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郓城县乐园小学一起B型流感暴发调查

2017-04-04闫建超

关键词:郓城县B型流感

闫建超

(郓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郓城 274700)

郓城县乐园小学一起B型流感暴发调查

闫建超

(郓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郓城 274700)

目的 调查分析郓城县乐园小学一起流感暴发疫情特征,探讨学校防控流感的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在校师生发病24人,病例集中在三年级四班和六班,罹患率为11.76%和8.69%。3月17~19日为发病高峰,占发病总数的70.8%。结论 一起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学校暴发疫情。建议学校加强传染病检测和报告管理工作,保障师生的身心健康。

学校;流感;暴发;调查

2016年3月21日,郓城县乐园小学发生一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郓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对这起疫情进行了现场调查,结合临床症状和网络实验室检测,判定为一起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学校疫情暴发,现总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来源 现场调查资料和就诊记录等。

1.2 流行病学调查 根据流感样病例定义进行核实诊断,确定是否为流感样病例暴发。现场调查病例的发病时间、发病人数、病例班级分布情况,病人临床症状、就诊情况以及流感疫苗接种情况等。

1.3 诊断标准 按照《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及治疗指南(2011年版)》、《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理指南》的要求,轻症病例居家隔离治疗,所有病例以符合痊愈标准方可返校。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 该校设有小学一至六年级共34个班,共有学生2348人,男生1363人,女生985人,教职工130人。全校共发生病例24例,在校学生23例,教师1例。该校有北楼、南楼两栋教学楼,北楼有三年级3个班,南楼东部有一、二、三年级16个班,南楼西部有四、五、六年级15个班。学生均来自城区,均为本地学生,无住校生。该校地处郓城县金河路东段,学校卫生条件较好,水泥地面。

2.2 临床症状 2016年3月16日,该校三(4)班部分学生开始出现发热、咳嗽、流涕、咽痛等感冒症状,其它班级部分学生也出现相同症状,经现场调查、检诊,全校有23名学生和1名教师自述有咳嗽、流涕、咽痛等感冒症状,其中22例有不同程度的发热(39 ℃1例,38~39 ℃ 17例,37.5~38 ℃ 4例,无发热2例)、咳嗽、流涕、咽痛等症状,符合流感样病例诊断标准[1]。对该校实施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后,截止3月28日最后1例痊愈复课后,无后续病例发生,累计发病24例。所有病例均症状轻微,均经门诊治疗或在家观察痊愈,无住院病例和死亡病例。

2.3 首发病例情况 经过流行病学追溯调查,首发病例为三(4)班学生。女,11岁,3月15日因“发热”在本校医务处输液治疗,查阅就诊记录症状为发热(38.0 ℃)、咳嗽、咽痛,咽红。

2.4 流感网络实验室检测 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对发病3天内的15例患者采集咽拭子标本并及时送达菏泽市疾控中心流感网络实验室进行检测,3月25日报告检测出B型流感病毒阳性。

2.5 流行病学分析

2.5.1 病例分布 病例主要分布在三年级四班、三年级六班和四年级四班。其中三(4)班8例,罹患率为11.76%(8/68);三(6)班6例,罹患率为8.69%(6/69);四(4)班6例,罹患率为8.57%(6/70)。另一(4)班3例,罹患率为4.62%(3/65)。

2.5.2 时间分布 该起疫情始于3月16日,止于3月28日,流行历时13日,其中3月17~19日为发病高峰,患病17人,占总发病人数的70.8%。

2.5.3 人群分布 发病年龄多在7~11岁,最小的7岁,最大该校教师42岁;发病男性9例,女性15例,男女性别比为0.6∶1。

2.5.4 免疫状况 所有患病病例中有3名学生接种过流感疫苗,其余人员无流感疫苗接种史。

2.6 疫情处置情况 接到疫情报告后,郓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派出传染病防制科及检验科工作人员赶赴学校开展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结合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初步确认为是一起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组织学校按照《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理指南》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1)对患病学生和有类似症状的学生进行居家隔离观察治疗,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后或根据医生建议,患者可正常上课。连续1周无新发病例,可判定暴发疫情结束[1]。(2)落实晨午检责任制,有流感样症状的学生要及时就医,同时做好缺课学生病因追查,并进行统计、汇总和上报。(3)搞好环境和个人卫生。保持教室的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清洁和个人卫生。(4)开展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流感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卫生防病意识。

3 讨 论

流感即流行性感冒,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及发病率高等特点[2],极易形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本起疫情依据流行病学现场调查、临床表现,参照流感样病例诊断标准及网络实验室检查结果,证实为一起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学校暴发疫情。

本起疫情中,单位人员集中、教室卫生条件差、个人防护意识淡薄、传染源的输入为这次疫情暴发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要做好学校的环境卫生,提高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当出现流感疫情时,及时彻底地隔离患者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之一。自出现流感样病例后未引起学校的重视,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是此次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了综合性防控措施,本次疫情未造成大面积扩散。因此学校平时要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督导,使学校认识到加强学生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的重要性,并及时做好流感疫苗的接种工作,防止流感的暴发和流行。

[1] 卫生部.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理指南[S].2012:5.

[2] 吴明雄.近年来流感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6:5428.

闫建超(1975—),男,山东郓城人,主管医师,大专,主要从事传染病防控工作。

R

B

1004-7115(2017)01-0089-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7.01.033

2016-08-20)

猜你喜欢

郓城县B型流感
简单易行防流感六法
冬春流感高发 加强防治最重要
郓城县社会组织对困境儿童的帮扶探索研究
郓城县生猪市场现状及下半年趋势分析
基于B型超声的在线手势识别
关于郓城县就业增长的成因分析
关于郓城县就业增长的成因分析
飞利浦CXQ型CT追加IInverter Output 过流检测电路
PSS4B型电力系统稳定器参数整定
猪流感病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