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银行推进“普惠金融”的实证研究
——以肇庆市农商银行为样本
2017-04-05伦肇亮
伦肇亮
(广东工商职业学院 经济管理系,广东 肇庆 526040)
社区银行推进“普惠金融”的实证研究
——以肇庆市农商银行为样本
伦肇亮
(广东工商职业学院 经济管理系,广东 肇庆 526040)
社区银行10年前被确定为实施普惠金融的最佳载体。经过10年实践,社区银行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产业优势上却出现了乡土地缘、成本规模、信息资源、组合营销等方面的瓶颈。面对优势瓶颈,许多社区银行纷纷开展提供延时服务、开发智能服务、开设特惠需求、跨界整合等业务。肇庆市农商银行是肇庆地区内最大的普惠金融机构,其推行一卡通延伸模式、村财通接通模式、政银企合作模式,配对企业链、助力“微普惠金融”,接通供需链、发力“大普惠金融”,打造创意链、迈进“泛普惠金融” 的创新模式,成效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产业配对,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社区银行;普惠金融;肇庆市农商银行
国内社区银行的概念在90 年代末期被引入,真正的关注和研究是从2002年正式开始。经过10多年的实践,社区银行在经营模式和网点规模上有了一定的突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社区银行普遍是指设立在社区内的金融物理网点,相比传统的银行只是其从业人员数量和业务范围相对“袖珍”,与设立社区银行的初衷尚存较大差距,发展程度仍处于起步阶段。
2015年末,国内社区银行数量已接近一万家。如此庞大的资源与规模,如何找出一个关键的节点,全面履行国家提出的“普惠金融”政策,通过“集聚效应”打造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普惠产业链”,搭建金融信息产业体系协助中小微企业实现产业配对,同时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其重要的突破口。
一、国内社区银行现行模式研究
现行国内的社区银行主要存在三种模式(如表1):一是传统的商业银行组织建立的、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社区分支机构模式;二是以农村信用社或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主要发起人组建的村镇银行模式;三是智能型金融便利店模式。
表1 国内社区银行的主要模式
数据来源:[1].
(一)大中型银行社区分支机构形式
2009 年12 月,黑龙江政府牵头整合了齐齐哈尔市商业银行、七台河城市信用社、牡丹江市商业银行和大庆市商业银行,改造为龙江银行。经过两年时间的运营,龙江银行的资产规模较成立之初有近 3倍的增长,达到 1450 亿元。
目前,龙江银行的社区银行网点达156个,占整个龙江银行机构的60%以上,其设立模式主要有:专业市场型、社区合作型、人工智能型及中心区域型等等,其中专业市场类型主要集中在居民聚集的生活区,社区合作类型主要与较成熟的社区进行合作,人工智能型主要分布在金融落后的地区,在中心城区主要是区域中心的网点。龙江银行为了满足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专门成立了 10 万元以下的贷款中心,并结合当地的现实经济情况,不断推出新产品,比如个人车贷、旅游贷款、消费信贷等零售产品,体现了社区银行弥补传统金融无法做的优势。
(二)农村社区型村镇银行
村镇银行是为满足农村等偏远山区的经济发展需要,由农村信用社或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起成立的金融机构,设置在乡镇一级,是社区银行在农村的具体实践模式。村镇银行主要为“三农”提供贷款,贷款主要建立在双方互信的基础上,银行为村民提供无担保抵押贷款,村民到期自觉还款。农村民风淳朴,还款率可以达到九成以上,信贷风险低于城市商业银行。
2015 年,在我国已经组建的村镇银行中,93.4%的机构(1152 家)已正式开业,81 家正在筹建,2014 年一年总量增加了 15%(162家)。从其分布来看,中西部地区占比高达 61%,其中河北、山东、辽宁、山西等10 省村镇银行数量最多。从资产规模上看,截至 2014 年末,村镇银行实收资本接近900 亿元,资产总额近 8000 亿元,较 2014 年初有较大增长。
(三)智慧型金融便利店模式
民生银行是国内首批试点开展社区银行的金融机构,截止至2015年末,全国开业的民生银行金融便利店网点总数超过 3500 家。
在金融便利店中,民生银行充分利用现在的科技力量,大量地安装自助设备。正常商业时间采用自助设备与人工结合的服务模式,功能涵盖了自助银行、个人理财和个贷服务等。其余时间则由自助设备不间断地为顾客提供服务,实现全天为居民服务的功能,充分满足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金融需求,自助设备从简单的存取款功能增加到个人理财、贷款等功能,让客户可以自己及时完成交易。社区银行的建立,使民生银行的金融市场占有率、覆盖率有了显著的提升。
二、社区银行的“优势瓶颈”分析
