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肉鸡饲养管理,提高肉鸡养殖效益
2017-04-04舒发雍
舒发雍
(兴义市农扶局动物卫生监督所,贵州兴义 562400)
加强肉鸡饲养管理,提高肉鸡养殖效益
舒发雍
(兴义市农扶局动物卫生监督所,贵州兴义 562400)
近些年来,肉鸡饲养已经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快速致富、易管理、见效快以及投资少十分可靠的途径,但是,因为一部分饲养人员没有饲养管理的经验以及科学技术的知识,实施盲目投资,进而造成了很大经济的损失。肉鸡饲养管理已经成为了一项具有综合性的工作,只有对肉鸡饲养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掌握,进而对其实施综合性考虑,才能有效提升肉鸡饲养经济效益。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就肉鸡饲养管理进行几点论述。
肉鸡饲养;疫病防治;日常管理;经济效益
1 加强饲养管理
1.1 饮水、开食
雏鸡进入育雏舍后,应及时供给清洁与舍温一致的温开水(第1周内给雏鸡饮用温开水)。在第1次的饮水中加入3~5%的葡萄糖,以使雏鸡尽快恢复体力;根据实际情况建议在前2~5d的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抗菌药物,以增强鸡的免疫力,阻止病菌传播;保证鸡群能够自由饮到清洁卫生的饮水。
1.2 温度
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初生雏鸡体温调节能力差,既怕冷又怕热,必须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具体温度控制可以参考如下:进雏后1~3d为34~32℃,4~7d降至33~31℃,以后每周下降2~3℃(可分2~3次降温,每天降温不超过1℃),直至降至18~20℃,保持稳定。温度过高,鸡的采食量减少,饮水增多,生长缓慢;温度过低,卵黄吸收不良,增加饲料消耗。
1.3 通风
科学合理地通风可以排除有害气体、控制温度,降低腹水症、呼吸道疾病和大肠杆菌病的发生率,尤其是肉鸡饲养密度大、生长速度快、代谢旺盛时通风就显得尤为重要。雏鸡进场后24h内整体育雏空间较大,可以不进行通风,随着日龄的增长逐渐加大通风量,给鸡只创造一个无异味、不缺氧的舒适环境,有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1.4 光照
肉鸡的骨骼、肌肉、羽毛在7日龄后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再加之代谢旺盛,使其各个器官始终处于应激状态,尤其是心肺功能在早期发育不完善,跟不上新陈代谢的需要,所以容易发生猝死和腹水症。另外,骨骼的发育相对于肌肉的快速生长来说慢一些,肉鸡也易发生腿病。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减少光照时间和降低光照强度来降低雏鸡的采食量,控制雏鸡的生长速度,使其肌肉、骨骼和心血管系统的发育更趋平衡,从而达到提高雏鸡成活率的目的。
1.5 饲养密度
雏鸡饲养密度为1周龄内25~40只/m2,2周龄为15~20只/ m2,3周龄为10~15只/m2,4周以上为10只/m2。鸡群密度过大,垫料潮湿、排泄物增多、有害气体增加、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危害鸡群的健康。鸡群密度可根据鸡群生长阶段、季节、设备条件、技术水平等合理调整,以满足鸡只生长的需要。
2 做好不同阶段疫病防疫
2.1 生长前期
肉鸡的生命周期比较短,对于生长前期(即饲养的前期),就是农户购买回来之后进行饲养的前期,指的就是肉鸡在10日龄以下的阶段。这一阶段的肉鸡比较弱小,防疫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控制2种病:一种是沙门氏菌病;另一种是大肠杆菌病。对于这2种病的防疫首先应该从肉鸡幼崽的选择上入手,要从条件相对较好的孵化场进行幼崽的购买。购买回来之后要对雏鸡的另一个生长环境进行合理的清扫,为了保证温度适宜,最好使用专业的取暖设备,因为雏鸡身体比较虚弱,所以随时需要进行保温,并尽量减少室内的空气中粉尘的污染。
2.2 生长中期
生长中期的肉鸡主要是指的肉鸡在20~40日龄之间的群体,此阶段的肉鸡与生长前期总体上有了很大的变化,该时期主要的防治疫病有球虫病以及大肠杆菌病。要加大鸡舍的空气交换量,加大通风口的换气频率,同时要保证适宜的温度以及湿度,保持地面的干燥,并且要经常对鸡舍进行消毒和环境的清扫。对于球虫病的防治不能只使用1种药,要使用不同的药物和不同的方法进行,应选择多种药物和方式交替进行,并且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期,最好的防疫方法是能够使得肉鸡的生长和粪便进行完全分离,这样能够很大程度减少肉鸡的感染几率。对于大肠杆菌病的预防和治疗主要的是使用高效的药物,一定要保证根据这一时期肉鸡的特点进行剂量的选择,同时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合的疗程,应避免试探性地进行防治,要保证不延误治疗时机,同时试探性的治疗也会增加治疗的风险,关键的是因为肉鸡的生命周期本来就很短,而试探性治疗需要时间长。
2.3 生长后期
这一时期的时间比较短,同时也是出栏的最重要时期,主要指的是肉鸡在45日龄以上。这时期比较重要,如果不注意则可能导致之前的饲养白费。主要的还是预防大肠杆菌病,同时还有非典型新城疫病以及混合感染。在改善环境的同时交替使用消毒药物,要做好前面2个期间的免疫工作,这一时期再加以重视。
3 做好饲料管理
肉鸡饲养管理经济效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饲料的选择和饲喂,因为在肉鸡饲养中,饲料成本一般占到养鸡成本的80%左右,所以,要根据肉仔鸡的各阶段生长发育需要,适时更换饲料,饲喂优质全价料,并配合发酵饲料,增加其采食量,保证肉鸡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4 了解行情适时出栏
(1)了解行情。肉鸡出栏时的市场价格对肉鸡饲养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因此,饲养户要经常了解、掌握肉鸡市场信息,根据饲养量及毛鸡的需求量决定进雏时间,目前,随着气温的升高使一些病毒病尤其禽流感病毒无处藏身,人们的食鸡意识也逐渐增强,养殖户应多方关注信息适时进雏。
(2)适时出栏。一般肉鸡的出栏时间是46~52d,超期饲养,肉鸡的采食量增加而增重率降低,料肉比下降,饲养的经济效益降低。若公母分群饲养,母鸡在7周龄以后,增重速度相对下降,饲料消耗急剧增加,这时只要大部分肉鸡体重已达到2kg左右,即可提前出栏;而公鸡要到9周龄以后增重速度才下降,因而公鸡可到9周龄时上市。
[1] 李颖,张勇,李林,等.肉鸡的饲养管理[J].贵州畜牧兽医,2015,39(6):48-49.
[2] 郭红光.肉鸡饲养管理关键技术[J].养殖与饲料,2016,(1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