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2017-04-05邹冰暇刘弘瑶
邹冰暇++刘弘瑶
摘要:在当前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知识经济的兴起将改变现有的会计环境,会计环境的变化也将引发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变革,尤其是对于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目前的会计准则和惯例存在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这就需要找出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的不足,并且制定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会计处理办法。文章探讨了我国企业在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立足于目前我国无形资产会计准则,提出完善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的措施。
关键词:无形资产 确认 计量 改进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由传统的工业化经济逐渐迈向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也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形资产在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持续上升,尤其是在某些高新技术行业中,无形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及为企业带来的利润已经超过了固定资产,成为企业中最具经济效益的资产。无形资产已成为助力企业前进的“无形推手”,成为现代企业寻求发展的核心要素。但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无形资产的理论水平已经滞后于实践。本文通过分析无形资产会计准则,揭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我国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中存在的问题
(一)无形资产确认存在的问题
1.无形资产确认的范围过窄。总体而言,世界各国对无形资产的定义基本相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的无形资产是企业资产的一种形式,是一种狭义的资产概念。例如根据无形资产准则的规定,只有同时满足与该无形资产相关的经济利益会流入企业,并且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但这样的确认条件限制了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按照这种方法,企业的自创商誉、企业文化、企业与顾客及供应商的关系、企业员工的工作技能、企业产品占据的市场份额等都将因其成本无法可靠计量而无法被确认为无形资产。目前我国企业进行的会计处理,仅仅是反映那些与企业经济利益相关的事项或交易,而对那些与企业经济利益相关的非交易事项不予处理。随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研发水平、品牌价值等无形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愈加凸显,但它们都被隔离在无形资产之外,这就造成无形资产准则的范围界定已经落后于日益变化的现实经济生活中對于无形资产的确认需求。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资源往往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因为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过窄,导致这些无形资源在财务报表上无法得到体现,限制了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完整反映。
2.研究开发支出的界限模糊。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知识与技术的重要性,研发项目的支出日益增加。因此,科学准确地计量研发费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无形资产准则的规定,企业内部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的支出应当划分为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分别列入费用项目和资产项目。但是在实务工作中,要想准确区分两者界限并不容易。首先,因为研发无形资产往往时间跨度较长,过程曲折复杂,而会计人员由于受到专业限制,很难准确划分两者界限,而且无形资产准则中也没有明确说明两阶段的区分标准,这就大大增加了研发支出的确认难度。其次,无形资产准则中关于允许资本化的五个条件也难以决断,会计人员往往容易根据企业需要与自身经验进行判断,而这种人为的主观判断缺乏真实性和可靠性,也在实务工作中给了会计人员一定的操作空间,方便其根据企业当年的经营状况进行盈余管理,给税收征管带来负面影响,损害国家利益。
(二)无形资产计量存在的问题
1.计量单位的形式单一。无形资产准则规定以历史成本法作为初始计量方法,其他计量方式用于后续计量过程。通过结合多种计量方式,便于根据无形资产的特点与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无形资产的价值,有利于真实反映无形资产的价值。但无形资产准则规定以单一的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无形资产不同于有形资产具有实物形态,方便辨认与计量,由于大多数无形资产的价值具有不稳定、无形性、高风险性、可货币度量性弱等特点,用货币无法进行恰当的计量。如企业文化、员工技能、研发水平、顾客及供应商关系等这些无形项目恰恰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优势资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却无法得到如实反映,易导致信息使用者获取的信息不具有相关性。
2.无形资产摊销及会计处理的主观性过强。在无形资产准则中,详细阐述了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及会计处理,此举虽有利于企业灵活选择无形资产后续处理的方法,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方面,因为会计人员有多种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可供选择,包括直线法、产量法、加速摊销法等,而无形资产准则中没有严格规定不同摊销方法之间的界限,这就造成企业在选择摊销方法时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与随意性,大大增加了人为控制盈利空间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无形资产准则中规定,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这一规定并没有可靠的理论基础。准则还规定,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对其使用寿命进行复核,这就需要会计人员进行主观判断,缺乏可控性,不利于国家对企业操控利润的行为进行监督。
