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中医”发展的必要性和价值
2017-04-04郑砚璐王尊旺
郑砚璐,王尊旺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22)
“互联网+中医”发展的必要性和价值
郑砚璐,王尊旺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22)
“互联网+”;中医药文化;中医药
中医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瑰宝,守护着几千年来中华儿女的健康。然而,近现代以来,由于种种因素,中医药和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传承中医药,不仅是中医药从业者的职责,也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当前,国家对中医药的发展十分重视,2015年国务院出台《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2016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2016—2030)》,“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1]。 “互联网+”是近年来热门的流行语之一,尤其是随着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发布,“互联网+”跃升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规划。“互联网+”不仅要在传统行业中融入互联网,更强调要借助互联网实现传统行业的升级创新。“互联网+”为中医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将会为中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1 增强中医药文化亲和力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的根基和灵魂,是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中医药学术创新进步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医药行业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彰显形象的重要抓手。”[2]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精神内核,其被接受程度是决定中医发展前景的基础。然而,中医药文化及其内核是什么,这不仅对民众而言十分陌生,即便是中医药从业者也未达成共识。中医药文化定位、内涵与外延含混不清,给中医药文化认同带来了巨大障碍。
中医药文化是一个惯用语,但中医药在何种程度上可纳入文化范畴,如何处理中医药科学属性与文化属性的关系,这是目前中医药文化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内容体系上看,中医药不能简单归属于文化范畴或科学范畴;在方法论上,中医学应用中国传统哲学的概念来探讨人体生理现象;但在临床上,中医药治疗经验应该在科学层面上对待,以寻求中医的客观性、规律性、普遍性和本质性[3]。厘清中医发展中文化与科学的关系,才能避免对中医药文化属性的误判。
正确区分中医的科学属性和文化属性,为中医药文化内涵与外延的确定奠定基础。外延上,中医药文化可分为中医药精神文化、中医药物质文化和中医药行为文化三个领域,它贯穿于中医药文化的哲学基础、中医从业规范、中医典籍和中医遗迹之中。内涵上,综观当前学界对中医药文化的概括,中医药文化是以“中和”为核心、追求顺应自然与动态平衡的健康文化体系,主要体现在“阴阳合”的健康观、“精神内守”的病因观、“治未病”的诊治观、道法自然的养生观、大医精诚的医德观。
毋庸讳言,中医药文化的提炼有助于其大众化,但是,就社会大众而言,这些内容依然是过于专业化,显得亲和力不足。在当前的社会氛围中,要想为中医发展营造一个更加适宜的发展空间,就必须适时推动中医药文化的普及化,提升其亲和力。“互联网+”的流行为提升中医药文化亲和力提供了新平台。互联网是一个多媒体平台,它有机地将文字、图片、视频、音乐等整合起来,通过针对不同群体的视听偏好,选择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与传统以严肃规范的文字形式传播中医药文化不同,互联网可以根据不同年龄层的偏好,通过视频、动漫、音乐、曲艺等不同载体传播中医药文化,让民众在玩中学,潜移默化地将中医药文化渗透于他们思想中。这就改变了过去古板的推广方式,“互联网+”对中医药文化传播形式的创新使其更易于被接纳,并有效提高了传播效果。
2 提升中医药文化传播效果
传播行为涉及五个要素: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取得什么效果[4]。这五要素涉及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彼此相互关联。易言之,要想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必须根据不同的传播对象,选择合适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
在前互联网时代,政府和中医师是中医药文化最重要的传播主体。政府对中医药的重视主要通过政策支持实现,通过对中医药产业的扶持、中医药诊治的补助发挥中医药独特的诊治价值,使民众接受中医药,认可中医药。中医师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主要通过与就诊者的面对面交流实现,而这种沟通的传播效果建立于中医药的疗效之上。然而,中医药如今所遭遇的挑战不仅使中医师疲于应付各种对中医药的误解和诽谤,也削弱了政府中医药政策的扶持效果。“互联网+”为中医药企业、中医药院校、中医药受益者等其他主体创造了向公众宣传中医药的条件,政府和中医师不再单枪匹马。多元主体不仅扩展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主体,更重要的是借助“互联网+”,多元主体结成了“统一战线”,有助于实现传播优势互补,营造一个全覆盖的传播环境。当然,“互联网+”的介入并不一定能保障传播效果的提升,这需要相关主体相互配合,各施其长。
