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画意摄影之再现与表现

2017-04-05高爱民

青年时代 2017年8期

高爱民

摘 要:画意摄影是摄影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表现形式并不是单纯地取景拍摄现实画面,而是将中国绘画融入其中,通过摄影技术和现代技术对所拍摄的画面进行种种处理,使画面达到中国画等绘画的效果与审美,以此来表现摄影者的内心情感,文学底蕴以及美学素养等。任何一个领域都需要创新,而文化摄影这一艺术美学更需要摄影者的不断努力,用自身丰富的知识能力推陈出新,丰富画意摄影这一领域。

关键词:画意摄影;中国水墨画;摄影作品;摄影大师

一、引言

画意摄影作为摄影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态,在早期它主要是依附于绘画,作品都是以再现客观现实美为依据。然而仅仅只是停留在反映客观美是不够的,当摄影要摆脱再现“复印机”式形态,从而转向“艺术化”的表现形态时,唯美主义的画意再现形态便应运而生,这也是画意摄影的本源之所在。

二、画意摄影中的中国画与摄影的融合

一般来说,摄影有两条路,一是纯粹地发现美、捕捉美,这可称为再现客观的纪录美;二是脑海中已经有了意象美,你要去通过摄影去实现它、营造它,这即为主观的表现美。

近年来,随着摄影思潮的多元化,技术手段的多媒化,表现手法的创意化,画意摄影在当代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许多摄影师着眼于从传统中吸取养分,从文化根脉中寻找特色,创作出具有东方特色、中国审美样式的画意摄影作品。如郎静山大师的摄影作品《松鹤延年》(图1),在作品中主体事物有两个,即松和鹤。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通常认为松鹤两种事物象征着吉祥长寿,因此这两种事物在古代常常被画在祝寿的画中,题在祝寿的诗上。而郎静山大师为他的作品命名为“松鹤延年”,显然是借鉴了传统文化。在画面布局上,摄影者利用云雾翻腾表现主体事物鹤的“仙”,松的坚韧挺拔。而在中国画中,物体的色彩结构往往用水墨的浓淡来表现,而作品中画面的整体色彩也是用黑白灰来体现。所以,不论是从画面结构布局还是画面的整体色彩表现方面来说,这张摄影作品都与传统意义的中国画有着相通之处。

图1 松鹤延年

图2 清晨独唱

三、山水画创作对画意摄影的借鉴

画意摄影的意境,可以通过传统美学山水画与照片相结合来体现,而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亦可以通过摄影的表现手法来传递,文化的内涵通过摄影作品来表现。

“中国摄影大师”郎静山,是中国早期在国际摄影界产生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郎静山大师应该说是将画意摄影加入了中国画审美并发挥极致的第一人。他用相机拍摄了许多山、石、树等再现素材,然后利用暗房叠放技术拼凑影像的“集锦摄影”。从其本质上来说就是用照相机和底片代替了传统意义上绘画的笔墨纸砚,最终表现出完全符合中国传统绘画效果和意象美的画意摄影作品。他独创的“集锦摄影”手法,是将中华传统审美文化与西方摄影术巧妙结合起来,表现出具有东方文化底蕴的摄影语言。例如郎静山大师的《清晨独唱》(图2)这一作品,就是将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山水画与照片相结合,从而表现出清新淡雅的摄影风格。在作品中,郎大师勇用暗房叠放等技术将照片中的一些色彩弱化或隐去,并将原来种类繁杂的山石树木进行规整提炼,同时,照片中还运用了现代技术将照片进行组合,因为该照片并不是真实地拍摄,因而需要将几张不同照片进行叠加,使画面感整体统一却并不单调,画面组合并不生硬,以及画面相互之间的表现色彩并不突兀。

