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仔猪白痢的综合防治措施
2017-04-04李涛
李 涛
(山东省平邑县畜牧兽医局,山东临沂 273300)
浅谈仔猪白痢的综合防治措施
李 涛
(山东省平邑县畜牧兽医局,山东临沂 273300)
多年以来,仔猪白痢一直是困扰着一些猪场和养殖户的一大难题。据调查,凡饲养管理跟不上,环境卫生条件差的猪场和养殖户均发生仔猪白痢,发生过仔猪白痢的圈舍,若消毒不严格常年均可发生。发生白痢的仔猪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导致 “僵猪”或死亡。本文以仔猪白痢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仔猪白痢;综合防治;防治措施
仔猪白痢主要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临床上以下痢,排乳白色、灰白色浆状、糊状粪便为特征。一般发于10~30日龄的仔猪,多发于10~20日龄仔猪,常见全窝或部分仔猪发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季、早春及夏季炎热季节多发,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给养殖者造成的损失很大,直接影响养猪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控制和减少仔猪白痢的发生。
1 仔猪白痢发生的主要原因
1.1 饲养管理不当,圈舍卫生条件差
(1)仔猪饲养管理不当。保温措施较差,由于仔猪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抵抗力较差,容易受凉拉稀;由仔猪引起仔猪受寒,导致胃肠机能紊乱,使大肠杆菌大量繁殖,引起仔猪下痢;仔猪受热,特别是在夏季,仔猪又缺乏饮水,引起大肠杆菌大量繁殖,导致下痢;初生仔猪饲料营养中铁盐或其它营养成份补充不足,或者因其它原因引起仔猪消化不良性下痢。
(2)母猪饲养管理不当。哺乳母猪患病后,体温升高,乳汁变性亦可引发。乳汁过稠或过稀,引起仔猪消化不良或营养不良。母猪过瘦,所分泌乳汁不足或过稀,导致仔猪消化器官发育不良,引起下痢。母猪饲喂不当,如突换饲料或饲喂霉坏饲料导致母猪分泌的乳汁变坏,引起仔猪下痢。部分母猪患病发热,引起生理代谢紊乱,导致母乳变性。仔猪吸奶后消化不良,大肠杆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致使肠道变性而发生下痢。
(3)圈舍卫生条件差。不重视环境清洁卫生,圈舍里到处是粪尿污水,没有及时清扫。应该保持猪舍通风良好,干燥卫生,温度、湿度适宜,减少其他应激反应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1.2 饲粮单一导致仔猪白痢发生
散养户沿用传统的饲喂方式,总是饲喂母猪干草料及粗糠等无营养性饲料。有些青绿饲料通过高温加热处理饲喂,使维生素遭到破坏,所以大多母猪产后出现泌乳量少,仔猪营养不良,抵御疾病能力弱,促使该病发生。
2 仔猪白痢发生的临床症状
仔猪发病常有先后,拖延时间较长,且症状轻重不一。仔猪出现白痢前有一定的预兆,如不活泼,吮奶不积极,拉出粒状的兔子粪屎,经半天或一天后出现典型症状,排出浆状、糊状的稀粪,呈乳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具腥臭味,性粘腻。随着病情的加重,腹泻次数增加,病猪拱背,被毛粗乱污秽、无光泽,行动缓慢,迅速消瘦,有的病猪排粪失禁,后躯沾污粪便,眼窝凹陷,脱水,卧地不起,若不加治疗或治疗不当一般经5~6h死亡,或转为慢性成为僵猪。有的并发肺炎,大约有10%的死亡率,高的可达50%以上。
3 仔猪白痢的综合防治措施
3.1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其抗病能力
加强对母猪和猪仔的各项管理。对母猪尤其是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根据不同饲养阶段调配饲料,饲料应多样化。给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提供合理的营养,确保母猪产后食欲旺盛、泌乳量高。母猪产前一周开始适度减少饲料。临产当日只喂少许盐水补液,产后逐渐加料。哺乳期间,不随意变更饲料配方或更换饲料,禁止使用高能量饲 料。尤其不使用普通高能量饲料配比的肉猪饲料来喂哺乳母猪。禁止饲喂发霉变质饲料;母猪生产时,接产员要保证无菌操作,产仔后母猪栏圈要保持清洁干燥,防止乳头污染,不让仔猪吸吮不洁乳头。仔猪生后12 h剪牙,仔猪生后口服有益活菌制剂或口服抗生素,2次/d,连用3 d。生后3 d补铁150 mg、硒1 mg,15日龄时重复1次,用量加倍。仔猪3日后开始补水,在补水中加入酸制剂。仔猪 7~8日龄开始补料,可同时在饲料中加入酸化剂及活菌制剂,也可单独在饲料中加入一些抗生素。仔猪也应及时补料,添加维生素,加强运动,补充饮水。
3.2 搞好圈舍环境卫生,保持温度适宜
猪舍地面应以水泥地面为好,既干燥又易于清洗。在母猪产仔前,应将圈舍打扫干净,定期对环境和圈舍消毒,圈舍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冬季减少圈舍冲洗,并经常更换垫草,发现有痢便及时在上面撤上一些生石灰并清扫干净,对饲料槽及水槽经常清洗,保持干净。后期做到勤打扫,不让粪尿和污水积存,饲槽经常洗刷,保持清洁卫生。初生仔猪的适宜温度是30~32 ℃,10~30日龄22~28 ℃为宜,根据季节做好防寒保暖或防暑降温工作。
3.3 仔猪发生白痢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1)做好疫苗免疫,目前市面上有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菌苗,大肠杆菌K88ac- LTB双价基因工程菌苗,仔猪大肠杆菌腹泻K88、K99、987P三价灭活菌苗,MM-3工程菌苗等。其中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菌苗是国内应用较多,安全性和有效性均较高的产品,可依据说明书及时保量对母猪和仔猪进行免疫预防。
(2)仔猪白痢应以抗菌消炎、补血、补液、早发现早治疗为原则。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配合补液、添加收敛药物、葡萄糖和维生素等,但应注意临床用抗生素3~6个月应至少更换一遍。有条件的猪场以药敏试验为依据来指导选药,切忌滥用抗生素。随着中兽医的应用越来越多,也可配合中医疗法进行治疗,如烟锅子法、大蒜疗法等。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加强母猪、仔猪的饲养管理以及预防等综合措施,能很好的解决仔猪白痢病的发生和降低仔猪白痢病的死亡率,对猪场以及养殖户提高养猪经济效益有一定的意义。
[1] 山国林,佟万祥.浅谈仔猪白痢的综合防治措施[J].云南畜牧兽医,2011,(12):15.
[2] 佚名.仔猪白痢处方[J].北方牧业,201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