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一定要讲究“中西医”治疗
2017-04-04中腐协秘书处
盐碱地,一定要讲究“中西医”治疗
中西医结合是指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大量事实证明,作为一种创新,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某些疾病有明显的疗效。同样,根据盐碱地“发病的原因”,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取长补短,效果更佳。
1 盐碱地成因
盐碱地中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约合14.7亿亩。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各种盐碱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人为条件下形成的。影响盐碱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气候条件。
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溶解在水中的盐分容易在土壤表层积聚。夏季雨水多而集中,大量可溶性盐随水渗到下层或流走,这就是脱盐季节;春季地表水分蒸发强烈,地下水中的盐分随毛细管水上升而聚集在土壤表层,这是主要的返盐季节。东北、华北、半干旱地区的盐碱土有明显的脱盐、返盐季节,而西北地区,由于降水量很少,土壤盐分的季节性变化不明显。
(2) 地理条件。
地形部位高低对盐碱土的形成影响很大,地形高低直接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运动,也就与盐分的移动和积聚有密切关系。从大地形看,水溶性盐随水从高处向低处移动,在低洼地带积聚。盐碱土主要分布在内陆盆地、山间洼地和平坦排水不畅的平原区,如松辽平原。从小地形(局部范围内)看,土壤积盐情况与大地形正相反,盐分往往积聚在局部的小凸处。
(3) 土壤质地和地下水。
质地粗细可影响土壤毛细管水运动的速度与高度。一般来说,壤质土毛细管水上升速度较快,高度也高,砂土和粘土积盐均慢些。地下水影响土壤盐碱的关键问题是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地下水矿化度的大小,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容易积盐。
(4) 河流和海水的影响。
河流及渠道两旁的土地,因河水侧渗而使地下水位抬高,促使积盐。沿海地区因海水浸渍,可形成滨海盐碱土。
(5) 耕作管理的不当。
因长期过量施用化肥,有些地方浇水时大水漫灌,或低洼地区只灌不排,以致地下水位很快上升而积盐,使原来的好地变成了盐碱地,这个过程叫次生盐渍化。
2 盐碱地“西医”治法
西医治疗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根据盐碱土形成的原因,一般改良分为物理改良、化学改良和淋洗等措施。
(1) 物理改良。
主要通过客土、平整土地、地表覆盖等方法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渗透性、减少蒸发,使水分均匀下渗,提高降雨淋盐和灌溉洗盐的效果,防止土壤斑状盐渍化。
(2) 化学改良。
施加石膏、磷石膏、氯化钙、硫酸钙、过磷酸钙等化学物质,降低土壤pH值、盐分和碱分,增加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采用缓控释抗盐碱土壤调理剂、缓控释抗盐碱种子处理剂、缓控释抗盐碱专用肥料等对盐碱地进行综合改良。
(3) 洗盐。
洗盐就是依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基本原理,利用淡水淋洗的措施,把水灌到盐碱地里,使土壤盐分溶解,通过下渗把表土层中的可溶性盐碱排到深层土中或淋洗出去,侧渗入排水沟加以排除。
3 盐碱地“中医”治法
中医治疗是找到本源,对症下药。盐碱土是盐土和碱土的总称。盐土主要指含氯化物或硫酸盐较高的盐渍化土壤,土壤呈碱性,但pH值不一定很高。碱土是指含碳酸盐或重磷酸盐的土壤,pH值较高,土壤呈碱性。盐碱土的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低,理化性状差,对作物有害的阴、阳离子多,作物不易促苗。为此,根据“发病”原因,采取必要的改良措施。
(1) 施用中性和酸性肥料。
盐碱地施用化肥时要避免施用碱性肥料,如氨水、碳酸氢铵、石灰氮、钙镁磷肥等,而应以中性和酸性肥料为好。中性肥料对碱性土壤不会造成进一步伤害;酸性或微酸性肥料可以中和碱性土壤,适合在盐碱地上施用而改良盐碱地。
(2) 合理施用高效化肥。
控制低浓度化肥的使用,以施高效复合肥为主。高浓度复合肥无效成分少,残留少,但施用量每次不能过多,避免加重土壤的次生盐渍化。施过化肥后应结合灌水,降低土壤溶液中的盐浓度。
(3) 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机酸,一方面可以中和土壤碱性,降低土壤pH,另一方面可加速养分分解,促进缓效养分转化,提高磷的有效性。因此,增施有机肥料是改良盐碱地,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
(4) 深耕深翻,适时耙地。
盐分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为地表层多,下层少,经过耕翻,可把表层土壤中盐分翻扣到耕层下边,把下层含盐较少的土壤翻到表面。翻耕能疏松耕作层,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弱土壤水分蒸发,有效地控制土壤返盐。适时耙地可疏松表土,截断土壤毛细管水向地表输送盐分,防止返盐。
(5) 生物改良。
通过引种、筛选和种植植物(如沙枣、白柳、胡杨等)来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土壤小气候,培肥土壤,从而达到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抑制土壤返盐目的。有些改良植物具有较大的生物量和良好的耐盐性能(甜菜、大麦、谷类等),地上部分收获可移走大量盐分。
4 盐碱地“中西医”结合治法
西医治标,中医治本。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盐碱地“西医”治法不是投资过大,就是治标不治本;结合“中医”治法投资小、见效快。腐植酸可成为“中西医”防治的结合点。
(1) 施用腐植酸土壤改良剂。
众所周知,腐植酸是土壤本源性物质,能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并可和碳酸盐作用形成腐植酸盐,降低土壤碱性。腐植酸还能刺激作物生长,增强抗盐能力。此外,腐植酸可以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从而使土壤孔隙度增加,透水性增强,有利于盐分淋洗,抑制返盐。
(2) 增施腐植酸有机肥。
前文已述,改良盐碱地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在盐碱地上施用有机肥料。腐植酸本身不仅是土壤家族的核心成员,更是所有有机质来源中最安全、最洁净的物质。因此,腐植酸有机肥当仁不让成为盐碱地改良优选。
(3) 增施腐植酸复混肥。
合理施用化肥是指高效利用化肥,杜绝过量和浪费。腐植酸与化肥结合用于盐碱地,不但能改善土壤结构,还给土壤增加氮磷钾,改善土壤养料状况,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的耐盐力,同时增加作物产量。
综上所述,自然条件不可抗拒,但人为因素可以避免。目前,农业耕地因盐渍化引起的减产、弃耕地近5亿亩,每年还在递增。改良利用这些盐碱地资源,腐植酸应当发挥国家主力军和先锋队的作用,通过“以有补无、以无补有”的“中西医”结合方式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自觉担当、持续发力。
(中腐协秘书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