二、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的改进对策
(一)无形资产确认方面的改进对策
1.拓宽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在知识经济时代,尤其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总资产中无形资产的占比越来越高,所以拓宽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对企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根据我国无形资产准则,能够进行货币计量的无形资产必须符合会计核算范围,未被纳入会计核算范围的无形资产虽不支持货币计量,但仍需遵照纳入会计核算范围的无形资产的管理方式。也就是说,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员工技能、客户关系等,这些无法直接用货币计量的资源也应纳入无形资产,这样才能更加完整、真实地反映企业中无形资产的总价值。另一方面,会计准则中的无形资产只包括可辨认部分,对于不可辨认的商誉,不确认为无形资产。并且在实务工作中,会计人员一般只对企业合并商誉即外购商誉加以确认计量,对于企业的自创商誉不予入账。但商誉往往代表着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为企业创造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仅仅只在合并报表中披露是远远不够的,可采取表外披露的方法,增加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2.明确研究开发支出的界限。由于无形资产准则中并没有严格区分研究与开发阶段,而研发支出能否资本化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处于开发阶段。所以,有关部门可以制定执行细则,对准则进行详细补充说明,制定不同企业研究与开发阶段的具体划分标准。从企业的角度,必须建立相关制度,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性和客观性,保证对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贯彻执行。通过双管齐下,约束企业可能存在的滥用职权操纵利润的行为。
(二)无形资产计量方面的改进对策
1.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方式相结合。无形资产准则中过于重视无形资产的货币计量,而研究开发过程中投入的企业文化、技能水平、客户关系等无形资源并不能用货币进行准确计量,这部分价值并没有被确认为资产价值,也没有在企业的财务报告中予以披露。由于这些不被确认的价值是无形资产的核心价值,因非货币性资产不能计入无形资产价值,使其真实价值无法得到体现。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力,在研发新产品、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与顾客、供应商关系等的过程中投入的智力成本、时间、精力等,很难用货币对其进行精准计量。显然,采用单一的货币计量方式已无法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本文认为可以采取非货币指标,对这些投入的资源进行计量,还可以新增一张财务报表或者在附录中予以体现,必将便于信息使用者对信息进行全方面掌握。
2.完善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方法。对于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企业会计准则第 6号——无形资产》第十七条规定:“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分摊。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但无形资产不同于有形资产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贬值,尤其是在瞬息万变的时代背景下,无形资产的价值一直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用直线法显然不妥,但由企业自行选择摊销方法又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所以会计准则应规定各种摊销方法所适用的条件。例如,对于某项专利技术,如因科技进步、产业状况等因素对它的价值造成较大影响,加快了其更新换代的速度,企业可采用国际会计准则中规定的加速摊销法尽快收回投资,这样更符合配比与谨慎性原则。建议会计准则详细规定企业具体可采用的摊销方法。
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资源投入的无形化特点决定了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对比国际会计准则,我国关于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理论研究还有所欠缺,但随着我国市场环境愈加成熟,对无形资产研究的逐步深入,在一次次修改完善会计准則的过程中,一定能找到最切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式方法。虽然无形资产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其确认与计量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我们必须直面问题,进一步了解无形资产的本质,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完善有关无形资产的会计准则与条例,增强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的真实性与可靠性,逐步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规范企业行为,使我国企业在知识经济下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继兴.中外无形资产评估准则比较研究[J].商业会计,2013,(16).
[2]刘文萍.企业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06).
[3]杨艳尊.现行无形资产准则存在的不足与修正方法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3).
[4]于博客.马云平.无形资产会计运用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6,(11).
[5]吴雅玲.新旧会计准则中对无形资产的比较与分析[J].科学与管理,200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