国内对社区银行非常关注,甚至政策上给予了相应的倾斜,使社区银行建立的初始阶段拥有:乡土地缘、成本规模、信息资源、组合营销等四大优势。但随着社区银行网点的大规模扩容,各大金融机构没有充分的考虑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从根本意义上没有真正开展社区银行,难以按照社区需求来提供“定制式”的、具有个性的金融服务,不能体现社区银行真正的发展,往日的优势逐渐形成了瓶颈。
(一)乡土地缘瓶颈
社区银行被誉为“草根金融”,乡土地缘是优势所在,其一是指社区银行在地理上接近社区居民,可以便利地提供金融服务,节省居民的出行成本;二是指社区银行致力于将资金应用于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围绕当地的项目进行,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随着农村网络的覆盖、移动终端的普及、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居民的金融需求通过“互联网+”计划已经基本能够满足,社区银行的乡土地缘优势渐行渐远。
(二)成本规模瓶颈
2013年初,综合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农商银行的调查和测算,一个中等规模的社区支行前期投入的金额分别是:100-130万、200万左右、约187万,每年浮动成本为55万左右,相对比于设立一个约300平方米的传统物理网点需投入的成本约为652万元,社区银行的成本无疑是占优的。截止 2014年 11 月底,在获得社区支行牌照且投入运营的银行中排名前五的是民生、光大、兴业、浦发、平安,民生为 406 家、光大为 286 家、兴业为 232 家、浦发为 118家、平安为 71 家。社区银行网点的大幅增加,使各个金融机构的竞争“白热化”,平安银行认为:在2015年度,一个100平方米社区银行的年运营成本将达100-130万,网点人口数至少在2万人以上,才有希望于24-28个月内覆盖所有成本进而盈利。如若纳入单家社区银行需要承担的营销手段、延时经营和错时经营产生的额外成本,实现收支平衡的周期将更长。
(三)信息资源瓶颈
社区银行长期在固定的地域范围内开展业务,与当地居民、企事业单位形成了较为密切的相互联系,容易及时掌握信息的动态变化,甚至达到了“准信息对称”的状态。该状态使交易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前期搜寻、中期谈判、后期监督等环节中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进而在设立的初期形成了相对较强的信息资源优势。然而随着“大数据”平台的纵深发展,各个环节的“信息孤岛”不断被打通,客户的“硬信息”不断被收集,社区银行又面临人员不足、流动性大、“碎片信息”无法综合等多种因素困扰,信息资源优势瓶颈现象凸显。
(四)组合营销瓶颈
组合营销优势是基于上述信息资源优势而提出的。业内普遍认为,社区银行通过掌握大量的社区客户信息资源,进而采取“交叉营销”的方式,深层次挖掘同一客户的多种需求,为其度身定做金融产品和中间业务产品,达到增长业务量和收入的目的。但由于社区居民金融观念与理财风格各异,无法产生“集约式”的规模经济效应,“下沉式”服务和“精细化”营销时间成本过重,导致社区银行的发展模式局限于走进社区,在财富管理、理财产品、信贷和个人信贷等方面都缺乏突破,产品和服务也呈现出同质化的倾向,组合营销优势荡然无存。
三、肇庆市农商银行的样本研究
面对上述的优势瓶颈,许多金融机构的社区银行纷纷求变,通过提供延时服务、开发智能服务、开设特惠需求等创新模式,跨界整合业务,希望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肇庆农商银行是肇庆地区内最大的普惠金融机构,其推行的“普惠金融”创新模式,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产业配对,接近于“准普惠产业链”的概念,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一)高要农商银行的“一卡通”延伸模式
肇庆高要农商银行吸收了智慧城市的理念,在科技金融板块率先推出“一卡通”业务,该模式延伸覆盖教育、税收、医疗三大领域,分别是:“惠教育”、“惠纳税”、“惠健康”。
以“惠教育”业务为例,高要农商行是肇庆地区首家推出“校园一卡通”业务的农合机构。该项目以高要农商行金融IC卡为应用载体,联合广东理工学院推出“英才卡”。“英才卡”不仅具有存取款、结算转账、刷卡消费等银行卡金融服务功能,同时还具备学校、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等功能。
“惠纳税”是指利用金融IC卡的多应用特性,把高要农商行金融业务功能以及地税电子化系统整合到一体的便民服务卡,兼具纳税办理和银行卡金融功能。持有该卡的客户可以通过税务大厅的“智能移动办税终端”、高要农商行各网点以及网上银行等多渠道办理税收缴纳等相关业务,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纳税人进行税务信息查询、申报和缴纳。
“惠健康”是指利用新一代社保卡的两用性,兼容地方各大医院、药房等医疗机构,持卡客户可以应用:电子挂号、电子病历、电子药方、电子药房、信息共享等现代医疗信息功能。
(二)四会农商银行的“村财通”接通模式
