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日两国大学生对日本茶道的认知与态度
2017-04-05刘思商令君薄红昕
刘思++商令君++薄红昕
摘 要:日本茶道发源于中国,但却持有着自己的特色。茶道,是生活日常中的艺术,是生活起居的礼节,也是社交的规范。它与宗教,哲学,伦理与美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为一种综合型的文化艺术。而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茶道开始变得职业化,娱乐化,不可否认地呈现出固步自封的倾向,通过看到当代大学生举办的茶会,娱乐化与节日化日趋严重。将“茶之心”运用到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以此改善在浮躁的社会形态中的心态才是我们需要去努力的。
关键词:日本茶道;发展;历史;精神
所谓茶道,实际上是“茶汤之道”的简称,茶汤最初在由中国宋代盛行,在镰仓初期传到日本,并逐渐日本化。关于茶道的历史,室町时代中期,即所谓的东山时代,出现了能阿弥和珠光两位杰出的艺术大师。能阿弥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大师,他原来是一位武士,武士生活的最大特点就是充满了活力,能阿弥不光是茶道大师还擅长文学,精通连歌。他规定了在书院茶室做茶道时壁龛,高低隔板的装饰方式。壁龛中首先要挂两三副挂轴,挂轴一般是裱好的唐绘,它的前面要放置‘三具足,即香炉,花瓶和烛台,这一系列做法大体引用了佛像装饰的手法。此外的高低搁板,搁板上层放香盒,茶叶罐,天目茶碗和汤瓶。据考证台子一式运用到茶道的第一人就是能阿弥。除此之外,他还对台子点茶以及东山御物的制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谈起珠光,他被誉为是茶汤的创始人。珠光主张人类平等的茶汤之道。在他之前,茶汤中阶级差别明显,而在《珠光一纸目录》中写道:“应对上怠慢,对下礼遇”。学习茶道的过程中,他也强调“事事需谨慎,处处关照人”“真心爱洁净”“节制酒色”这一系列理念,他还给我们留下“茶会之常客,亦应待其如名人”这一至理名言。到了室町时代末期的战国时代,出现了武野绍鸥和千利休这位集日本茶道之大成者。绍鸥是利休的老师,他发明了铁制细锁链,竹藤炭筐等一系列茶具,他主张:“应咀嚼般小口饮用,大口饮用不知其味”,他还说“如若茶不凉,甘愿一日饮”。《山上宗二记》中还记载绍鸥对弟子们说过:“虽说六十定命,然壮年仅二十载,唯不断潜心茶道,方可擅长此道,如若缺乏横心,必将不善此道”,真正的人生与生存价值存在于“鼎盛二十年”之中。如果能领悟这一点,年轻人就会珍惜光阴不会虚度时日了。他还强调“然须用心书籍”,不管是茶道还是研究其他学问,都要广泛阅读扩大知识面。
说到利休流的茶道,现在已经发展成日本茶道的核心。明治之后,开始盛兴的三千家,即表千家,里千家和武者小路千家的先祖就是千利休。千利休的孙子千宗旦,以“侘”茶闻名于世。从宗旦开始,千家分成了三千家,他的次子辞官隐居,并在京都的武者小路有宅邸,于是被称为武者小路千家。不审庵原本是利休的茶室,后被传给三子江岑宗左,成为了表千家的茶室。后宗旦又在不审庵的北侧后方建立了今日庵,传给了四子,由于今日庵在不审庵后方,于是被称为里千家。于是日本便形成了三千家,弘扬茶道直至今日。
茶道在德川时代开始趋于秩序化,丰臣秀吉在统一日本前日本处于长期的无规则状态,人们渴望有秩序的和平的生活,于是自然而然的,人们建立了规范的茶道标准和精神。而此前一直以佛教思想为基础的茶道精神,随着时代的需求渐渐被转化为儒家思想。孔子认为,每个人需要做自己身份相符的事,如果僭越身份去做事,就会导致社会混乱,自身也会灭亡。于是,为了建立和平秩序,逐步形成了身份制度,阶级差異,到了德川时代,士农工商的身份制度被最终确立。而利休在《山上宗二记》中明确规定了成为茶道名人的资格,第一必须是“茶汤者”,第二必须是“茶汤爱好者”,第三必须拥有唐物的名物茶器,第四必须专于此道。
而这些标准,随着武家茶道的兴起很快遭到了破坏。茶道首先出现在寺院和市町,到了江户时代,随着武士力量的崛起,迫切需要建立武士流茶道。石州流是公认的武家茶,大名茶的代表。其中武家茶的著名石州流茶人松平不昧就是代表之一。他将茶道精神运用到政治理念中,成为了著名的明君。与此同一时代一位叫做川上不白的天才茶人,以表千家为中心参与制定了“七事仪式”。所谓的“七事仪式”,包括品茶,花月,回炭,回花,一二三,且座,数茶。虽然这只是一种游戏但也是修炼茶道的一种方式。这一时期的町人茶的地位逐渐下降,为了抵抗武家茶,形成了家元制度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明治维新之后,也迎来了茶道的新时代,随着日本社会的大变革,“文明开化”及“欧化主义”开始流行起来。现代社会中,举办茶事或者茶会大多出现在企业家名流之中。日本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从热衷于外国文化转向于本土文化,但一般的茶会,往往是地位显赫之人比较天下名器之处,忘记了茶道的根本精神。女士们在结婚前也会学习茶道或者花道,但往往只是形式上的模仿,并不能理解而去改变自身。总而言之,茶道应该是人与人交往的一种社交生活规范,消除人与人心灵之间的隔阂,所谓“和敬清寂”及“一期一会”等至理名言应努力理解消化,怀着“茶之心”去不断努力发现,改善自我。
而中国大学生对于茶道更是知之甚少。随着社会的发展,咖啡可乐等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的主流,喝茶已经成为少数,更不要提茶道思想了。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需要继承和发展。不要抛弃优秀的思想文化,砥砺前行。
引用:<日>桑田忠亲《茶道六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