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WOT模型的四川省水稻育种业竞争力分析

2017-04-04唐江云万志玲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种业四川省四川

唐江云,向 平,万志玲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

基于SWOT模型的四川省水稻育种业竞争力分析

唐江云,向 平,万志玲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

为了明确四川省水稻育种行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情况,运用SWOT模型,从影响行业竞争力的优势、劣势、威胁和机会4个方面,分析了近10 a来四川省水稻育种行业的发展现状,剖析四川水稻育种业的竞争力情况,以期为四川水稻育种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SWOT模型;水稻育种;竞争力;四川

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不断缩减[1],而土壤污染、土质恶化、水资源短缺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育种行业的发展,将成为水稻生产产量和质量的基础保障。四川省是我国水稻种植大省[2],其常年种植面积在200万hm2左右,约占全部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30%左右,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0%以上,是四川省第一大粮食作物。“十二五”期间,四川省水稻育种攻关在品种选育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育成并通过省级及以上审定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近180个次,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是在严峻的环境危机和我国农业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四川省水稻育种行业的未来发展必须综合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构建核心竞争力,进而保障四川省甚至全国口粮安全产量[3]。

SWOT模型[4]是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是企业战略管理中最常用的分析工具,通过评价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明确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得出带有一定决策性的结论,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科学的发展计划和对策。

本研究运用SWOT模型分析四川省的水稻育种行业,以明确四川水稻育种行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劣势,有针对性地构建四川水稻育种业发展策略,为促进四川水稻育种业未来发展奠定理论基础,为保障四川水稻粮食安全生产做出努力。

1 四川水稻育种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1.1 优势(Strengths)分析

1.1.1 环境优势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具有水稻种植和水稻种子生产的优越自然条件。四川省自然条件良好,气候温润,全年有240~280 d日温≥10℃;无霜期长,有240~300 d。雨量充沛,年降水量达1 000~1 200 mm;水资源丰富,有金沙江、嘉陵江、沱江、岷江、大渡河等江河水及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作为灌溉水资源,可利用量充足[5]。土壤肥沃,耕地质量良好,有较完整的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四川省有各类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6.7万hm2,水稻制种技术力量强,有明显的生产优势,是国家确定的水稻种子核心繁育基地[6]。截至2016年12月,适宜四川种植的水稻品种有368个,其中,省级审定品种224个,国家审定品种142个[7]。四川农业素有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制种产量高,质量好,杂交水稻制种面积产量连续20 a居全国第一[8]。

1.1.3 政策优势 农业部制定的“十三五”发展方向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保持粮食产量总体稳定,我国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水稻、小麦等口粮自给能力达到100%。四川省是水稻生产大省,这就要求四川省各水稻育种单位必须保证水稻品种的质量和产量。

2014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四川省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是积极开展科研成果鉴定和专利保护;二是鼓励育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保障产学研合法权益,引进技术人才,开展合作研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加大财政科研经费和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建设和保护种子生产基地,提升良种生产能力,加大南繁支持力度。

围绕《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实施,四川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将重点支持新品种(品系)及良种的选育、繁育技术。在水稻育种攻关上,四川省实行“政府引导、企业参与、产学研结合”的协作机制,鼓励合作、联盟。2012年四川省制定了《四川省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2—2020年)》,为四川省水稻种子的繁育、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1.1.4 成果优势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在四川省广大科技人员的辛勤努力下,培育出一系列的水稻新品种,丰富了四川省的水稻种质资源,使四川省水稻育种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整体研究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在过去10 a,四川省水稻育种单位在品种选育、科研成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十一五”期间,有202个水稻新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创制优异骨干亲本材料84份;国家发明专利28项;国家植物新品种权138项,主编或参编专著3部,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收录43篇;获得国家、省、市各级奖励3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育成品种在国内外累计推广300万hm2[10]。“十二五”期间,四川省水稻育种攻关在品种选育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育成并通过省级及以上审定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近180个次,育成品种的数量及质量均居全国前列,特别是中籼育种处于全国领先水平[11];申请和获得品种保护权106项,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34项,获各级成果奖5项,发表论文254篇,其中,SCI 54篇;育成品种推广面积420万hm2;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保障了四川省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1.1.5 品种优势 一个水稻新品种通常在推广种植3 a后便会出现品种退化现象,但四川省水稻主导品种丰富,是四川最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作物[12]。2009—2016年,四川省水稻主导品种为28个(数据来源于2009—2016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发布的农业主导品种资料),全部是由四川省育种单位选育的。四川杂交水稻已覆盖南方稻区16个省市,省际调剂量占全国的35%~40%,出口量占全国的50%以上,位列全国第1[13]。优良、稳定且丰富的品种是市场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体现,是育种行业发展的基石。

1.2 劣势(Weaknesses)分析

尽管四川水稻育种业的发展具有自然资源和技术人才优势,具有政府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在全行业中具有竞争优势,但是四川育种业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

