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猪呼吸系统疾病的综合防控措施及体会

2017-04-04李水权李基旺

兽医导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猪群猪舍病猪

李水权 李基旺

(广东省湛江市畜牧技术推广站,广东湛江 524094)

谈谈猪呼吸系统疾病的综合防控措施及体会

李水权 李基旺

(广东省湛江市畜牧技术推广站,广东湛江 524094)

当前,随着集约化养猪生产的发展,其高密度的饲养使得猪呼吸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日趋上升,呼吸道疾病已经成为猪场的头号疾病。此病病程较长,以病因多、表现复杂、诊治难度高、单一措施防治效果差等现状,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将从猪呼吸系统疾病的综合防控措施展开讨论。

呼吸系统;感染;防御措施;症状

1 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因

1.1 传染性因素

疫病爆发时,大量细菌、病毒会在猪舍中滋生,当猪群机体抵抗力下降,内源性感染的病原菌就被激活,引起呼吸道疾病爆发,外来引进种猪或仔猪,未进行隔离或隔离时间不足,病原未完全净化而引发呼吸道疾病。

1.2 病原菌感染

引发呼吸道疾病的病原菌主要有支原体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萎缩性鼻炎和猪肺疫等。几乎80%猪场都有存在支原体肺炎感染,是最常见呼吸道疾病(气喘病)。

1.3 病毒性感染

主要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瘟、伪狂犬和猪流感等。

1.4 寄生虫感染

主要是由猪的蛔虫、后圆线虫、肺丝虫的幼虫或成虫寄生于猪的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1.5 饲养管理因素

猪舍内粉尘较多,饲养密度大,密闭的猪舍,通风不良,导致猪舍氨气、二氧化碳浓度高。还有很多因素如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影响、应激反应过重、频繁接种疫苗、营养物质的缺乏等均可促进病原体的传播。冬春季节交替,环境温度骤降,早晚温差大,这种冷应激加上病原、环境等因素,容易导致猪出现呼吸道疾病给合征,加重猪场的损失。

1.6 综合因素

事实上,以上病因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往往相互促进,互为因果。从而使猪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变得异常复杂,这也是猪呼吸系统疾病难以诊断和防治的原因所在。

2 猪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及主要病变

2.1 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以肺炎症状为主,病猪咳嗽、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部分呈腹式呼吸、眼鼻分泌物增多、口吐白沫甚至流出血水。病猪局部皮肤发红、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生长缓慢或停滞成为僵猪。母猪群的繁殖性能下降,妊娠后期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弱仔,胎儿木乃伊化,出现呼吸困难;新生仔猪出现呼吸道症状,高死亡率(80~100%)。少数母猪表现为产后无乳、胎衣停滞及阴道分泌物增多。如果饲养条件差、密度大、不良应激多、处理措施杂乱,发病率、死亡率和临床表现更为严重。

2.2 猪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变

所有病猪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炎。6~10周龄的保育猪剖检可见弥漫性间质性肺炎以及淋巴结的广泛肿大,肺出血、硬变(不能萎缩的橡皮肺)和花斑样病变(灰白色坏死与褐色出血斑块状相间),个别肺有化脓灶,病猪肺部有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有些病猪有广泛性多发性浆膜炎(胸腔、腹腔很多纤维蛋白渗出,甚至造成粘连),有些肺部病变与猪支原体肺炎相类似。

除肺部出现病变外,有的病猪还可见鼻孔流血或带血泡沫,喉头出血、水肿,扁桃体肿大、出血,多部位淋巴结肿大、出血,气管粘液或泡沫增多,甚至带血。

3 猪呼吸系统疾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由于猪呼吸系统疾病病因复杂,所以不能指望单一措施防控本病。结合发病猪群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措施对症处理,或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坚持自养自繁的原则,建立稳定的种猪群,不轻易引种。如要引种,首先要搞清所引猪场的疫情,此外,还应进行血清学检测,阴性猪方可引入。引入后必须建立适当隔离区,做好监测工作,一般需隔离检疫4~8周,风土驯化,免疫注射,健康者方可混群饲养。

(2)规模化猪场应彻底实现全进全出,至少要做到产房和保育两个阶段的全进全出。

建立健全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定期对猪舍和环境进行消毒,保持猪舍、饲养管理用具及环境的清洁卫生。

(3)做好猪群饲养管理。在呼吸道疾病高发期,尽量减少猪舍粉尘、降低畜舍氨气浓度,变干料为湿料,猪舍窗户常开,若冬春较为寒冷,则应在中午两小时内将南北方窗户打开,进行通风换气。用好料,保证猪群的营养水平,提高猪群对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降低继发感染的发生率和由此造成的损失。

(4)建立一整套寄生虫防治程序。包括种母猪、公猪、仔猪及产后母猪,阿维菌素、多拉菌素等均可选择,拌料及注射相结合。

(5)增强猪群的免疫力。免疫力的增强依靠两个方面,一是使仔猪在哺乳期采食到足够的初乳;二是在保育期进行合理的疫苗免疫。

(6)做好其他疫病的免疫接种,控制好其他疫病,特别是猪瘟、猪伪狂犬病和猪气喘病的控制

(7)定期对猪群中猪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感染状况进行监测,以了解该病在猪场的活动状况。

