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2017-04-05胡伦湘
胡伦湘
摘 要: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建设应用型创新国家的重要力量。一般说,应用型创新人才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敏锐的专业洞察力,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专业信息处理能力及较强的动手能力,同时具备高尚的人生理想、追求真理的勇气、团结协作的精神、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等。这些重要的品质和能力在传统封闭的教育环境中是不可能产生的,必须走教科产结合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新途径。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产学研结合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走企业岗位调研、岗位技能分析、确定专业方向、专业课程设置和指定教学计划这几个步骤。要做好这几个步骤,就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倡导研究型教学,促进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实践证明,高校的科研工作极大地提升了人才培养的水平与质量。教师高水平的科研实践,能使他的教学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学生接受了必要的科研训练,才能获得直接的科技創新体验。从这一基点出发,高校不仅要整合自身的科研和教学资源用于人才培养,还要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共享科研与教学资源。
第二,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促进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产学合作,曾是培养工程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基本模式。比较典型的是“三明治”模式,即将教学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校内学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第二阶段在企业以见习技术员身份参加工程实践。第三个阶段回到学校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这种“工学交替、双向参与”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也十分有利于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培养。
以培养就业能力为目标,对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都在发生迅速的变化,社会生产对劳动者的能力要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因此,社会和企业必然会对职业教育提出新的需求,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新的要求。
1.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教育方针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教育方针,要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坚持以“能力本位”为指导思想。在参照教育部各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坚持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教学,针对各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计算机知识、能力的具体要求,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计算机理论教育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经过实践和探索,我们认为,高等计算机专业教学必须在素质培养、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三结合”的课程模式下,走以“精理论、多实践、重能力、求创新”的高等计算机基础培养模式。只有按照这种模式进行教学,才能够培养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能直接工作在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人才。
2.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优化实践教学环节高等农业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就是要求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实践教学,充分体现高等农业职业院校特色,从而发挥高等农业职业院校的优势。为此,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实践环节的设计,以及实验室和实训平台的建设。计算机专业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因此,高等农业职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要构建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 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设计实践教学。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只注重理论讲授是不够的,实践教学应占教学计划的较大比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应按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去设计和组织,才能切实使学生增强计算机意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逐步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
3.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学历证书和相应职业技能证书的获得。实行“双证书”制度,使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且互通,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性和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是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以职业资格证书为突破口,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目前高等农业职业院校的关键任务。
在我院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时,经过半年的学习,要争取拿到计算机行业“NIT”证书;大学一年级结束时,要通过国家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和国家英语B 级考试;在大学二年级结束时,要通过国家计算机三级或四级等级考试,或者拿到计算机行业程序员证书。在这个过程中, 每一步都需要学生付出很多精力去学习。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做到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还需要结合社会职业需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后实训课题和课外实训项目中去,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以资格证书考试作为相应的检测手段,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对于引导学生更快地成长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将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对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11(3).
[2]孔庆平,王昌贤.高等教育中的产学研结合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