1.2.1 科研能力不平衡 科技是一个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调查显示,四川省具有一定科研实力的育种单位主要集中在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而超过80%的种子企业科研能力水平低甚至无自主研发能力,只有靠引进省内外其他单位的品种来维持经营[14]。而科技人才的稳定性极强,目前体制内中高级职称科研人员不愿流动或很难流动,导致行业内部资源配置不合理,科技技术不平衡。

1.2.2 品牌意识淡薄 随着我国《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四川省越来越重视水稻品种的审定和保护,注重品种权问题及专营产品经营。四川省自主培育的优良、稳定的水稻品种资源丰富,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是却忽略了树立“川种”品牌,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实践证明,成功的种业寡头都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充分发挥品牌优势,进而在市场竞争中占主导地位。四川省种业要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竞争力,且保障四川省育种业的良性发展,就必须树立自己的品牌。

1.2.3 突破性品种少 近10 a来,虽然四川省各育种单位选育、审定的水稻品种数量多达400余个,但是由于育种技术路线单一、科研资源分散、种质资源有限而导致的遗传基础狭窄、育种创新投入不足等原因造成突破性品种较少,进而导致在农业推广应用中仍然是一般品种居多,主导和强势品种极少。四川省水稻育种业要想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就要求各育种单位、科研人员不仅要在新品种数量上占优势,更要自主培育突破性品种,在品种质量上下功夫,以保障四川省水稻育种的良性发展。

1.3 威胁(Threats)分析

1.3.1 市场竞争加剧 我国作为水稻种植大国,每年对水稻种子的需求量居世界前列。中国产业信息网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杂交水稻和常规水稻的市场规模分别是207亿,236亿元。且预计2017—2020年市场规模将稳步上升。尽管我国水稻育种、产业、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国际种子企业对我国水稻种子市场份额的占领,但是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尽管四川省每年培育的水稻品种数量多,推广种植的品种能够满足本省甚至其他地区的水稻种植需求,但是四川省水稻种业零、散、多、小的局面使得四川省水稻种业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我国的水稻种子市场潜力巨大,且目前没有形成市场垄断。四川省各育种单位与种业企业应该加强品牌间合作,树立“川种”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1.3.2 品质竞争力弱 四川省人民以大米为主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四川省水稻种植类型以籼稻为主,从水稻品种质量供给能力方面分析,优质水稻品种少,适合农业生产推广种植的优质品种更少。四川省在推选水稻主导品种时对产量指标的考量较多,“川优6203”是业界公认的一个优质品种,但其产量比其他品质较差的品种低,且后期加工需求、设备与技术指标的

统一度不够[15]。长期以来,四川省水稻育种以高产为主要目标,育成的水稻品种很难在产量和品质上同时保证,繁育的优质稻米稳定性普遍较差。此外,水稻病虫害也影响到四川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着四川省水稻育种业的发展。从国内国际市场分析,米质是影响价格的关键因素,如泰国香米凭借其优良品质,其价格是普通大米的2~3倍,但在我国的销售状况良好。2015年泰国香米在我国市场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在我国各地区市场份额均占有优势,在华东地区所占市场份额高达23.65%。四川省水稻育种在品质方面处于弱势,因此,四川省水稻育种首要的攻关问题是提高稻米品质。

1.4 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1.4.1 市场机遇 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以及食品消费结构的升级,市场对口粮的刚性需求增加。近年来,由于粮食增产受水资源、耕地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制约,工业用粮和畜牧业用粮急剧增加,导致在“十三五”期间及未来更长一段时间,我国粮食产需缺口矛盾愈加凸显。目前,我国水稻种植面积达3 000万hm2左右,居世界第2位,总产量2.04亿t,居世界第1[16]。但这仍然不能满足我国对稻米的市场需求,因此,选育优质、高产的种子作为保障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可为四川水稻育种业的发展创造极大的机遇。

1.4.2 水稻价格趋好,政策扶持 随着市场对粮食需求量的增加,供求矛盾的加剧,国家惠农政策、农民种粮补贴政策的贯彻落实,2002—2016年,农民种粮收益逐年上升。尤其是近年来,水稻市场价格呈稳中有升的良好发展态势,2016年,水稻种子的市场均价为杂交稻78.91元/kg,常规稻10.25元/kg,与2015年相比,分别提高了9.99%,9.98%。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等部门《关于印发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通知》(国粮调〔2016〕55号)有关规定,2016年生产的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的最低收购价格每50kg分别为133,138,155元,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水稻制种生产和优质稻、常规稻种植的积极性。国家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出台以各项惠农扶农措施,持续提高来粮食最低收购价,以增加粮食储备,减少谷物进口。在农业发展的新形势下,优良的种子是产量、收益的基本保障。在水稻价格稳定上涨,优质水稻种植在全国各地推广的大环境下,必将促进四川省水稻育种的快速发展。

2 提高四川省水稻育种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2.1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树立川种品牌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优良品种的研发能力是育种的核心竞争力[17],四川省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不协调的矛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难以突破培育技术的瓶颈,高产而不优质,优质又大多不高产,全优水稻品种极少[18]。因此,提升水稻品种质量水平,必须坚持依靠科学技术,增加科研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四川省水稻育种攻关与国内外育种单位的交流合作,提高育种成效,选育一批满足国家粮食安全和稻米市场需求的优质、高产、抗性良好的水稻新品种。应以农业标准化和“三品一标”(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为准则,针对国内国际市场,打造“川种”品牌,提升品牌含金量[19]。搭建并创新品牌推广、营销的方式、策略,将品牌做成一个完整、全面、完善的产业,让“川种”走向更大的市场,确实提高四川省水稻育种的竞争力。