(8)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平时要注意观察猪群的变化,一旦个别猪出现症状要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并对整个猪群进行药物混饲预防。

适当使用药物控制猪群的细菌性继发感染。建议在妊娠母猪产前和产后阶段、哺乳仔猪断奶前和断奶后、转群等阶段按预防量适当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抗菌药物和中药,以防制猪群的细菌性继发感染。对哺乳仔猪 3、7、21日龄进行三针药物预防注射,如“替米考星”、“头孢噻呋”等。

4 综合治疗措施

治疗原则 治疗猪呼吸道疾病应以治疗原发性病因为主,并结合对症治疗,控制继发感染,辅以支持疗法,以增强机体的抗病力和自身免疫力。

(1)治疗方法

①喘必治(卡那霉素注射液)10ml、头孢噻呋钠400mg混合按2ml/10kg肌注,效果很好。

②速倍治(头孢噻呋钠注射液):10mg/kg体重 肌注,隔d一次,连用二次。

③20%氟苯尼考注射液(嗜喘至尊)10ml 、30%替米考星注射液(呼泰喘奇)10ml混合,用量2ml/10kg肌注,每日一次,连续5d为一疗程,效果很好。

病程严重可用以上2与3方分左右两边肌肉注射效果很好。(2)采用中药方剂对症治疗

方剂一:实践证明麻杏石甘汤是治疔呼吸系绞疾病的首选方剂之一。处方组成:炙麻黄、姜黄各150g、杏仁80g(去皮)、生石膏900g、二花、连翘各300g、蝉蜕,僵蚕各100g黄芩、知母丶元参、生地、麦冬、花粉各240g,大黄、炙甘草、桔梗各200g混合粉碎成细末。

方剂二:款冬花,贝母,桔梗各1000g。知母,杏仁,麦冬各500g栀子3000g,甘草500g,石膏2000g混合粉碎成细末。

方剂三:贝母、葶苈子、板兰根、茯芩各300g,桔梗240,黄芩、栀子甘草各180g,混合粉碎成细末。

以上方剂都有清解肺热,止咳平喘的功效。预防按0.5~0.8%,治疗按1~1.5%拌入饲料中喂服。连用10~15d。任选一方加入抗生素:氟苯尼考粉十强力霉素或替米考星十氟苯尼考疗效更佳,抗生素饲喂7~10d。

(3)在使用过程中抗生素可以交替使用,以免产生耐药性。中药起效慢,要按疗程使用。

5 体会

建议改变圈舍设计,防止密度过大,减少应激。

加强病猪饲养管理与药物治疗相给合,早期治疗,才能收到较好效果。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在饮水中加多种维生素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根据以往经验和临床表现,猪呼吸道综合症病程复杂,单靠中医或西医的单方面治疗很难治愈且易反复,而在临床上用中西药联合应用,可明显缩短病程,提高疗效,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和效果,治愈率高且不易反复发生;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用药成本,而且也可以避免滥用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所产生的毒副作用和药物残留。

对已发病猪群应采用药物拌料饲喂,对食欲不佳或废绝的猪采取药物肌注或饮水给药的方法同时进行群体治疗。治疗猪呼吸道病最好使用长效制剂,减少反复抓猪、反复注射对猪产生过多的应激,引起猪只死亡。抗生素不能在饲料中长期添加,以防病菌产生耐药性以及育肥猪抗病力下降。

由于猪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多数易产生耐药性,在实施治疗时,注意选用最敏感的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并采用联合用药和定期轮换用药的方法,以尽可能减少细菌产生耐药性。同时猪呼吸道疾病易出现反复发病,临床治愈后,最好通过饲料拌药或饮水加药的方法,连续用药7d,以巩固治疗效果,防止猪呼吸道疾病出现反复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疾病预防不能完全依赖药物,因为药物的作用是有限的;疾病的预防也不能完全依赖疫苗,因为不是所有疾病都有疫苗,而且每一种疫苗的保护率也不是100%。疾病预防的关键是改善猪场的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水平提高了,猪场发病率降低了,就会向良性循环发展。养殖过程中,环境控制是当前防控猪群呼吸道疾病中的重点!也是养猪生产投入少,提高收益的关键点!相信做好猪舍环境控制,会让您在防控猪呼吸道疾病的路上事半功倍。

[1] 陆红梅,张建忠,梁大明.猪呼吸系统疾病的综合防治[J].河北畜牧兽医,2005,21(10):20-21.

李水权(1969—),男,大专学历,职称: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技术推广。

李基旺(1967—),男,大专学历,职称:高级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猪群猪舍病猪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病猪喂药有办法
克林霉素对猪肺炎霉形体病的治疗效果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标准化猪舍设计技术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图版
新型帐篷式猪舍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