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生仔猪腹泻原因及防治方法

2017-04-05江苏省邳州市陈楼兽医站2213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7年9期
关键词:初生仔邳州市头份

陈 虎 (江苏省邳州市陈楼兽医站 221300)

何建军 (江苏省邳州市兽医站)

初生仔猪腹泻原因及防治方法

陈 虎 (江苏省邳州市陈楼兽医站 221300)

何建军 (江苏省邳州市兽医站)

2016年至今邳州市多数养殖场(户)出现初生仔猪腹泻现象,且死亡量异常多达30%以上,有的甚至正窝死亡。笔者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做如下小结。

1 发病原因

1.1 仔猪因素

1.1.1 缺乏先天性免疫能力 仔猪刚出生时,自身不能产生抗体,仅仅依靠母体的初乳获得少量抗体,因此缺乏先天免疫能力。

1.1.2 消化功能不够健全 初生仔猪胃体积较小,且胃液中缺乏胃酸及胃蛋白酶等主要成分,因此对吸允的乳汁和食物消化能力较差,导致消化不良而引起腹泻。

1.1.3 适应性较差 仔猪胚胎发育是在母猪体内进行的,但出生后,生存环境突然发生急剧变化,仔猪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很差,极易引起应急反应而发病。

1.2 母猪因素

1.2.1 营养失衡 母猪在分娩前后的营养水平直接影响着仔猪的健康水平,妊娠期特别是妊娠后期如果母猪营养缺乏,容易导致母猪体弱消瘦而且在产后乳汁稀薄,初乳营养不全,使初生仔猪的抵抗能力较差而发病;如果营养过剩,分娩后乳汁浓稠,初生仔猪难于消化导致腹泻。

1.2.2 免疫不当 能够导致仔猪腹泻的传染病很多,主要有猪瘟、仔猪副伤寒、仔猪大肠杆菌病(仔猪黄痢、仔猪白痢)、魏氏梭菌病(仔猪红痢)、猪传染性胃肠炎等。而初生仔猪对传染病的免疫能力主要依靠母体在妊娠期间的血液循环和分娩后的乳汁供给,因此,母猪在妊娠期间如果能够科学规范的做好有关影响仔猪的传染病进行正确免疫,则仔猪就具有机体的血液抗体水平较高,免疫能力相应较高;相反,若对妊娠母猪的免疫接种不够严密,势必导致仔猪发生相应的传染病。

1.3 环境因素

1.3.1 温度 初生仔猪对环境温度要求较严格,如果猪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引起仔猪的应激反应,特别是寒冷季节温度过低时,会因仔猪的应急反应更加严重而发病,多表现以腹泻为主的症候群(2016年春节前后气温较低)。

1.3.2 湿度 初生仔猪除对温度敏感性较高外,对湿度也有一定的要求,猪喜干燥,湿度要适宜,特别是圈舍温度过高时,湿度应适当降低,否则可导致仔猪发病。

1.3.3 卫生 初生仔猪生存环境卫生条件的好坏对仔猪的健康状况影响很大,影响仔猪的卫生因素主要有:接产用具、产床、圈舍、母猪体表(特别是母猪乳头)、饲喂及饮水设施、空气质量等等,如果卫生较差,消毒不严,极易引起仔猪腹泻。

1.4 饲养管理因素

1.4.1 饲料品质不良 仔猪消化功能较低、对饲料的消化利用能力较差,尤其出生不久,以吸允母乳为主,随着日龄的增大逐渐过度到饲喂饲料,因此对饲料的品质要求较为严格。影响饲料的品质的主要因素有:颗粒大小不当、霉败变质、具有刺激性或者腐蚀性等。

1.4.2 饲喂不够科学 哺乳仔猪一般是自由吸允乳汁,必要时采取人工辅助的方法,由哺乳到饲喂饲料需要细心引导和逐渐过渡,如果过渡突然,且不能定时定量,势必导致消化器官本来就很不健全的仔猪进一步出现消化紊乱而出现腹泻。

1.5 疾病因素

初生仔猪除由于环境因素和饲养管理不当引起腹泻外,很多传染病的发生都具有更为严重的腹泻症状,如:猪瘟、仔猪副伤寒、仔猪大肠杆菌病、传染性胃肠炎、仔猪魏氏梭菌病等等。

2 疾病症状

初生仔猪的腹泻无论由何种原因引起,其共同的症状都是拉稀。即腹泻贯穿于该类疾病的始终,随着病程的延长和病情的加剧,仔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脱水,呈现渐进性消瘦,若不及时治疗则因虚脱而死亡。

2.1 普通病腹泻

粪便呈糊状或者水样,颜色呈白色、灰色或者黑褐色,夹杂未完全消化的饲料残渣,严重时混有血液或浓汁及脱落的肠黏膜组织碎片。

2.2 传染病腹泻

2.2.1 仔猪副伤寒 该病主要发生于哺乳仔猪和断奶后的仔猪,多与猪瘟混合感染,持续性腹泻是该病的主要特征。

2.2.2 仔猪大肠杆菌病 该病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仔猪黄痢主要发生于1~7日龄的初生仔猪,粪便呈黄色或黄褐色的水样;冻猪白痢多侵害10~30日龄仔猪,粪便为白色或灰白色。

