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鸭养殖的几项关键技术措施

2017-04-05曹运东山东省安丘市畜牧局2621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7年9期
关键词:雏鸭鸭群传染病

曹运东 (山东省安丘市畜牧局 262100)

畜牧生产

肉鸭养殖的几项关键技术措施

曹运东 (山东省安丘市畜牧局 262100)

中图分类号:S83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7)09-0011-02

1 防治好雏鸭四类传染病

养殖过程中,雏鸭的传染病对养殖成效影响巨大,须防治好以下几种疾病:

1.1 鸭霍乱 (1)春季多发,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表现特征:发病急和死亡快。病原为禽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在临床上以排绿色稀粪。从剖检情况看,肝脏上布满灰黄色点状的坏死灶,浆膜和黏膜上有小出血点。(2)防治方法:一是搞好养殖场地的卫生,注意消毒工作;二是加强鸭群的饲养管理;三是在添加必要的保健药物,保持雏鸭良好的健康状态。

1.2 鸭大肠杆菌病 (1)大肠杆菌侵害鸭苗后,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时间为雏鸭2~6周龄,发病特征是病程急,死亡快。(2)防治措施:控制饲养密度,改善卫生条件,保持舍内通风,加强饲养管理。

1.3 病毒性肝炎 (1)一种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以春季发病较多。临床表现是发病较急、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病鸭呈角弓反张反应,并发生肝炎性病理变化。(2)在养殖过程中应该严格防疫,确保雏鸭生长在卫生清洁的环境中,并做好消毒。

1.4 传染性浆膜炎 (1)也叫鸭疫巴氏杆菌病,急性或者慢性败血性传染病,感染途径主要为皮肤上的破口或者呼吸道。发病原因,通常是鸭舍空气流动性差,鸭苗密度大,卫生条件差,地面潮湿,加上饲养管理等原因不良造成的。(2)防治措施:针对相关致病原因,采取相应办法,如搞好舍内卫生,加强饲养管理,在饲料中添加一些保健药物等。

2 防治肉鸭脚底溃烂

2.1 发病原因 (1)物理性创伤导致:鸭舍地面粗糙,养殖人员驱赶过急,驱赶的次数较频繁,鸭只活动量过大等原因造成腿部物理性受损。(2)生长过快:从入苗开始,鸭群一直采食高营养性、高能量性饲料,采集量大且不受控制,由此导致鸭的过快生长,超过应有的标准体重,对腿部造成了过大的负担。(3)受到病原细菌的感染:少数鸭踝关节发炎肿大,被细菌侵袭感染,部分肉鸭脚底部角质层受伤后未得到及时处理,而造成发炎、肿大、化脓、溃烂。

2.2 防治方法 (1)控制鸭群的总进食量,按日龄标准配给相应营养水平的饲料,减小体重增速。(2)将病鸭妥善饲养,消炎包扎,单笼饲养,用双氧水清洗溃烂面,脚底溃烂的鸭子集中起来饲养于草地上,并然后涂擦碘酒治疗。(3)改善鸭舍,减少鸭群活动量,去除活动场地上的尖锐石子,驱赶鸭子进出鸭舍时应动作和缓,不要急出急入。

3 防治肉毒梭菌毒素中毒

3.1 临床表现和剖检变化 病鸭走路不稳,食欲减退,跛行并双翅或单翅下垂,排绿色稀便。重症者闭目昏睡,不食不饮,精神沉郁,对外界刺激反应不敏感,双翅无力垂于地面,羽毛易脱落,全身肌肉震颤,头、颈、腿呈典型的麻痹状态,最后衰竭而死。解剖后,病鸭肠道有充血、出血和卡他性肠炎,胃内、嗉囊内有难闻的酸臭味,肺和血液呈樱桃红色。据此,可初步判断为肉毒梭菌毒素中毒。

3.2 确诊检测 本病的确诊须要借助实验室手段。取病死鸭胃内容物,用0.2%明胶缓冲液进行2倍稀释后研磨,在25℃的水浴中作用1h,过滤,离心50min,取上清液加入适量的抗生素后分成2份,一份不经任何处理做为被检材料,另一份经10030min℃处理做对照材料。试验对象为4只小鼠,于其中2只的腹腔内注射被检材料0.5ml/只,小鼠从注后2h开始出现被毛竖立,四肢麻痹,全身瘫痪,于8h内死亡。于另外2只小鼠腹腔内注射对照材料0.5ml/只,观察72h无异常反应。

3.3 防治方法 本病主要是鸭群采食了受肉毒梭菌污染过的饲料或者饲料原料引起的,因此,在养殖饲喂过程中,要保证饲料的新鲜程度,不要用腐败的饲料饲喂。

4 鸭群用药的基本原则

4.1 不正确的用药方法 肉鸭养殖户在日常生产过程中,要努力避免几种不正确的兽药投喂方法,如拌药饲料过多,饮水服药时水量过大,使鸭的摄食量受到影响或饲料发酵;药物在水中沉淀或沉积于料桶底部,不能被完全服用,局部含药量过高,引起鸭急性药物中毒;用药时间不够,难以巩固疗效且易使禽体产生抗药性等。

4.2 基本原则 (1)稍稍控食,确保拌药饲料在2~3h被吃完,以后再补喂无药饲料。(2)如果选择饮水投服,以能使药物全部溶解的水量为准,见效后需续用2~3次。(3)喂药时先取平时每顿饲喂量的50%~60%,放入规定的药粉,搅和两次后加入清水,水量以颗粒料表面毛糙有黏性或粉料略湿、手握指缝不渗水为宜,充分混合。

5 配制好养殖饲料,注意饲料添加物

饲料占养鸭生产总成本的60%~80%,必须充分了解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和它们在各种饲料中的准确含量,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配制出能满足鸭不同阶段营养需要的最佳日粮。

5.1 注意添加维生素 日粮中维生素D供给不足或鸭接受日光照射不足可能造成维生素D缺乏症,表现为鸭羽毛蓬乱,光泽暗淡,发育不良,鸭只弱小易病。防治方法是在鸭饲料中额外添加鱼肝油或维生素A、D3、E等。如果肉鸭大量采食新鲜的鱼虾和小螺等软体动物,会由于鱼虾等动物体内含有硫胺酶等物质,能破坏维生素B1,造成肉鸭体内维生素B1的缺乏。

5.2 注重饲料防霉变 霉变饲料易引起鸭中毒、拉痢等,在饲料与地面之间置放防潮板,以防饲料板结、霉变。饲料库要注意防虫防鼠,通风、避光,保持干燥,避免饲料中的脂肪氧化,维生素A、维生素E遭到破坏。

5.3 饲料投喂过程中的注重事项 麸皮是高磷低钙饲料,含磷量是含钙量的4倍,在治疗因钙磷失调而患的软骨病或佝偻病时应停喂麸皮。生地、熟地、何首乌、补骨脂、半夏等中草药切忌与血粉同用,以免产生副作用。发生以下情况时应限喂或停喂食盐:服用链霉素时,因为食盐会降低链霉素的疗效;在治疗肾炎期间,因为食盐中的钠离子可引起畜禽水肿,使其肾炎加重。

2017–05–09)

猜你喜欢

雏鸭鸭群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雏鸭的饮水与开食
雏鸭死亡率高的原因及提高成活率的措施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鸭感染鸭瘟病毒的症状与防治
咋用信号调教鸭群
浅谈雏鸭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要点
冬季“噪鸭”可以提高产蛋率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