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牛繁殖疾病及其治疗分析

2017-04-04买尼古丽夏热皮

兽医导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胎衣黄体母牛

买尼古丽·夏热皮

(托克逊县郭勒布依乡畜牧业服务中心,新疆托克逊 838102)

母牛繁殖疾病及其治疗分析

买尼古丽·夏热皮

(托克逊县郭勒布依乡畜牧业服务中心,新疆托克逊 8381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养牛的方式已经由传统的散养式养殖转变为规范化的圈养。但在牛养殖过程中,经常还是会引发各种疾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深入分析了母牛繁殖期间可能引起的各种疾病类型,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建议,希望能为相关养殖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降低母牛繁殖疾病的概率,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母牛繁殖疾病;治疗;预防

我国传统上农户养牛主要是为了役用或食肉,其中养母牛既可作役用,还可通过繁殖牛犊来增加收益。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役用牛养殖已经很少为了役用,而且现在粮价上涨,养殖成本大大提高,许多农户弃牛打工,加之母牛繁殖疾病的发生,更降低了肉牛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做好母牛繁殖疾病的防治工作,努力提高肉牛业经济效益。

1 治疗母牛繁殖疾病的意义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农作物种植和禽畜养殖。在我国农村,有很多农民进行牛的养殖,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牛养殖中主要包括公牛养殖、奶牛养殖、母牛繁殖,通过销售牛奶、牛肉或是整牛的方式来获得经济收入。在这些养殖种类中,母牛繁殖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因为在母牛繁殖幼牛时,很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袭,如果母牛患有疾病或出现难产等情况,将会导致母牛或幼牛的死亡,甚至是都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根据对我国母牛养殖户相关调查显示,已经出现了很多起母牛因患疾病而未能顺利生产的案例,全国的经济损失数额巨大。因此,加强母牛繁殖疾病的治疗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有效避免养殖户出现经济损失,还会因此而提升收入,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常见母牛繁殖疾病及其防治措施

2.1 子宫炎症

2·1·1 症状:母牛子宫炎症是一类常见繁殖疾病,通常在产后一周内发病。炎症轻微时,患牛的发情周期正常,但屡配不孕;如果炎症较重,就会产生严重的全身症状,比如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不时从阴户流出有腥臭味的半透明或脓性分泌物。如果进行直肠检查,就会发现一侧或两侧子宫角增大,子宫壁厚薄不一致,收缩反应微弱。

2·1·2 病因:产房的卫生条件不合格;操作不规范,输精时没有进行严格消毒;临产母牛的外阴、尾根部污染粪便没有彻底洗净并消毒;助产或剥离胎衣时,消毒不严或操作不当,将微生物带入子宫,碰伤了子宫颈,引发子宫颈炎直至子宫颈增生;产后胎衣不下,子宫脱出,患有布氏杆菌、沙门氏菌等疾病。

2·1·3 防治措施:产前产房要彻底打扫消毒,对于临产母牛的后躯要彻底清洗消毒,助产或剥离胎衣时要无菌操作。对于患牛此病的治疗,主要是控制感染,子宫内放入抗菌消炎药物。炎症较轻时可用青霉素200万单位,蒸馏水100ml宫注,隔天l次,连用3次;较重时可用3%双氧水30ml宫注,用生理盐水500ml冲洗回流,再用3g土霉素,100ml蒸馏水宫注,隔天使用,连用3~4次,同时肌注缩宫素和PG,若有全身症状可用青霉素1200万单位,链霉素500万单位,氯化钙20ml3支,生理盐水1000ml静注。当发生子宫颈炎时,用干奶油剂冲洗子宫颈,每天一次,每次注入2~3ml,一周即可治愈。

2.2 卵巢囊肿

2·2·1 症状:如果是卵泡囊肿,则发情周期变短,发情期延长,病牛极度不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经常追逐或爬跨其他母牛,有时攻击人畜。直肠检查时,卵巢上有一个或数个壁紧张而有波动的囊肿,多次直检可发现囊肿交替发生和萎缩,但不排卵,囊壁比正常的卵泡厚,子宫角松软不收缩。如果是黄体囊肿,就会不发情,直肠检查可发现囊肿多为一个,壁较厚而软。

2·2·2 病因:饲养管理不当,饲料中缺乏维生素或含有多量雌激素,缺乏运动,垂体或其它激素腺体机能失调,生殖系统功能异常,体内激素分泌紊乱。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结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死亡,卵泡液未被吸收或增多而形成的。黄体囊肿是由于未排卵的卵泡壁上皮黄体化而形成的。

2·2·3 防治措施: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人工授精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如果是卵泡囊肿,则要肌注促黄体激素(LH)150~300单位,促卵泡释放激素(LRH)1000mg。对于黄体囊肿,需要氯前列烯醇2~3支(0.4~0.6mg)肌注,促卵泡素(FSH)150单位,生理盐水10ml。

2.3 胎衣不下

2·3·1 临床症状:正常母牛在分娩后1~5h胎衣可自行排出,病牛则胎衣在8~72h以上不能完全排出,胎儿胎盘大部分仍与子宫粘膜连接,病牛精神不振、拱背、体温升高,食欲及后刍减退或废绝,泌乳量下降或停止。

2·3·2 病因:饲料缺乏营养,尤其是维生素、钙盐和其他矿物质;怀孕期间运动少,胎儿过大,产出时间过长,导致产后子宫收缩无力;胎盘发过炎症,有堕胎、流产、早产现象。

2·3·3 防治措施:孕期多喂食钙及维生素丰富的饲料,适当增加运动时间,产前两周减少精料,分娩后饮益母草及当归水。一般常采用手术剥离进行治疗,若分娩超过两天,子宫口收缩,可采用药物治疗。垂体后叶素80~100单位肌注,促进子宫收缩功能;在子宫内注入5%~10%的盐水1000ml,促进胎儿胎盘缩小,从母体胎盘上脱落。若严重感染,伴有全身症状时,则需青霉素1200万单位,链霉素1000万单位,葡萄糖酸钙20ml10支,5%葡萄糖1200ml,10%安纳咖30ml,每天1次,连用3~5次。

2.4 胚胎死亡

造成母牛胚胎死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胎儿因素。可能是由于母牛内分泌混乱或者生殖器出现感染,或者是胚胎自身的遗传物质异常,导致胚胎难以正常发育和生长;二是母牛因素。母牛的输卵管中有使胚胎正常发育的必要的分泌物,可能输卵管中分泌系统出现问题。而且母体子宫环境如果与胚胎发育不同步,会直接影响黄体寿命,从而导致母体重新发情;三是人工授精和高温影响,气温太高也会大大降低胚胎的存货率。

[1] 王喆,王安奎,杨国荣,等.热带亚热带牛常见繁殖疾病综合控制技术[J].养殖与饲料,2010,(11):48-50.

猜你喜欢

胎衣黄体母牛
胎衣加赘物预防母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观察
母牛的分娩与接产
母牛的发情鉴定和配种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CT增强扫描对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诊断价值
二例奶牛胎衣不下的诊治
中医治疗黄体功能不足循证评价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黄体破裂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