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兽医结合防治畜禽病毒性疫病的研究

2017-04-04侯学群

兽医导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中兽医中西中草药

侯学群

(邓州市兽药饲料监察所,河南邓州 474150)

中西兽医结合防治畜禽病毒性疫病的研究

侯学群

(邓州市兽药饲料监察所,河南邓州 474150)

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畜禽养殖业在农业经济发展和规划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面临畜禽病毒性疫病的侵害,如何防治疾病的发展和传播成为了检验兽医工作者能力的标杆。本文旨在分析中西兽医对防治畜禽病毒性疫病的应用价值,并检验了一些治疗措施的可行性,仅供相关人士的借鉴。

中西结合;兽医;防治;畜禽病毒性;疫病;措施

当下随着我国畜禽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对畜禽病毒性疫病防治工作的需求愈发日益突出。畜禽病毒性疾病不仅使畜禽产品质量的降低,还造成大数量的死亡,甚至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指标的正常[1]。中西兽医结合诊治不但是防治畜禽病毒性疫病的关键手段,也为畜禽疾病的研究获取了更多的可能和方向。基于对临床试验的观测分析,鄙人在经验中总结了一些中西兽医结合在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中的利弊、措施和前景,现报道如下。

1 西兽医防治病毒性疫病的利弊

1.1 有利因素

在防御方面,西兽医主要是通过扼杀环境中的病原体,伴随定期的消毒和接种疫苗,从根源上切断病毒的传播路径并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从而完成畜禽非易感体制上的转变。在治疗方面,对于感染病毒性疫病的畜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常规治疗途径:第一,服用抗菌素,消炎镇痛等药物(如鸡感染大肠杆菌时,可服用恩诺沙星或氧氟沙星)。第二,采用高免血清;第三,采用抗病毒药物(如鹅肝病毒肝炎,为了防止继发感染和大肠杆菌的交叉感染,可在饮水中加入恩诺沙星,电解多维或是氧氟沙星等抗病毒药物。)这些手段不仅使用方便,可以直达病灶,还快速有效的缓解临床症状,直接提高畜禽的健康水平。

1.2 不利因素

在防治上西兽医虽然可以直观快速的找准病症并对症下药,但也存在诸多缺点,例如,关于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的不科学滥用,长期服用会导致畜禽形成耐药体质,只是解决一时的表面问题,治标不治本;而使用的高免血清具有局限性,不仅成本高,用量大,还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甚至市面上出现质量不达标或过期的血清流通。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会影响畜禽本身的产品质量,也给畜禽业主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妨碍畜禽业正常有序的发展,甚至当不合格的畜禽流通市场时给人类带了健康安全上的威胁。

2 中兽医防治病毒疫病的利弊

2.1 有利因素

作为具有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发展历史的中国,使用中草药、针灸等中医疗法治疗畜禽病毒性疫病能更好的弥补西兽医在治疗上的诸多不足。中兽医依据遵循自然规律,本着“扶正固本”的中医理念,把握畜禽的自然特性和地理分布差异,调和畜禽脏腑经络,卫气营血,使阴阳平衡,结合畜禽的实际情况把辨证论治的思想贯穿整个治疗的始终,从根源上调整畜禽的机体免疫能力,加强机体内巨噬细胞的吞噬率,诱生干扰素,促使淋巴细胞的转化,逐渐形成防御邪气、戾气侵犯机体的体质。

近年来,有很多学者和畜禽养殖户在实践中运用中草药治疗病毒性疫病取得了突出的疗效,具有直接抑制病毒的蒲公英,金银花,大青叶,板蓝根,甘草,牛黄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草药;对禽大肠杆菌敏感的焦山楂等;对链球菌防治的防风,穿心莲,独活等;同时还有可以治疗鸭病毒性肝炎的钩藤,茵陈等具有解痉,清利肝胆的药物。不同作用的中草药在各自环节激发免疫应答,在不同程度上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促使免疫器官的发育成熟,加快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鄙人在调查走访中也总结了将中草药运用到实践中的显著疗效。例如,2014年蠡县留史镇养鸡场徐某学习中兽医饲养知识,某养鸡场在饲料中加入艾叶不仅提高种蛋孵化率,还降低了白痢等疾病发生率。还有人在对于母猪乳痈病的治疗上,针对母猪乳房热痛,泌乳量减少,溃破等临床症状运用了中兽医学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原理,服用栝楼牛蒡汤加减,所有药物为末,开水冲服进行灌服,很快得到了缓解。总之,利用中兽医治疗畜禽的疾病不仅药源充足,成本低廉,而且没有耐药性,对畜禽本身的产品质量也有很好的保障。2.2 不利因素

