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色经典歌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
2017-04-05高戈
高戈
摘 要:红色经典歌曲对当代大学生具有美感培育、陶冶情操等作用,还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作用。它通过优美的旋律来传达情义,因此,红色经典歌曲可以震撼大学生的心灵,将会对他们的情感世界、思想境界及道德观念产生巨大的影响。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从多种角度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关键词:红色经典歌曲;高校;思想政治
一、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经典歌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功能
它们的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可以触动大学生的情感中枢,引起他们的共鸣。对学生的道德境界、情感世界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渗透。这些红色经典歌曲从多个角度帮助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一)有助于大学生传承革命精神和净化思想灵魂
红色经典歌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民族精神。通过人们广泛的传唱红色歌曲,用艺术的形式使人们牢记历史,回忆历史的苦和甜,在继承中不断创新。这些红色经典歌曲不断激励民众学习艰苦朴素、不怕困难的精神,通过红色经典歌曲的熏陶,使人们自觉抵制拜金等不良思想,不断传承革命烈士开阔的胸怀。红色歌曲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其中记载了很多革命故事,具有独特发价值。人们在歌唱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人们当时的战斗生活,体会党和人民群众情深似海的情感。
(二)有助于大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和爱国精神
红色歌曲在彰显民族精神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独特的传播力和感染力。民歌、山歌、小调和号子是红色歌曲的来源之一,大多歌曲都是结合民间的生活创作而成的,有很厚的群众基础,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弘扬了民族精神,是受到人民欢迎,顺应时代潮流的民族文化。红色歌曲是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赞扬中国共产党的歌曲,也是中华民族的传承,歌颂了革命烈士发感人事迹,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也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也充分反映了我国前进进程的曲折,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追求发展的生活缩影。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红色歌曲始终是和谐文化发展的方向,引导着社会朝着一个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中华民族的子民彰显民族文化做好的方式是高唱红色歌曲。在高校的思想政治中学习红色歌曲,可以使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
(三)有助于使当代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集中体现是其理想信念,名副其实的生命和品行离不开信仰,名副其实的国土离不开信仰。在邓小平提出的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中,有理想是最主要的。当代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主要是坚定对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坚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坚持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红色经典歌曲在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把对理想信念的继承与创新、塑造与改造的教育过程,投入到歌曲中,让人们用歌唱的激情来讴歌无产阶级的远大理想。很多的烈士事迹表明,中国的革命能取得胜利是靠着革命者坚定的理想信念。为了歌颂那些宁死不屈,为了革命献出自己生命的的优秀共产党员,民间创作了《红梅赞》、《把一切献给党》、《咱们工人有力量》等悲壮的歌曲,每当这些歌曲的旋律响起时,仿佛这些伟人的事迹就历历在目。那些真实、朴素的歌词传达着人们对伟人的思念,倾诉着对党的坚定信念。
(四)有助于民族精神的传承,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艰苦奋斗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红色歌曲的精髓是激励人们不断进取的精神支柱,各种电视、网络等媒介把很多红色歌曲传入人民的耳中,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一代一代的传下来,激励着老一辈革命家为民族的独立而浴血奋斗。在如今的和平时代,涌现出的大庆精神、奉献精神等不断在红色歌曲中得到体现和传承。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激励着人们奋发努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支柱。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一些西方文化涌入我国,随之资本主义思想也进入了我国,这曾经困扰人们很久去思考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资本主义道路,但是历史证明,社会主义道路才适合我国,才能促进我国的繁榮发展,促进我国民族独立。红色歌曲见证了社会发展的历程,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以用户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为题材,鼓励人们在党的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红色歌曲被人们以不同的形式歌唱,使人们永远铭记中国的奋斗历史,使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因此,时代的发展离不开红色歌曲的传承,我们需要不断提高红色歌曲的广度和深度。这是历史给予我们的重要的使命。在传唱的同时,可以抒发爱国之情,同时也可以鼓励人们为祖国的繁荣而奋斗,是人们努力进取的精神动力。
二、结语
总之,高校应该抓住大学生对历史及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通过红色歌曲了解中国的历史,充分发挥红色歌曲在高校思想政治中的作用,从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天礼,孙鹏.红色歌曲精选[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1.
[2]王继平.红色旅游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12.
[3]衣俊卿,胡长栓.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巧[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