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亟需建立“新家庭教育观”

2017-04-05孙云晓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7年3期
关键词:家庭儿童孩子

孙云晓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三大支柱,其中,家庭教育是对人影响最早、最久、最深远的教育。当教育改革推进到更深层次的时候,上至国家领导人、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下至中小学校和幼儿园,都在呼唤新时代的家庭教育。

时代呼唤新家庭教育观

全社会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在2015年至2016年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与强度,成千上万家教育机构和企业都在参与家庭教育的推进。

我们需要清醒地思考一下:家庭教育事业的确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学校创办家长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也都是必要的,但是否也存在某些值得警惕的误区?例如,当家庭变成第二课堂,当父母变成老师的助教,当家庭教育变成以文化学习为主的教育,这样的家庭教育是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长,还是一种误导?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人的成长”,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不能狭隘地理解为针对孩子的教育,而应该是每一名家庭成员的成长和完善。

当代社会发展迅速,网络时代日新月异,对家庭教育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因此,需要新的家庭教育理论给予引领。也就是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家庭教育的实践需要新的理论回应。

那么,究竟什么是新家庭教育观呢?新家庭教育观是关于家庭教育规律与特点的新认识和新方法,是以追求家庭和谐、促进人生幸福与社会进步为核心目标的科学理论。就当下而言,新家庭教育观至少包括五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新的家庭观,需要我们捍卫家庭

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非常精辟。他说,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总书记还强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当下中国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是什么?见仁见智。在我看来,几乎所有“问题孩子”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家庭的脆弱、衰落、崩溃是最为严重的家庭教育危机。换句话说,有太多的家庭没有温暖,没有正常的生活,没有良好的关系,而当家不像家,父母不像父母,孩子就不可能像孩子。比如,900多万留守儿童家庭,特别是36万无人监护的留守儿童;比如,每年几百万离异家庭当中,发生冷战、恶战伤了孩子的家庭,还有近半数家庭父教缺失,等等问题。

不久前热播的一部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就是反映为了房子和生二胎而假离婚带来的真悲剧,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我呼吁每个人都珍惜自己的家庭,全社会都来支持家庭,国家多出台一些维护家庭建设的法律法规,例如《家庭教育法》《父亲法》《儿童福利法》,等等。媒体不要再宣传那些没有孝心爱心、不顾家庭的所谓“典型”,要多介绍温馨暖人的美好家庭。有了美好家庭,才有良好的家庭教育。

(二)新的儿童观,需要我们尊重儿童的权利

新的儿童观至少需要确立对于童年的五个认识:一是童年影响一生;二是儿童是具有巨大潜力和希望的人;三是儿童是具有个性差异并需要尊重的人;四是儿童虽然弱小也是一个权利主体;五是儿童是受到特殊保护的人。

可以说,树立新的儿童观,尊重儿童权利,是新家庭教育观最重要的基石。

没有新的儿童观,就不可能有好的家庭教育。中国家庭教育极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对儿童的不理解和不尊重。

欧洲文艺复兴最伟大的贡献就是确立了人的中心地位和发现了儿童。法国大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说道:“儿童是人”“儿童是成长中的人”“儿童是儿童”。这简单的三句話所包含的意义却很深刻。

“尊重儿童”不能是一句空话,需要实实在在的法律政策保障。1990年中国签约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并于1991年在本国颁布《未成年人保护法》,确认了儿童或未成年人拥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同时确立未成年人受到优先保护和特殊保护。

遗憾的是,全国妇联2015年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家庭教育状况的调研报告显示,对于《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儿童权利公约》等保护儿童权利的基本法律和文件,认真学习过的父母却不足一成。这或许可以佐证,各种各样伤害儿童的案例为何接连发生,依法治教在中国为什么困难重重。同时可以说明,普及儿童保护的基本法律和文件精神是多么亟不可待,教育治理是多么刻不容缓。

(三)新的教育观,我们需要生活教育

我在青少年研究中心工作了三十年,几乎年年都在做中小学生状况调查,发现一个规律性的数据,即多数学生认为,家庭与学校最看重的是他们的学习成绩。在与广大父母们交流时,发现他们焦虑的情绪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告诉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

可怜天下父母心,我完全理解父母们的无奈,但不得不说,这种观念非常可怕。因为,这句话是反生活教育的宣言!这样的家庭教育观,无法取得成功,更无法带来幸福,结果必定是对孩子的摧残,也是对父母和老师的折磨。

我们倡导新的家庭教育观,提倡践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把反生活教育转变成爱生活、会生活的教育。

父母必须认识到,脑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早已证明,生活教育与知识教育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斯腾伯格教授提出,分析性、实践性和创造性为三大成功智力,而三大智力的培养都离不开生活教育。

(四)新的代际关系观,需要我们与孩子一起成长

当代中国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而信息化动摇了父母的权威地位。没有任何时代的父母像今天这样需要学习,需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儿童长大的过程是社会化的过程,以前主要是成人化孩子,而今天孩子也有能力化大人。今日中国出现了双向社会化的特征,“三娘”可以教子,子也可以教“三娘”,两代人均以能者为师。对于父母来说,需要调整好心态,欣然向孩子学习。

早在1997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就成立了“向孩子学习”课题组,就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对成人世界的影响进行了大型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当代中小学生具有10个方面的优秀品质,如乐于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主体性强、平等意识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较强的公民意识、比成年人更容易接受环保意识、相信事实、做事认真、积极的休闲态度、興趣爱好广泛,等等。这些优秀品质已经在影响成年人。

近20年过去,一代代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对成人世界的影响不仅在继续,而且在加大加深。即使在家庭教育方面,多少孩子在提醒父母应该怎样教育自己,这些提醒往往是正确的,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这种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动人景象,成为家庭教育鲜明的时代特征。

(五)新的文化观,需要我们提高文化自信、融通中外

当今社会,许多人热衷于过洋节,却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屑一顾。家庭教育方面,也是以西方的观点和方法为标准,给孩子推荐的图书也是以西方的为经典佳作。这些现象往往表现了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知,甚至是文化自卑的心理。

实际上,比较中西方文化,我们会发现,在家庭建设与家庭教育方面,中国拥有举世罕见的丰富资源。如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儒释道哲学思想,如富有真知灼见的家训文化,如近现代众多教育家的教育探索,都足以让我们具有独特的教育优势和高度的文化自信。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不忘本来,吸收外来,为了未来。新家庭教育观主张,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积极吸收西方文化中发现儿童、尊重儿童权利、培养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等优点,我们将发展出更加生机勃勃的家庭教育。

当然,新家庭教育观还有许多有待于探索的方面,例如新的学习观、新的成功观、新的哲学观、新的家校合作观,等等。

总之,富有创新性的新家庭教育观将为教育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将为家庭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将成为家庭和谐与人生幸福和社会进步的理论基础,而首先成为广大父母与教师,特别是家庭教育工作者新的导航系统。

猜你喜欢

家庭儿童孩子
家庭“煮”夫
留守儿童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