖。而这些未经检疫的猪肉不仅对生猪市场造成影响,还对猪肉规范经营户带来冲击,如果这些生猪患有某些传染性疾病,还有可能影响消费者的生命安全。
3.屠宰检疫工作不全。分析当前屠宰场检疫工作可以明确,大部分屠宰检疫依旧停留在传统方式上,主要为眼观、手摸及刀切等,以自身经验为出发点判断猪肉品质及好坏。这种简单方法一定程度存在科学性与严谨性不足,加上畜牧养殖产业不够规范及产品流动性加快,这就使得很多潜在病原体与微生物通过各类形式传播,传统检疫手段很难检测出这些情况。
三、生猪屠宰检疫问题的解决
1.创新技术方法。首先,定期对检疫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实际指导,确保检疫人员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其次,政府要加强对检疫事业的宣传和引导,在提高兽医工作者待遇的同时,也要提高对检疫工作者的待遇,鼓励检疫人员加强对屠宰检疫工作的重视度和责任心,加强社会对于兽医检疫行业的认知度,从根本上出发,保障市场生猪肉食品的安全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2.加大监管力度。保障生猪肉食品安全的主要途径,就是加大监管生猪屠宰检疫工作的力度。一方面需要各职责部门配合、互助,形成工作上的合力,保证流通到市场上生猪肉及相关产品不存在质量问题。同时对私屠乱宰现象严厉打击,依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相关管理条例,强化对生猪及其产品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宣传教育,不买存在安全隐患的生猪肉,不买没有经过专门检疫的生猪肉,不买没有检疫合格证的生猪肉,只有这样才能让带有健康性问题的生猪肉没有市场可寻,彻底消除随意屠杀买卖的违法现象。
3.优化创新方法。对屠宰检疫方式进行创新,对相应的检疫设备进行完善,在检疫过程中引入新方法、新技术,做到不漏检、错检,从源头上把好检疫关卡。同时,做好肉制品来源体系的检查工作,从肉制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等多个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防止在加工过程中出现死猪、病猪、销售时出现注水肉、瘦肉精肉等不符合规定的产品出现,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4.构建生猪追溯制度。(1)绘制详细区域生猪屠宰图,表明各个生猪屠宰点的地理位置;(2)生猪屠宰过程全面落实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流程,并做好具体记录,并记录饲养、疾病等记录,保留原始记录至少两年;(3)生猪质量监督员全面监督各个生产环节,及时纠正不符合质量管理的生产行为并查明原因,直接追求相关责任人的责任;(4)生猪出售前必须使用锁扣式无公害标识,方便追溯质量责任;(5)配合相关部门监督检查,每批生猪出售前都要经过检测检疫,不合格产品不得出售,保证猪肉产品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生猪屠宰检疫工作直接关系到民众饮食安全,也对和谐社会构建产生影响,因此不断强化屠宰检疫监督工作,优化与完善队伍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确保群众吃上放心猪肉,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希望通过本文论述,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借鉴。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