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奶牛酮病及其防治

2017-04-04赵丽霞

山东畜牧兽医 2017年4期
关键词:诱因精料泌乳

赵丽霞

(河北省望都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072450)

浅析奶牛酮病及其防治

赵丽霞

(河北省望都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072450)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大力发展,奶牛酮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几乎达到20%,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奶牛亚临床型酮病,症状不明显,这就给诊断和防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1 流行特点

各胎次的牛均可发病,以3~6胎发病最多,多发于产后第1个月内,大多出现于泌乳开始增加的第3周内,2个月后发病极少。冬夏两季多于春秋,高产牛多于低产牛。

2 临床症状

常在产后几天至几周内出现,以消化紊乱和精神症状为主。患畜食欲减退,不愿吃精料,只采食少量粗饲料,或喜食垫草和污物,反刍停止,最终拒食。粪便初期干燥,呈球状,外附黏液,有时排软粪,臭味较大。后多转为腹泻,迅速消瘦。精神沉郁,凝视,步态不稳,伴有轻瘫。有的病牛嗜睡,常处于半昏迷状态。但也有少数病牛狂躁和激动,无目的地吼叫,向前冲撞,空口虚嚼,眼球震颤,颈背部肌肉痉挛。呼出气体、乳汁、尿液有酮味(烂苹果味),加热后更明显。泌乳量下降,乳脂含量升高,乳汁易形成气泡,类似初乳状。尿呈浅黄色,易形成泡沫。叩诊肝储浊音区扩大。亚临床症状公牛表现为进行性消瘦;母牛泌乳量下降,达不到泌乳曲线预期的高度,食欲轻度下降,进行性消瘦,一直到体质很弱,相当的消瘦时泌乳量才开始明显下降,呈慢性经过,病程可持续1~2个月,发情迟缓等,尿酮检查阳性即可确诊

3 发病原因

引起奶牛酮病的病因较为复杂,能量摄入不足、血糖浓度下降是发生酮病的主要原因。本病的发生有许多诱因,如饥饿、营养不良、应激、暴露于恶劣的天气环境中、饲料中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钴、磷)等。湿的青贮饲料、发霉的、有灰尘的干草是高产乳牛酮病的诱因。奶牛泌乳时,采食量不能满足泌乳所消耗的能量需要时出现能量的负平衡,牛即需动用自身的体脂和蛋白质,使它们降解来满足能量的需要,在脂肪蛋白质转化为能量过程中产生过多的乙酸、丁酸(酮体)从而导致酮病的发生。产犊时母牛过肥,是酮病发生的诱因,维生素B12不足(钴缺乏)促进本病的发生,分娩后因泌乳而催产素分泌过多致使胰岛素、甲状腺机能的失衡也是造成本病的一个原因。

4 防治

怀孕母牛不宜过肥,尤其干奶期多发胎次的牛酌情减少些精料,产前要调整好消化机能,如产前3~4周逐渐添加精料以便使母牛产犊后能很好适应产奶量加料,但精料中蛋白质不宜过高,一般不得超过16%。不喂发霉、变质、低劣的干草和品质不良的青贮,不要突然改变饲料,饲料中应含足够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对于奶牛酮病治疗,主要采取的是补糖、适当的应用糖皮质激素和胰岛素、缓解机体酸中毒、镇静及其他对症治疗。有神经症状的适当使用镇静剂如安溴、氯丙嗪、辅酶A或半胱氨酸、葡萄糖酸钙、B族维生素、VC、VE。

S858.23

B

1007-1733(2017)04-0072-02

2016–11–21)

猜你喜欢

诱因精料泌乳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憋尿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诱因之一
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诱因与预警管理的探讨
母猪泌乳量不足的危害及提高措施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冬季绵羊咋补饲
冬季绵羊咋补饲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不同泌乳阶段驼乳理化指标和体细胞数的测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