2.2 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市场影响力

随着全球经济、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在国际种业市场中的竞争日趋激烈[20]。我国种业要想在世界种业竞争中占据优势,就必须加快提高自身竞争力。四川省在我国水稻品种选育、品种制种技术等方面有显著优势,水稻种子龙头企业也开始开拓国际市场。全世界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仅占全球水稻种植面积的8%,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对杂交水稻种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四川省水稻种业应该把握机遇,将培育出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推广出去,提高四川省水稻种子在国际市场中的占有份额,进而提高“川种”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1]刘礼.重金属引起的土壤污染问题与治理措施 [J].科技展望,2015(14):185.

[2]周虹.四川省水稻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四川农业科技,2015(9):46-48.

[3]向平,唐江云,李晓,等.四川水稻种业核心竞争力分析及发展对策[J].杂交水稻,2011,26(2):7-10,74.

[4]包昌火,谢新洲.竞争对手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220-222.

[5]四川省农业厅.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手册[EB/OL].[2013-03-28].http://www.scagri.gov.cn/kjfw/zzjs/201303/t201303 28_310460.html.

[6]林刚,张德银,罗学芳,等.四川水稻制种基地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以宜香优杂交稻制种基地建设为例[J].中国种业,2013(3):28-30.

[7]四川省种子站.截止2016年12月适宜四川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品种[EB/OL].[2017-01-22].http://www.chinaseed114.com/seed/12/seed_56790.html 2016.

[8]王军.四川:杂交水稻制种面积产量连续20年保持全国第一[EB/OL].[2015-11-04].http://www.sc.gov.cn/10462/12771/2015/1 1/4/10357678.shtml.

[9]舒长斌,张熙.关于提升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4(3):12-14.

[10]彭建华,何希德,喻春莲,等.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践与思考:以四川省“十一五”杂交水稻育种攻关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4,33(6):28-31.

[11]四川省科技厅.四川“十二五”水稻育种取得“三大突破”[EB/OL].[2016-04-19].http://www.sc.gov.cn/10462/10464/1046 5/10574/2016/4/19/10376747.shtml.

[12]陈春燕,李晓,杜兴瑞.四川省水稻主导品种性状分析及对水稻育种的展望[J].中国稻米,2015,21(2):4-7.

[13]马国岩.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6(5):20-22.

[14]邓荣生,梁蔚.四川水稻种业的SWOT分析[J].专题论述,2015(11):9-11.

[15]熊鹰,杜兴瑞,林正雨,等.新时期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6,35(4):12-15,24.

[16]四川省科技厅.四川“十二五”育种攻关实现“三提升三推动”[J].技术与市场,2015,22(4):1.

[17]张晓,崔建藏,李高成.浅谈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J].农业科技通讯,2011(6):5-8.

[18]何川.四川省优质水稻新品种需求与现状 [J].四川农业科技,2015(6):67-68.

[19]黄建轶.四川省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现状及其对策[J].四川农业科技,2016(5):55-56.

[20]江六一,李停,雷勋平.结构优化视角下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机理及对策研究[J].管理世界,2016(1):170-171.

Competitive Analysis of Rice Breeding Industry in Sichuan Province Based on the SWOT Model

TANGJiangyun,XIANGPing,WANZhiling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and Rural Economic Institute,Sichuan AcademyofAgricultural Sciences,Chengdu 610066,China)

To clarify the situation of market competition of rice breeding industry in Sichuan province,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rice breedingindustryin recent 10 years was analyzed from4 aspects ofthe advantages,disadvantages,threats and opportunities affect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industry in Sichuan province by SWOT model,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rice breeding industry in Sichuan was analyzed.This 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rice breedingindustryin Sichuan.

SWOTmodel;rice breeding;competitiveness;Sichuan

F326.11

A

1002-2481(2017)11-1867-04

10.3969/j.issn.1002-2481.2017.11.33

2017-06-15

四川省科技支撑项目(2016NYZ0054)

唐江云(1985-),女,四川武胜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农业经济、农业信息研究工作。向 平为通信作者。

1.1.2 人才优势 科技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四川省农业厅从“六五”时期开始就有计划地组织全省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种子企业启动“六大”作物育种攻关计划。据四川种业信息网不完全统计,四川省水稻育种攻关协作单位有20余家,商业化育种单位10余家,部、省两级认证种子企业112家。目前,四川省建成了2个国家区域技术创新中心,6个农作物改良中心,18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9],全省有2 000多个从事农作物研究及育种的工作者。水稻育种专业人才储备丰富,研究人员200余名,其中,高级职称60余人,有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4人,为水稻育种产业的未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种业四川省四川
A gift I treasure
四川:不只辣,还很甜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灾后两年新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