肇庆四会农商银行以践行普惠金融打通农村金融“最后一公里”为己任,与四会市纪委、农业局、金融局、人行等联合推出“村财通”业务,构建了一个集合“民生金融”、“普惠金融”和“廉政金融”三大金融概念为一体的多功能金融交易管理平台。该平台借助广东省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的粤信通间联POS机技术平台,通过在村(居)委安装布放POS终端和电脑设备,整合助农取款、缴款、转账、贷款、资金管理和公共事业缴费等业务功能。经测试,通过“村财通”办理一笔业务,整个流程不到三分钟,快捷安全。
2014年,“村财通”在四会率先全面启动,半年时间遍布全市126个村委,是广东省首个100%金融服务全覆盖村级的县(市、区)。2015年9月和11月,“村财通”银行卡和“村财通”智能手环强势推出,开创了移动金融运用于公交领域的先例。在“2014年农信银杯第五届中国农村金融品牌价值榜”评选活动中,“村财通”业务荣获“2014全国农村金融十大品牌创新产品”奖项。
(三)端州农商银行的“政银企”合作模式
2015年12月22日,肇庆市人民政府与省农信社、银联广东分公司签订了“互联网+”普惠金融合作备忘录,旨在市政府的引导下进行“政银企”合作,根据农村综合服务社(中心)建设涉农金融服务和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特点,探索制定相关金融支持政策和管理办法。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推进肇庆“供销菜篮子服务快线”电商平台与拥有1000多万会员的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鲜特汇”平台对接,并有序扩大覆盖范围,加快实现从城区向县(市、区)镇乡延伸,逐步向省内外开展农合机构和供销社系统扩面合作,努力打造成为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农副产品电商配送服务平台。
端州农商银行通过利用供销社点多面广、服务“三农”的特点,探索由供销社评估推荐有贷款需求,资信良好的涉农企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农户信息,为农合机构免抵押办理支农贷款提供参考资信。通过银联和农合机构的金融服务支持,构建集农产品购销、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日用百货销售、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以及金融服务和其他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农村综合服务社(中心),为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
2015年底,承载着“互联网+普惠金融”功能的“菜篮子”联名卡正式上线,端州农商银行44个传统网点及社区金融服务点,为“菜篮子”项目储物柜提供新选址,同时提供“菜篮子”提供会员卡办理、充值服务以及特殊人群送菜上门服务。
四、社区银行实现“普惠金融”的对策建议
社区银行作为“普惠金融”的最佳实施载体,承担着打通金融产业“最后一公里”的重任。在“互联网+金融”和银行业“混业经营”的时代背景下,“普惠金融”的基本理念已经从为所有人特别是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升华到利用社区银行的节点特性,打造“普惠产业链”,通过多点融合将弱势群体并入其中,从根本上改变弱势群体的地位。
(一)配对企业链,助力“微普惠金融”
社区银行生于社区,服务社区,其首要任务是完成社区内的“微普惠金融”。基于区内的客户资源,社区银行应当重新定位,转“交叉营销”理念为“枢纽节点”理念,经营宗旨由:收集客户信息进行交叉营销推进银行业务,转变为:通过筛选客户信息,整合资源,利用集约化手段协助其进行内容营销,推进客户企业和社区银行自身的共同综合发展。
以肇庆端州农商银行为例,星湖管理局、东门广场周边大部分餐饮店、北岭山大部分农家乐均是其业务客户。按照传统的“交叉营销”模式,银行会要求客户在行内开立户口,进而派生拓展出诸如:二次存款、安装智能支付器具、水电费托收、代缴电话费、购买理财产品等中间业务。
转变为“枢纽节点”后,社区银行对上述三大客户企业进行“微配对”,利用星湖管理局下辖国家“5A”级七星岩风景旅游名胜区的优势,以广府饮食文化为契机,集约各餐饮客户的“碎片信息”,通过自身开发的客户综合管理平台进行综合打造,将原本处于弱势的小餐饮、农家乐,集聚进化成为七星岩大景区旅游产业配套的东门广场风味小吃、北门农家乐两大饮食文化产业群,继而链接到各媒体频道进行推广。每年重大节假日、小长假、短途省内游等旅游节日引发的旅游人流高峰,相应带动景区周边的饮食文化产业发展,旅游的辐射带动效应明显。“旅游产业+饮食产业”的配对成功,相应会衍生出诸如:导游、餐饮服务、绿道自行车租赁、停车保卫等岗位,对社区内居住的弱势群体而言,无疑是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区内中小微企业、居民得益于社区银行的扶持,具备了自身的“造血”功能,必然返哺社区银行各项业务的开展,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兼顾,使普惠金融的主体和客体进入共同成长的良性循环。
(二)接通供需链,发力“大普惠金融”
在上述产业“微配对”过程当中,必然会产生出优秀的基层产业群。“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将优选产业群推向更高的产业平台,普惠更多的基层群体,接通供需链是关键。