2.2.3 猪传染性胃肠炎 该病无论猪只大小都易感,表现剧裂腹泻伴有呕吐,大猪多表现良性经过,而仔猪症状严重且死亡率梦高。

3 预防措施

3.1 科学免疫

由于环境因素或者,养管理不当引起的普通病腹泻经入排除病因,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加之及时正确治疗一般都可治愈,而由传染病引起的腹泻多表现症状严重而且治疗无效,因此,为了有效减少或杜绝传染病的发生就必须采取科学、规范、严格的免疫程序进行接种。

3.1.1 母猪免疫 (1)猪瘟:对经产母猪每次在哺乳仔猪断奶后1~3d猪瘟细胞活疫苗2~4头份用生理盐水或者0.2%亚硒酸钠2ml,稀释后肌注。(2)仔猪大肠杆菌病:方法一是母猪分娩前21d和14d应用猪大肠杆菌K88、K99、9878、F41四联苗2ml或大肠杆菌K88、K99工程苗1头份,用生理盐水2ml稀释后各注射1次。方法二是于母猪产前氧氟沙星0.5mg/kg肌肉注射,2次/d,连用2d。(3)仔猪副伤寒:用仔猪副伤寒菌苗5头份于分娩前10~15d接种。

3.1.2 仔猪免疫 用猪瘟细胞苗2头份或者猪瘟脾淋苗1头份于21日龄注射;为了有效预防母体抗原的干扰现象对仔猪的影响,必须在50~65d时二免猪瘟普通细胞苗5头份或猪瘟脾淋苗1头份重复免疫1次。

3.2 正确饲养

3.2.1 母猪饲养 由于胚胎发育的特点是前期形成器官,中期形成骨骼和肌肉,后期增加体重,因此按照胎儿在母猪妊娠期间的生长发育 规律把母猪妊娠期分为前期(前20~30d)、中期(50~60d)和妊娠后期(后20~30d),一般采用高一低一高的饲养方式。在具体饲养过程中要根据母猪的膘情酌情调整,一般要求母猪保持7~8成膘为宜,而且一定要保证饲料品质。

3.2.2 仔猪饲养 (1)吃足初乳:初乳除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外,其中 的免疫球蛋白能够提高仔猪的抗病能力,因此仔猪刚出生后的1~3d采用人工辅助方法保证每头仔猪吃足初乳。(2)抓好开食仔猪,仔猪5~7日龄开食初饲,20日龄左右开始补饲,应按照仔猪的日龄阶段,用专用的乳猪颗粒饲料,由少到炙的逐渐过渡,使仔猪有充分的适应性。

3.3 加强管理

3.3.1 母猪管理 母猪在分娩后,要保证产床干净卫生,母猪体表特别是乳房清洁无污染,以免仔猪吃乳带菌发病。

3.3.2 仔猪管理 为有效降低仔猪的应激性,要特别重视产房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一般情况下,产房温度要求是:1~3日龄为28~34℃,5~7日龄为25~32℃,10~20日龄为22~28℃,20~30日龄为18~20℃;对湿度的要求是:初生仔猪的圈舍温度在20~25℃时,其相对湿度应在65%~80%为宜,最高不能超过85%。

3.3.3 卫生与消毒 产房的卫生状况对仔猪腹泻的影响很大,产床、产房应及时清理粪便和污染物,定期消毒,为避免微生物对消毒剂的抗药性,最少应备有3种以上消毒剂,交叉应用。

3.4 及时治疗

3.4.1 抗菌消炎 对于普通病引起的腹泻,在排除病因的基础上,采取肠道抗菌消炎的方法:环丙沙星肌内注射,0.1~0.15ml/kg体重,2次/d,连用3~5d即可治愈。口服:仔猪腹泻时,0.2ml/kg体重口服效果极佳。庆大霉素、黄连素、等传统抗菌消炎药物注射或者口服。

3.4.2 补充体液 腹泻极易导致仔猪脱水造成虚脱,因此在抗菌消炎的基础上及时补充体液、调节电解质平衡极其重要,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钾、维生素C等静脉注射,对该病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以上方法对于普通病引起的腹泻疗效迅速、确切,但对于传染病引起的腹泻,只能缓解症状,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必须按照传染病的相应处置方案进行处理。

S858.28

B

1007-1733(2017)09-0021-02

2017–04–06)

猜你喜欢

初生仔邳州市头份
邳州市实施“六个强化” 筑牢城市安全之基
邳州市 深化改革 推进应急管理基层建设
秋季要注射疫苗防猪患乙脑
江苏邳州市新河镇新集小学
小学语文低年级段写话教学有效性探讨
规模化猪场初生仔猪的断牙管理
初生仔猪低血糖病
初生仔猪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分析及综合防治
初生仔猪的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