中药治疗畜禽病毒虽然效果显著,但也不是万能的,都会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中草药治疗时间长,吸收慢,药效发挥缓慢,因此使治疗患有急性畜禽病受到一定限制因素。再者,畜禽不像人类有对药物分辨自取的能力,对于需要服用才有效果的中药水剂由于味道多样性,使其畜禽配合需要一定的难度。对于研究畜禽中药治疗的学者来说,整体知识素养不高,对中兽药理缺系统的掌握,往往在实际应用中忽视了辨证论治,运用单味药的疗效比较单一,使药剂的利用度不充足,甚至还有不法商贩一味追求短时间的药物疗效,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对中药制剂里面加入西药成分。诸多因素导致中兽医的发展到达瓶颈期,对中兽医的发展势必有一定的阻碍影响。

3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畜禽病毒性疫病的发展优势

鉴于中、西兽医治疗畜禽病毒性疫病的优缺点,近年来,很多专家和畜禽养殖户致力于把西兽医,中兽医相结合运用到研究和实践中去,利用西兽医的快速,准确直达作用机体的优势效果和中兽医治标治本,从源头培养畜禽机体抗病毒疫病能力的作用机制完美的结合。近年来,不管是学者的研究报道还是鄙人的跟踪调查,中西兽医治疗病毒性疫病应用于实践取得良好效果的事例屡见不鲜,例如:(1)在鸡感染大肠杆菌和疫气侵犯时,服用氧氟沙星的同时,加入金银花、板蓝根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草药,对于控制病情的发展和切断病毒的传播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2)单令旺等[2]人使用黄芩,黄连,牛黄等药物配合安宫牛黄丸,七珍丹,板蓝根等中药制剂联合卡那霉素,环丙沙星,链霉素,青霉素等西药对症治疗犬瘟热病取得了十分可悦的成果。(3)2016年某鸡场患有传染性法氏囊炎,通常西兽医学认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炎是一种传染性严重的病毒性及免疫抑制性疾病,西医常规方法是在鸡的饮水槽或饲料里加入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电解多维等西药进行治疗,在鄙人的指导下,将具有扶正固本,提高免疫力,同时兼有清热解毒功效的白术,黄芪,五味子,苍术,大青叶,板蓝根,蒲公英等中药进行配比喂服。治愈率高达97%以上。据有关分析表明,茵陈浸膏可以促使灰黄霉素的吸收,喹乙醇与某些解热轻轻毒药可以降低喹乙醇的毒副作用,往往中兽医与西兽医的协同作用效果大于两种药物效果之和,中西兽医治疗病毒性疫病相辅相成的有机结合,使之取长补短,互补互用,标本兼治,最大程度上对畜禽病毒性等疾病发挥着抑制作用,也能有效地提高畜禽的机体免疫力,提高畜禽产品的生产质量,对畜禽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4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畜禽病毒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现阶段,尽管中西兽医在治疗病毒性疫病上实践应用和治疗中显示出了十分优良的治疗效果,但仍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缺陷。首先,我国对中兽医领域人才的培养较为欠缺,研究技术人员专业知识水平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其次,对于中草药制剂的研究过于单一,工艺和提纯水平粗糙,不便于畜禽的直接服用;再者,拿针灸治疗畜禽来说,自古以来的针灸治疗畜禽疾病的临床资料记载和调查都较少,因此基础知识不牢靠,缺乏完整理论实践,是在不断摸索和探究中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无疑对研究人员造成新的挑战,也必然对畜禽业的发展造成障碍。

但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于中草药治疗畜禽疾病的结合会越来越紧密。中药本身确实还有很多抑菌抗病毒的天然成分和活性,例如其中的鞣质,多肽,有机酸,生物碱等直接做用于细菌或病毒,所以不会存在化学药物残留,耐药性和毒副作用问题的发生。在结合中草药的时候还可以做到“未病先防”,利用中医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潜在优势联合西药激发畜禽机体内的非特异性免疫力的提升,同时在进行防止工作的同时改善畜禽养殖的卫生环境[3],也有助于阻碍疫病的传播,降低畜禽死亡率,也为畜禽业经济发展带来更充足的优质资源,更重要的是为人类的食品安全和生命健康提供了更切实的保障。

总之,中草药和抗病毒西药均有利弊,如果能恰当的组合配用,发挥优势互补,不仅可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还能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推动畜禽业经济不断发展,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病毒性疫病的方式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相信在众多研究学者和畜禽养殖户的共同努力下定会有更广阔的前景。

[1] 周岷江,王天益,李英伦,等.中草药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研究概况及展望[J].中兽医学杂志,2001,(4):23-25.

[2] 单令旺,单令武,单令文,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意思犬瘟热[J].中国兽医杂志,1999,(11):56.

[3] 白云峰,孙思华.浅谈农村用药防治畜禽疾病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3):292-293.

猜你喜欢

中兽医中西中草药
中兽医药治疗鸡痘的新思路
动物疫病诊断中兽医病理诊断技术探讨
三味中草药 消炎效果好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影響中西的波希戰爭
中草药在缓解夏季猪热应激中的研究应用
中兽医分型治疗牛泄病的方法
“味其道”与“理其道”(一)——中西诗与思比较谈片
结缘中草药
中兽医“治未病”学说在动物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