以肇庆封开县农信联社为例,其客户封开县白垢镇扶六村誉盛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下辖有110户农户,自有基地及合作基地1450亩,自有实体店2间,田间冷库和储存冷库各一间,达700平方米,配备冷气运输车2辆,每年的平均销售额为600万元左右。誉盛合作社一直希望能供应产品到肇庆城区进行销售,使年平均销售额提升至900万,以达到下辖农户每户每年增加3000元收入的目的,但经实际测算,运输成本大于销售利润,愿望成空。类似上述的农产品、农副产品、农特产品等远程销售,因物流环节成本过大而无法达到销售规模的情况数不胜数。
面对日益增长的基层需求,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打造了一个名为“鲜特汇”的O2O平台,线上免费接通广东所有优质农贸产品交易平台,线下依托广东农信近6000家社区网点整合服务。
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肇庆办事处经调研发现,肇庆市供销合作联社一直与镇村各类专业合作社、种养基地等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近年来更是致力于构建“互联网+农(副)产品”流通体系,研究田间到餐桌的O2O整体解决方案的开发与利用。2015年底,肇庆市供销合作社的“供销菜篮子”服务中心上线并正式与“鲜特汇”平台对接。该服务中心是一个基于电子商务的集供应链条、恒温仓储、电子标签追踪溯源、食品检测、安全监控、冷链运输、信息采集及处理发布、电子结算、终端保鲜为一体的农(副)产品“物联网”配送平台,市民通过手机、固话、互联网就能便捷地购买到安全、新鲜、平价的农(副)产品。
双方平台对接后,金融机构分别对肇庆市供销系统、2家涉农金融综合服务基地以及农户进行授信,总金额逾2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农户生产和供销社构建产销对接的农(副)产品配送服务中心。供销联社得到了政府的政策与肇庆端州农商行的资金支持,线下建设了配套的冷链运输仓储中心、检验中心,并且依托端州农商行在城区社区银行网点多的优势,在各住宅片区规模建设了社区电子菜箱;线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各住宅小区对接,市民互联网采购后的产品可在家门口的保鲜柜自行提货。
誉盛专业合作社成为了封开县第一个把农产品卖到肇庆城区的农合机构。2015年总销售额达900多万元,同比上年增加60%;带领农户收益增加5500多元,同比2014年增加27.5%。
未来,社区银行网点将不断增多,节点功能不断被完善,更多的供需链被接通,“大普惠金融”时代随之来临。
(三)打造创意链,迈进“泛普惠金融”
作为“普惠金融”实施的最佳载体,社区银行理应深层次地推动“政银企”的跨界合作,兼容“高校+协会”模式,“政银企校会”协同创新发展,打造创意产业链,实现产业通联,联合实施“泛普惠金融”。
以肇庆市高要农商银行为例,广东理工学院、高要区90%的小五金企业都是其客户,广东理工属于本科院校,常年在校生近2万人;小五金从业人员更是达7万多人。面对两个庞大的客户,高要农商银行的创意未达巅峰。
上文论述的“惠教育”业务,肇庆市高要农商银行仅仅是推出了“校园一卡通”服务,其他领域均未涉略,本位思维偏重。导入创意思维后,“惠教育”业务可以衍生出四大主线:一是在校内与财经类专业共建社区银行实训室,将社区银行的现金功能完全分离到ATM机上完成,其余非现金业务均由员工指导学生实操完成。此举可以缓解大部分学院内财经类专业顶岗实习的实际困难,同时还能提高教师、学生的金融实操水平,达到金融知识进校园的目的;二是聘请优秀的专家学者到社区银行的各大网点授课,普及并提高社区居民的金融理财意识;三是利用高校的科研力量,通过购买服务、合作调研等方式,获取更多准确而有价值的数据;四是通过利用学生顶岗实习的机会,鼓励学生考取技能证书,充实各大社区银行网点的调研人员、营销人员的数量,为社区银行未来发展储备人才。
对于小五金产业,高要农商银行对其支持了20年,支持力度不可谓不大,但却一直未能与协会牵手,利用银行的多点资源,进行异地资源整合,推进跨界融合。反观佛山市顺德区家居五金协会,其在政府的支持下,利用银行的异地资源,不断在各大展会当中与上下游产业企业一对一精准对接,打通全产业链关节与痛点,中山、山东家具产业与顺德家居五金产业的全方位融合便是明证。
由此可见,通过社区银行实施普惠金融政策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内容丰富,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社区银行实现普惠金融更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更多的研究者群策群力,共同实现“泛普惠金融”。
[1] 郝驰. 北京市社区银行发展适用性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2]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4年报[EB/OL].(2015-7-20)[2016-06-22].http://www.cbrc.gov.cn/chinese/home/docView/7E0CF3C51001425E919F739562C350BA.html.
[3] 王爱俭.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4] 刘星.打造优秀社区银行尊柜服务[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3.
