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本科院校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

2017-04-04杨艳艳寇桂岳

时代农机 2017年10期
关键词:毕业设计应用型车辆

杨艳艳,寇桂岳,朱 敏

(1.南昌工程学院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9;2.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9)

新建本科院校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

杨艳艳1,寇桂岳1,朱 敏2

(1.南昌工程学院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9;2.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9)

依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以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的,分别从实验、实习和设计环节的教学和实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新建本科院校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完善措施。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车辆工程;实践教学

1 应用型概述

(1)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涵义。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在高等教育建设的新形势下,以“应用”为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导,加强实践教学,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为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技术人才。目前,我国高校大致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约占高校的三分之一。综合研究型大学比较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的培养,更多的使学生成为科学家和企业研发人员。应用型本科院校更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毕业后普遍从事企事业单位的技术、管理和服务工作等。

(2)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特点。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够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类型的人才。通过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所运用的知识和能力所包含的创新程度、所解决问题的复杂程度,可以将应用型人才进一步细分为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工程型人才以科学原理为依据,从事社会实践中的工程设计、规划和运营决策等;技术型人才主要从事产品开发、方案设计和生产现场管理等活动;技能型人才主要从事生产线或作业现场的实际操作。按照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组成进行分工,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是由职业技术院校承担。而技术型人才属于高等应用型人才,人才综合素质远远高于技能型人才,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既要突出“应用型”又要强调“更高层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点突出以下四个方面: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较宽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2 新建本科院校车辆工程专业实践环节及存在的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是应用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实践教学。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和人才培养上不同于研究型大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调整。车辆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较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不仅要强调实践教学,更要突出实践环节,还要密切关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式及时调整专业理论知识,正确把握专业的发展方向,培养社会所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南昌工程学院于2004年升为本科院校,并于2007年开办车辆工程专业,专业方向是汽车技术服务方向、汽车电子控制方向和汽车设计和制造方向。该院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设置了课内实验、课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经过几年的办学,该院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汽车技术和汽车服务等方面的人才。在专业发展和实施过程中已经多次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也发现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1)课内实验环节及存在的问题。车辆工程专业属于机械工程学科,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对动手能力要求高的专业课均设置了课内实验。车辆工程专业开设的汽车构造、力学、液压、电工和汽车电子控制课程的实验环节主要是对课堂上所学进行验证的实验。如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液压和气动传动实验、汽车电子技术实验,且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①实验课时少,课程总的课时数就少,能开出的实验课时也很少,间接导致实验室设备利用率不高;②实验时间少,实验通常是分小组或者分批进行,如果按班级平均人数40人,3~5人一组,至少也要8组,实验过程中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动手,根本无法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更不利于课堂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③实验教学中大多属于验证性实验,教师按照自己的方法给出实验内容和步骤,甚至有些实验结果都是可以预测的,这样的实验很难调动起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④课内实验课排课存在安排不合理的现象,由于学生和教师课表上时间安排冲突等原因,导致很多课程都是先上实验课再上理论课,实验过程中没有课堂理论知识为依据,学习课堂理论知识的时候已经把实验内容忘记,无法把理论知识与实验联系起来,学生仍然缺乏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中问题的能力;⑤同一门课程或者不同课程之间的关联度不太大,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的仍然是独立的知识,难以把知识点和不同的理论系统的联系起来,学生仍然缺乏实际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习环节及存在的问题。车辆工程专业在实习环节设置了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课程实习包括工程图学测绘实习和金工实习,都是工科类必修的专业基础实习,主要安排在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实习时间为1~2周。专业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汽车构造拆装实习、汽车综合性能实训(含驾驶实训)等,主要从第五学期开始,穿插安排在各个学期,通常时间1~3周。毕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初的毕业论文(设计)开题后进行,时间是3周左右。

工程图学测绘实习和金工实习是在学校的基础性实验室进行,汽车构造拆装实习和汽车综合性能实训(含驾驶实训)在校内专业性实验室进行。这些实习的实施和课内实验相似,都是结合理论课进度分组进行,3~5人一组。由于实习时间比较短,实习的条件有限,实习安排的内容比较单一,且是分组进行,所以大部分同学缺少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由于实习指导老师少学生人数多、学生对实习不重视等原因,考核方式又主要以实习报告为主,所以实习总体效果不尽人意。

