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喘气病的防治措施探讨
2017-04-04谢水金
谢水金
(茂名市电白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广东电白 525400)
猪喘气病的防治措施探讨
谢水金
(茂名市电白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广东电白 525400)
猪喘气病为生猪养殖中常见多发的传染性疾病,此病发病典型症状:咳嗽、气喘、食欲不振、发育迟缓,病情更严重的,为僵猪形成的主要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甚为惨重。文章就此病的发生、预控和治疗做要点性阐述,为今后科学防控此病,降低此病感染率,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喘气病;防病;流行
1 前言
猪喘气病又称猪支原体肺炎,是猪的一种慢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此病药物治疗随可改善症状,但很难彻底去除病原菌,病猪在症状消失后半年至一年多仍可排菌。因此,在本病的综合防治中应本着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原则,做好疾病的综合防治原则。
2 流行病学
2.1 传染途径
此病传染源为病猪和带菌猪,致病病毒长时间寄生肺部、肺门淋巴、呼吸道、纵膈淋巴等处,随咳嗽、喷嚏、喘气等将病毒传播开来,经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此病潜伏期时间长,很多易感猪在不被发觉的情况下,就有被隐性感染的可能。
2.2 流行特征
本病在全世界普遍易发,不同猪种,不同年龄段的猪群都可发病,1~2个月龄和断奶不久的仔猪,怀孕母猪最易感染得病,在春,冬季和昼夜温差较大时多见,饲养管理不善和气候突变都能促进本病发生。在近年来呈现出的流行特征如下。
2.3 仔猪感染率高,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
仔猪因为断奶和饲料及饲养场所的变化最易感染该病,也可从母体接触病原菌引发该病,而其一旦得病,往往病情较重,病死率高。而成年猪感染可无明显症状,多呈隐性感染。
3 症状
本并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多呈慢性病程。主要症状为咳嗽,气喘。病初轻声连咳,继而痛咳,严重者可发生痉挛性咳嗽,咳嗽在早晨喂料前后最为明显。也可表现为气喘明显,咳嗽不明显。气喘多出现在疾病中期,呼吸可达100次/min以上,常张口喘气,并发出喘鸣音。病猪精神萎靡,身体消瘦,不愿活动。体温一般变化不大,多正常或略高。也有些病猪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仅表现为沉郁,被毛粗乱,生长受阻,膘情严重丧失。
4 防治措施
4.1 预防措施
4·1·1 坚持自繁自养,严格引种检疫
处于防病考虑,坚持自繁自养,能大大降低此病易感率。条件不允许,需引种时,严格引种检疫,早期引进隔离饲喂,确保猪只健康后,方可混入大群饲喂。
4·1·2 接种防疫疫庙,增强猪群体质
虽然说,接种防疫疫苗,不能完全杜绝此病发生。但是,比较而言,接种疫苗,不失为防控此病的上策。目前,接种用疫苗,有猪喘气病弱毒冻干苗,接种防疫,有效免疫率在80%以上。通常情况下,每年8~10月份,种猪和后备猪,例行接种1次即可,用量每次两头份,注射在左侧肋部。出生仔猪,7~10日龄,首次接种,免疫用1头份。待到60~80日龄,二次免疫,注射用量,每次1头份。经两次接种后,能大大提升猪体免疫效力。
4·1·3 及时药物预控,降低此病易感率
及时有效药控,能降低此病易感率。对生产母猪而言,用水溶性阿莫西林,每次250☒g;支原净,每次100☒g;强力霉素,每次100☒g,生产前1周,拌料喂服,预控效果不错。对仔猪而言,出生后3日龄、7日龄、21日龄,用长效土霉素,用0.2ml/kg,肌肉注射,同样能降低此病的易感率。生猪转群,用复方替米先锋,每次拌料80kg,连续用2周,防病效果同样不错。
4.2 治疗措施
养殖猪群中,发现有疑似病症:干咳、气喘、长势迟缓,但是,发病后致死率不高,可怀疑为此病感染。期间,配用X射线检查,或,配用血清学检查,基本可确诊为此病。经药敏实验,这些药物在此病的治疗过程中,有着不错的疗效,现做阐述和介绍。
泰乐菌素,肌肉注射,5ml/kg,每天2次。治疗期间,配用鱼腥草注射液,0.2ml/kg,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续用3~4d,治愈效果不错。留意有无继发病感染,期间,配合用抗病毒1号,肌肉注射;复方替米先锋,每次40kg拌料40mg,连续用1周,治愈效果更好些。
或者,用氟苯尼考,20~30mg/kg,每天2~3次,连续用3~5d,经胸腔肺部直接注射,直达病灶,连续用2d,康复治疗效果不错。
或者,用卡那霉素,肌肉注射,用2~4万国际单位/kg,每天1次,连续用3~5d,为1疗程,治愈效果不错。
或者,用土霉素,用40~50mg/kg,间隔2~3d,注射1次,连续用5次,为1疗程。
此病治疗,能缓解感染症状,降低发病率。但是,根除体内形成的霉形体,难度要大很多。由此,复发率更高,日常注意预控管理,降低此病感染效果更好些。
5 结论
猪喘气病,为常见的、传染性强的呼吸道疾病。此病目前致死率不高,但是,传染性很强。一旦被感染后,将延长饲喂周期,降低饲料利用率,造成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养殖猪群中,发现有干咳、气喘、长势迟缓,但是,发病后致死率不高,可怀疑为此病感染。期间,配用X射线检查,或,配用血清学检查,在确诊为此病感染后,应及时隔离治疗。泰乐菌素、复方替米先锋、氟苯尼考、卡那霉素等药物在此病治疗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体内形成的霉形体,短时间内彻底根除难度大。由此,更建议采取综合性的预控措施。注意:坚持自繁自养,严格引种检疫;接种防疫疫苗,增强猪群体质;及时药物预控,降低此病易感率,为降低此病的易感性创造条件。
[1] 王庆泽.猪喘气病的诊断与防治[J].兽医导刊,2007,(2):21-23.
[2] 杨汉春,王庆华,荣强.猪气喘病的免疫与防治技术[J].中国兽医杂志,2003,39(12):37-39.
[3] 邵国青.猪喘气病的控制与净化方法的建议[J].养猪,2010,(6):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