[5] 广东“指尖上”的“放心菜篮子”走进百姓家庭[EB/OL].(2015-12-23)[2016-06-22].http://legal.people.com.cn/n1/2015/1223/c188502-27963037.html.
[6] 丁孝智.枢纽门户城市建设研究——肇庆市城市发展战略定位的思考与探索[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5.
[7] 何永清.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思考——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经验启示[J].农村金融研究,2015,(11):70-76.
[8] 顾青峰,丁辉,史沫.以精细化管理推动社区金融战略业务发展[J].银行家,2016,(1):46-49.
[9] 贾洪文,李伟.监管约束下的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实证分析——来自30家银行的经验证据[J].湖南财政经济学报,2014,(3):47-52.
[10] 王婷婷,张欢.信托行业转型升级策略研究——基于中国工商银行转型升级经验的分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6,(1):79-86.
[责任编辑:郭秀艳]
An Empirical Study on Community Bank to Promote Inclusive Finance—Taking Zhaoqing Rural Commercial Bank as a Sample
LUN Zhao-liang
(Vocational College,Guangdong Colleg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Zhaoqing 526040, China)
Community banks are identified as the best carrier to carry out the inclusive finance in 10 years ago. With 10 years' practice, community banks have a certain development, but there have been bottlenecks in the geographical advantage, cost scale,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mbination of marketing and other aspects of industrial advantages. In the face of the advantages' bottleneck, many community banks have launched to provide delay services,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services, offering special demands, cross-border integration and other services. Zhaoqing rural commercial bank is the larges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Zhaoqing area of the inclusive finance system. Its implementation of one card solution mode, villages' POS machines connected mode, Government-Bank-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 pairs with the enterprise chain, powers micro inclusive finance system, connected to the supply chain, force macro inclusive finance system, to build a creative chain, forward into innovation mode of extensive inclusive finance system mode. It rewards a remarkable effect, achieves industry matching in a certain extent, which has the realistic reference significance.
community bank; inclusive finance; Zhaoqing city commercial bank
2016-12-19
2014年国家教育部规划项目(14YJA630070);2016年肇庆市重大政务调研课题(ZYS2016002)
伦肇亮(1978-),男,广东肇庆人,广东工商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高级经济师,从事区域经济与金融研究.
F832.7
A
2095-5863(2017)02-0107-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