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是由指导老师带队到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或者企业工厂,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生产加工和生产管理中,目的是通过实习进一步深化和巩固专业课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的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但是实际实习过程中,学生到企业的车间生产现场更多的只是了解一下企业的概况和发展,很少有学生真正的参与实际生产实习中。由于实习基地比较分散,教师难以有效地监督和管理,加上学生的主动性较差和对实习的重视性不够,实习又只是以学生撰写实习报告作为考核,所以实习过程和实习效果表现过于形式化。

毕业实习是对学生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一次综合训练,也是为毕业设计(论文)和今后就业服务做准备。毕业实习主要采用的是分散模式实习,由教师引荐或学生针对毕业设计内容或个人兴趣、特长等进行分散。由于实习单位数量多且分散,学生与老师之间联系接触少,指导老师的监督管理困难等,导致毕业实习根本没有为毕业设计(论文)和今后就业起到很大的作用。

(3)设计环节及其存在的问题。车辆工程专业的设计环节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两个部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设置的设计环节之一,目的是强化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综合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般由老师确定课题的设计选择、设计内容、设计步骤和要求,由于同一专业班级人数多,加上课题选题数量有限,导致大多数学生的设计雷同,剽窃现象严重,根本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毕业设计是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是理论实践相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过程。毕业设计开始在毕业实习和找工作的时间,面临就业压力,许多学生忙于参加各种招聘会,不会花太多时间在毕业设计上。在毕业设计的这几个月,学生很少主动联系老师来提出问题或者是报告进度,缺乏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目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着就业和毕业设计时间冲突、选题不合理、教师对学生关注不够、学生缺乏主动性甚至抄袭等问题。

3 新建本科院校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完善措施

(1)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年轻高学历搭配资深经验的高水平实践教师队伍,成立一个专门负责实践教学的监督体系,分工负责严密监控实验、实习和设计各个环节。课内实验由理论教师亲自指导,资深教师从旁协助;实习环节选配有经验的资深教师与年轻高学历教师搭配,共同深入现场进行指导;设计阶段选择有设计经验的教师与年轻高学历教师搭配共同设计指导。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要更加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仅仅以实践教学成果作为评价,更应注重实践过程。首先,实践教学以启发引导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不断改进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方法、改进评价标准等。再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监管意识和创新意识,实践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当今社会就业需求。

(2)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传统的实践教学系统包括实验、实习、设计几个环节,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实践内容比较单一,没有体现出综合性。为了加强新建本科院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中技术和管理问题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在实践教学系体系中增加3~5周的专业综合实训内容,综合实训内容重点围绕人才培养方向的需求,让学生在汽车构造、力学、液压传动、电子控制等课程的综合设计中,系统地了解设计制造和控制之间的联系。其次,加强实践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如教师带领学生去设计生产制造进行现场实习,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实际加工生产和管理中,亲身体验作为技术人员的工作过程,强化专业意识和现场意识。最后,由于车辆零部件的设计、制造、生产装配和电器电子控制等现场实习的内容和位置分散,所以实习的内容和地点要及时明确,重视不同的实习内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角色转化。

(3)建立综合实践教学基地,加强与社会就业需求相结合。根据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不同需求,组织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制定各类实践教学指导书和任务书,广泛地与社会上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综合实践教学基地。实习期间,除了指导教师还要邀请现场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讲解和答疑,严格要求学生作好实习记录,实习结束后进行现场答辩,检查实习效果。此外,定期或不定期邀请专家对专业发展和社会就业动态等方面作讲座,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扩大学生的接触面和知识面,实时掌握当今社会对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动态。

4 结语

实践教学在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建立综合实践教学基地,加强与社会就业需求相结合等措施。完善目前新建本科院校车辆工程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为社会培养所需求的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服务。

[1]潘懋元,石慧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J].江苏高教,2009,(1):7-10.

[2]姜煜林.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特征及其培养[J].江苏高教,2008,(5):150-151.

[3]陈美荣,谢建山.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2(5):107-110.

[4]刘菁.工科本科生的工程素质培养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

[5]杨登秀.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7.

[6]徐雳,李茂月,王振波.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8,(12):28-30.

江西省高等学校省级教改课题(JXJG-16-18-17);(JXJG-16-74-5)。

杨艳艳(1986-),女,硕士,实验师。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应用型车辆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车辆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冬天路滑 远离车辆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