四、画意摄影较山水画创作的相似点与独特魅力

被称为“中国画意风景摄影大师”的陈复礼是我国又一位杰出的画意摄影大师。在他的作品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为他更喜欢将中国的古诗词应用到他的摄影作品之中,甚至他的的很多作品都是以古诗词来命名的,因而他的作品总是带着浓浓的诗词韵味。而他本人则比较喜欢并且擅长拍摄山水自然风景。例如他的作品《迎客松》(图3)。在这张作品中,他将山石的肌理弱化,将树木的纹理隐去,只留下了山体与树木的轮廓,在色彩方面,借鉴了中国水墨画的处理效果,只留下了黑白灰三色。同时还利用山中的云雾缭绕的特点达到照片中留白的效果。让人不禁想知道云雾缭绕之下到底是山还是树,给人以一定的想象空间。这些表现手法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水墨画十分相似。然而,利用这种后期处理照片的方法依然不能代替水墨语言,中国传统水墨画与画意摄影表现出来的作品各具特色。中国水墨画是利用作画时笔触的干湿以及下笔时力度的大小来控制整体画面色彩的浓淡,这样的作品能让人一眼就感觉到水墨之风,似乎笔触之间还带有浓浓的笔墨湿气。而画意摄影作品则是利用了光与影的造型艺术,通过人为地调节光线强弱和光线与照片中事物的关系来表现照片色彩的深浅。对于水墨语言表现手法不同,则其给人带来的视觉上的享受也是不同的。另一方面,中国画讲究的是气韵,对于山石树木的刻画并不像照片中的那么详细精致,并不需要一一画出,而是需要运用简单的笔画将眼前的山石结构,山川树木的氤氲气韵刻画出来。同时作者还可以根据当时的心情和画面布局的需要,添加或删减一些内容使得画面语言更加简洁却不单调,丰富却不繁琐,疏密统一却不草率凌乱。而画意摄影作品相比于水墨画来说,表现的画面更为详细具体对事物刻画地更为清晰真实。对于写意画意摄影作品来说,照片中更为精致的景物可以细致的反映出该事物的特色画面更为细腻。例如在画意摄影作品《荷》(图4)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荷花花瓣的粉色脉络,由脉络连接着色彩的过渡,将荷花清新自然,超然脱俗的性质表现了出来。

五、运用画意摄影的创新精神表达中国文化的内涵

陈复礼先生的客厅里就挂着“复礼摄影,六发留真,千变万化,不断创新”这16个大字。不管哪一领域,要想发展,贵在创新。艺术的魅力在于给人以美的享受,而艺术美的创作需要不断地注入新鲜感,否则这样的美就再也没有了发展空间。艺术也就止步不前。作为当代画意摄影,我们要借助中国文人的思维方式和美学趣味,将更多的有价值的东西自由地拿来为我所用,从而开拓创新,拓宽和开发摄影的视觉可能性。

画意摄影,通过摄影的表现手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来表达摄影者的情感,将传统美学山水画与照片的结合,不仅仅是用了另一种方法来表现艺术之美,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用新时代的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古老的語言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也为摄影作品里增添了艺术魅力和文化气质。

六、结语

在当今,画意摄影借鉴任何资源、运用任何技术和材料皆是可行的,包括影像作品的具体物质形态和传播形态。最关键的是这一影像形态要有一个自己的独特理解和呈现。我们更应明白,影像的创造不再是再现影像自己内部的事情,迷恋影像技术的时代已不再是画意摄影的重点,更大的视觉可能性需要个人多方面的深厚修养,以及借助外部各种文化思想的支持方可实现。唯有站在这样一个新的起点上来进行创作的画意摄影,才会让我们看到一个既有个人风格又充满丰富思想内涵的、多元的画意摄影生态。

参考文献:

[1]吴文.重现庄学本:摄影大师和民俗调查先驱[J].中国摄影家,2007(8):46-57.

[2]马运增,陈申,胡志川,等.中国摄影史:1840—1937[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87.

[3]薛立克.现代高职美术摄影艺术教学改革新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37—38.

[4]葛玥.再看传统中国画意摄影的风格特点.大江周刊(城市生活),2008(08).

[5]孟仁振.关于集群式、集团式职业教育产学合作模式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28卷第6期.

[6]马有基,吴泳.民俗摄影中的传统文化及其表现[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07(04).

[7]宋振军.摄影艺术“可复制”的利与弊[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