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甘薯龙津薯3号种植表现及其栽培技术
2017-04-04黄一赐林炎照林水明
黄一赐,林炎照,林水明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种子站 364000)
紫色甘薯龙津薯3号种植表现及其栽培技术
黄一赐,林炎照,林水明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种子站 364000)
龙津薯3号具有高产、稳产、商品价值高等优点,总结该品种的种植表现,以及栽培技术要点。
紫色甘薯;龙津薯3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紫色甘薯能改善人体的免疫功能,以及抗癌、防老化、增强血管弹性、改善血液循环等功效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紫薯在很多地方得到推广种植。2009年龙岩龙津作物品种研究所以日本九州冲绳农业研究中心的紫色甘薯绫紫薯为母本,以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龙薯9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多年筛选,育成了具有高产、稳产、抗病、适应性广等特性的紫色甘薯新品种,201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薯2016002)。现将该品种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选育过程
2009年龙津作物品种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获得种子,2010年春季催芽播种,实生苗品系培育,晚季进行初选,2011年复选、鉴定,2012年进行品系比较试验,2013年和2014年参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2015年参加福建省甘薯生产试验,2016年通过福建省审定。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产量表现
2013年参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试,平均每667 m2(下同)鲜薯产量2241.63 kg,比对照徐紫薯2号增产23.40%,达极显著水平;平均薯干产量500.62 kg,比对照增产6.03%,达显著水平;平均淀粉产量293.02 kg,比对照减产0.75%,未达显著水平。
2014年续试,平均鲜薯产量2215.19 kg,比对照徐紫薯2号增产10.31%,达极显著水平;平均薯干产量537.67 kg,比对照减产11.94%,达极显著水平;平均淀粉产量326.90 kg,比对照减产18.97%,达极显著水平。
2年平均:平均鲜薯产量2228.41 kg,比对照增产16.85%;平均薯干产量519.15 kg,比对照减产2.96%;平均淀粉产量309.96 kg,比对照减产9.86%。
2.2 抗病性
根据福建省区试抗病性鉴定结果:2013年抗蔓割病、中感薯瘟病,2014年抗蔓割病。综合评价为抗蔓割病、中感薯瘟病。
2.3 薯块品质
根据福建省区试的品质鉴定结果: 2013年干物率22.75%,比对照低3.15个百分点;淀粉率13.43%,比对照低2.74个百分点;食味评分80.8分,比对照高1.0分;外观评分81.9分,比对照高2.0分。2014年干物率24.19%,比对照低6.05个百分点;淀粉率14.68%,比对照低5.26个百分点;食味评分80.4分,比对照高0.4分;外观评分81.4分,比对照高1.4分。2年平均:干物率23.47%,比对照低4.60个百分点;淀粉率14.06%,比对照低4.00个百分点;食味评分80.6分,比对照高0.7分;外观评分81.7分,比对照高1.7分;每百克干物质花青素含量15.43 mg。
2.4 丰产性及稳产性分析
根据福建省鲜薯产量的丰产性参数和稳定性参数进行品种适应性评价:2013年对照徐紫薯2号丰产性(鲜薯产量)列第9位,其稳定性方差值为22.447,变异度为13.0401,回归系数为0.6318,表明徐紫薯2号综合评价较差。龙津薯3号丰产性列第5位,稳定性方差值为129.019,变异度为25.3357,回归系数为0.2638,综合评价一般。2014年对照徐紫薯2号丰产性列第8位,稳定性方差值为17.123,变异度为10.3027,回归系数为0.9287,徐紫薯2号综合评价较好;龙津薯3号丰产性列第2位,稳定性方差值为28.132,变异度为11.9716,回归系数为1.4418,综合评价较好。可见龙津薯3号鲜薯丰产性好,稳产性一般。
2.5 主要性状
该品种株型中蔓半直立,单株分枝数9~16条,成叶心齿形,叶片大小中等,顶叶、成叶、叶柄、柄基、叶主脉、叶侧脉、脉基、茎蔓均为绿色,蔓粗中等,单株结薯4个左右,大中薯率85.9%,薯块纺锤形,薯皮紫色,薯肉紫色,较耐贮藏。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培育壮苗
采用秋薯留种,一般2月中下旬下种,用薄膜覆盖育苗,施足基肥,加强苗床管理,促进早发芽、早发根、早出壮苗。
3.2 适时早插,合理密植
早薯于5月上中旬、晚薯于立秋前插植;早薯每667 m2插3000~3500株、晚薯3500~4000株。
3.3 加强肥水管理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一般插后7 d左右施点穴肥,插后25~30 d重施夹边肥,每667 m2施N 9~10 kg,氮磷钾比例以1∶0.5∶1.5为宜。基肥、点穴肥、夹边肥的比例为5∶1∶4。遇干旱及时灌水,薯块膨大期后应做好防涝排涝工作。
3.4 防治病虫害
紫色甘薯常见的病虫害有斜纹夜蛾、卷叶虫、天蛾,药物防治应掌握在低龄幼虫局部发生阶段进行防治。对于一些连年种植和缺硼地区,要注意增施硼肥,以防苦丝病发生。
3.5 适时收获
一般种植后125~140 d就可以采收。
(责任编辑:刘新永)
Planting performance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purple sweet potato “Longjinshu No.3”
HUANG Yi-ci, LIN Yan-zhao, LIN Shui-ming
(XinluoDistrictSeedStationofLongyanCity,FujianProvince364000)
Purple sweet potato “Longjinshu No.3” had advantages of high and stable yield and high commodity value. This paper summarized its planting performance and key points of cultivation techniques.
Purple sweet potato; “Longjinshu No.3”; characteristics; cultivation techniques
2016-11-12
黄一赐,男,1960年生,高级农艺师。
10.13651/j.cnki.fjnykj.2017.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