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鲁菌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

2017-04-05

兽医导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传染给布鲁菌绵羊

布鲁菌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

莲花/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农牧业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多种动物和人共患的传染病。在多种动物中,以牛、羊、猪的布鲁菌病的病例较常见,而且可将该病传染给人和其他动物。以生殖器官和胎膜出现炎症,引起妊娠动物流产、不育和其他组织出现局部炎症病灶。该病呈世界性分布,近年来,随着全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为布鲁菌病在动物间的相互传染提供了机会,传染给人的情况也时有出现。尽管我国针对该病制定了较规范的检疫、诊断和防制措施,其防控效果未达到满意效果,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因此,充分认识布鲁菌病的流行特点,提高对该病的检疫、防控意识,对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保护人的健康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针对布鲁菌病的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进行阐述,供广大畜牧业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一、流行特点

1.传染源。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动物、病菌携带者(包括野生动物)。被感染的妊娠母畜是该病最危险的传染源,该菌引发流产或分娩时,大量的布鲁菌随着胎儿、胎水和胎衣排出。另外,发生流产动物的阴道分泌物以及乳汁中也会含有布鲁菌病。公畜感染布鲁菌发生睾丸炎的精囊中也会有该病原菌的存在,被感染的公猪表现尤为明显。发病的牛群中,犊牛在极少见的情况下,在一段时间内,其粪便中存在该菌。另外,该菌也有时在尿液中检出。

2.传播途径。消化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动物通过食入该菌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感染。经过皮肤侵入感染动物也对该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有实验证明,该病菌通过没有创伤的皮肤使感染的牛发病,如果皮肤有外伤存在,该病原菌更容易侵入体内。其他传播途径还有呼吸道、皮肤、黏膜等,如眼结膜、交配。吸血昆虫也可传播该病,布鲁菌在蜱体内可存在较长时间,叮咬动物传播该病原菌。

3.易感动物。在自然情况下,羊、牛、猪、水牛、野牛等多种动物和人都易感此病,如流产布鲁菌的主要宿主是牛,羊、猴和豚鼠次之,猪、马、犬、人等也可感染;马耳他布鲁菌的主要宿主是山羊和绵羊,并可有带菌羊只传染给牛,牛传染给牛,其他动物和人对该种菌的易感性与流产布鲁菌相同;猪布鲁菌的主要宿主是猪;绵羊布鲁菌感染绵羊引起附睾炎,还可妊娠绵羊胎盘坏死,对没有妊娠的绵羊常呈一过性特点;犬布鲁菌的主要宿主是犬,牛、羊、猪对该种菌易感性较低,犬还可感染马耳他、流产及猪布鲁菌;沙林鼠布鲁菌的主要宿主是小鼠,豚鼠也可感染。

4.发病特点。布鲁菌的发病率与地区、季节有关。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春末、夏初发病较多。城市发病较少,发病较高的是牧区,其次是农区,牧区发病传播速度比农区、城市快。

人的发病率较高的人群与职业有关。畜牧业相关工作人员因其易接触患病、带菌动物,其发病率高于其他人群。另外,该病存在的区域较广泛,危害较大,人和动物都有被感染的可能性。

二、防控措施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在本病的阴性群中,避免本病发生的最好的方法是自繁自养。当必须引进动物时,要严格执行检疫计划,养殖场应逐渐建立无病动物群。加强动物产品卫生检疫制度,避免带有病菌动物或其产品进入市场,杜绝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杜绝经食品将该病传染给人的现象。

2.控制传播途径。根据该病的传播途径,动物饲养场严格执行消毒计划,尤其是动物群中出现流产率较高的情况下。对流产的动物要立即隔离,环境、垫料、用具、工具等进行紧急消毒,另外,对流产的胎儿、胎衣、患病动物的分泌物等进行消毒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3.清除传染源。通过检疫确定的阳性动物或经诊断确定的患病动物应立即进行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可疑患病或带菌动物应立即进行隔离,迅速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确定后及时作出科学处理。

4.加强饲养管理。为了提高易感动物群的非特异性抗病力,应执行规范饲养管理标准,降低感染布鲁菌病的机率。如科学建造畜舍、优化饲养环境、加强卫生消毒、加强疫病防控、科学饲喂等。

(略)

猜你喜欢

传染给布鲁菌绵羊
太阳感冒了
数绵羊
数绵羊
奔跑的绵羊
广西羊种布鲁菌病菌株种型鉴定及评价
遛狗
巧计得绵羊
布鲁菌缺失疫苗株M5-ΔznuA和M5-Δbp26-ΔznuA的构建及毒力和免疫原性的评估
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乘积季节模型在我国布鲁菌病短期月发病人数预测中的应用
遛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