传播内容要根据不同传播对象量体裁衣,这是传播的基本要求。中医药文化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不少“外行”而言,的确是艰深难懂。然而,中医药文化体系是十分庞大的,在“互联网+”助推下,可以根据不同对象的喜好选择差异化的传播内容。当前,中医养生蔚然成风,即便有些人对中医心存疑虑,但对于食补、中医养生操等并不抗拒,以此为突破口,借助“互联网+”的便利,向民众普及中医养生理念方法,以疗效争取更多人认可中医药。当然,也要警惕一些不法商家利用“互联网+”招摇撞骗,这不仅使民众利益受损,也会损害中医药的名声。
渠道的扩展是“互联网+”给中医药发展带来的最大便利。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多媒体融合提高了传播的趣味性,中医药文化借助影音、动漫等形式,有助于提升自身亲和力。然而,互联网所带来的变化不仅仅停留于此,更重要的是它营造了一个平等、开放、互动、自主的空间,降低了沟通门槛,更多人可以借助互联网互动。像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终端的出现方便了中医药文化传播,民众不但可以及时获取各种医疗资讯,还可以与专家互动,及时释疑。但是,伴随着“互联网+”应运而生的微商和“造医”严重影响了中医声誉。微商通过微信朋友圈的熟人效应推销所谓中医养生产品,而其中不少是“三无”产品;“造医”则通过“生产明星”的模式炮制“名医”,这些网红“名医”甚至连基本的中医知识都不具备,但却通过互联网真假难辨的信息赚得盆满钵满[5]。这些问题需要加强“互联网+中医”的监管才能解决。
传播对象是中医药文化的受众群体。“治未病”是中医有别于西医的显著特征,倘若能将年轻人塑造成为中医药的粉丝,通过中医养生保健,提高年轻人的身体素质,实现少生病、迟生病、不生大病的目标。互联网是年轻人使用最频繁的新媒体,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动漫、偶像剧、流行歌曲,这些形式创新不仅扩展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渠道,更重要的是可以赢得年轻人对中医药的关注和兴趣,扩大中医的群众基础。
“互联网+”对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的再造,服务于传播效果。不容置疑,近年来,“互联网+中医”不仅成为投资的热门领域,众多中医类APP的开发也吸引了更多人关注,扩大了中医的粉丝队伍,提高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效果。中医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它逐渐成为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养生保健、治疗亚健康的首选。
3 提高中医诊治便利性
看病难、看病贵是近年来民众极为关切的社会问题,看病难问题与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直接相关。“互联网+中医”为民众便利地接受中医诊治创造了条件。近两三年来,与中医诊疗相关的APP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既有针对某一病症的,也有致力于解决患者咨询、挂号、代煎中药等一系列需求的,还有号称打造闭环,打通患者全面需求的。过去,患者几乎所有的问题均要到医院才能解决,而往返医院、候诊都极为耗费时间。尤其是想要接受名中医的诊治,更要彻夜排队,或者高价购买黄牛票,苦不堪言。而今,患者通过专门的预约APP或者医院的微信公众号均能轻松地获取医生的排班状况,是否停诊,还能十分便利地进行预约,极大节约了患者时间。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治的主要方式,其中望、闻、问都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通过互联网,患者可以足不出户接受医生的初步诊治,这对于常见病、需要复诊的患者以及出行不方便的患者十分便利。患者借助 “互联网+中医”初诊,也为患者选择医院、选择医生提供了依据。此时,医生不再受上班时间限制,也不受特定医院约束,为最大程度发挥医疗卫生资源效益最大化提供了条件。
当然,这些以互联网为中介的诊疗服务业面临着逃避责任、医生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这些问题也都需要通过完善“互联网+中医”的监管才能逐步得到解决。
[1]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N].光明日报,2015-12-23(1).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N].中国中医药报,2011-12-29(3).
[3] 陈少宗.中医科学与中医文化有关问题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2013,34(4A):1-3.
[4] 哈罗德·拉斯韦尔.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35.
[5] 徐琼,何劲风.从传播要素分析“互联网+”时代中医传播的困境[J].文化与传播,2016,5(4):41-45.
R2-03
A
1000-338X(2017)05-0039-02
2017-07-04
郑砚璐(1991—),女,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硕士研究生。
王尊旺(1975—),男,副教授。 E-mail:6941736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