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素养

2017-04-05黎碧云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7年2期
关键词:阅读氛围阅读素养阅读习惯

黎碧云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培正小学,广州510000)

【摘 要】阅读素养是小学生重要的能力素养。家庭、学校、社会要充分营造阅读氛围,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创设各种平台让学生展现自己,逐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素养,对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民族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阅读素养;创设平台;阅读氛围;阅读能力;阅读习惯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带上一本好书,随时准备读书,真正做到“无聊的只剩下读书了”、“不动笔墨不读书”。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素养?我校设计了一系列读书活动,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鼓励师生踊跃参与

国家教育总督学柳斌说过:“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应试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中小学生的阅读素养如何,不仅仅是孩子努力的结果,还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学校、家庭、社会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营造书香校园、书香家园,是学生阅读素养形成的基础。只有在学校、家庭,甚至社会中营造一种浓厚的阅读氛围,才能真正让学生沉浸在阅读里。

为了积极配合深入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不断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艺术修养,丰厚校园人文底蕴,我校积极弘扬“善正文化”,提高学生阅读诵读的能力,培养学生准确、流畅、有感情地使用普通话的能力;同时加强学校阅读与家庭阅读的有机结合,把学校阅读活动延伸到家庭,希望通过校园阅读与家庭阅读结合,营造浓郁的全民阅读氛围。

我校成立了课外阅读指导小组,全面部署以“书香飘培正,悦读越幸福”为主题的阅读活动。倡导全体教师要全身心参加这次活动,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对学生、家长进行宣傳,大力倡导学生开展读书活动。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要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所以低年级着重培养学生检索能力,能利用工具书读书,通过阅读童话、寓言、故事等获得阅读的体验和乐趣。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年级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所以教师通过集中备课,建立阅读题库,有效进行阅读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理解、概括等阅读能力。到了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阅读的能力,所以在阅读指导中,要着重培养学生自主表达、独立分析的能力。做到“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并逐步加大阅读的任务,“扩展阅读面”,提高阅读的效率。

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中,切不可操之过急,不给学生布置难度过高的阅读训练,每个年级阅读的书目和数量都有严格的要求,保证不加重学生的阅读负担。同时,对于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增设阅读内容和阅读训练的附加题,让他们能够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在阅读训练中真正落实“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理念。

二、开展“善正杯”读书活动,构建读书立体网络

1. 班级文化多元,读书主题鲜明

我校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倡导班级文化各具特色、特色鲜明。各班都设计了自己的读书口号;每个班级书架上图书琳琅满目,学生们可尽情享受文化大餐。“小书迷读书吧”、“开心小屋”等书架的名字都意蕴深刻,饱含着浓浓的书香,充分显示了小书架的大作用。学校力求让校园内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洋溢书香。

2. 建立空中图书馆,构建读书立体网络

学校在三、四楼平台设立图书广角,让学生可以随时看到课外书。学校还利用电视广播的形式,进行每周一次的红蓝电视台直播、每周一次的红领巾“与美文同行”广播,邀请“阅读之星”导读好书、点评读书笔记。节目包括美文鉴赏、好词好句赏析、书迷聊书等。每周的空中时间都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学生既可以静静阅读,又可以享受真正的“悦”读。

3. 落实红棉阅读计划,开展“善正杯”读书活动

我校在全校师生及家长中开展“善正杯”读书活动,开展“红棉阅读星”及“红棉亲子阅读家庭”分级评选活动。并设置“红棉阅读星”及“红棉亲子阅读家庭”分级评选标准,促进各年级开展阅读活动。附表如上:

让广大师生及家长进一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华经典文化的熏陶。运用国学知识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学习,找出答案。开展“小手牵大手”的活动让语文学习能延伸到家庭,共建学习型家庭。在升旗仪式上,共颁发了全校24个亲子共读家庭奖状。

三、成立多姿多彩的读书会,建立学习型的读书共同体

兴趣是推动人们认识活动的内部动力,它是构成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的最重要的心理因素,是自觉完成任务的力量源泉。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中得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力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要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主动性,就要充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根据“兴趣驱动”原理,创设各种平台,让学生在平台上展示自己,获得成功的体验,是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催化剂”。

1. 亲子阅读会,父母孩子同享读书之乐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阅读能力,采用不同亲子共读的形式。开展“红棉亲子阅读家庭”分级评选活动,引导学生和父母共读。

2. 班级读书会,交流读书心得

以班级为单位,由同学命名班级的读书会名字,有计划地组织开展读书活动,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讨论和交流。每月举行一次故事大王擂台赛,每学期举行一次校园故事大王擂台赛。学生们在活动中不仅交流了读书心得,拓宽了读书的新视野,还培养了自信、大方的好品质。

3. 互动心意卡,分享读书的快乐

我校少先队大队部联合南方电视台少儿频道与广东省红十字会举行了“点点图书屋公益捐书活动”。学生们通过心意卡分享读书的快乐,给远方的小伙伴加油。南方电视台少儿频道与广东省红十字会还组织专人走进校园,与学生们共同收集图书,并进行统计汇集、分类整理。

4. 结集成册,掀起阅读经典名著美文的热潮

校庆前夕,我校出版了《童心隽言》学生读经典名著读后感集,还出版了《相邀经典,书香培正》读书活动专辑,更进一步掀起了我校师生阅读经典名著、美文的热潮,同时也推动语文教师关注经典,研究经典名著及美文的教学。

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程。学生良好阅读素养的养成,不仅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民族素质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猜你喜欢

阅读氛围阅读素养阅读习惯
浅谈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大学生阅读素养现状分析及高校图书馆对策探究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如何实现趣味教学
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参与度
让个性化阅读焕发生命的活力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创造小学语文良好学习氛围的教学方法
近十年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状况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