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匠心,育匠人
——工匠精神引领中职德育*

2017-04-04陈晓娟

福建轻纺 2017年5期
关键词:匠人工匠德育

陈晓娟

(福建理工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2)

以匠心,育匠人
——工匠精神引领中职德育*

陈晓娟

(福建理工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2)

我国正处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建设者。中职学校担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中职德育是培养工匠精神的主阵地。只有具备工匠精神的教师“以匠心”设计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将培养工匠精神和培养高技能人才有效融合,才能“育匠人”。

工匠精神;中职德育

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备受肯定。作为中职德育人,我认为:“工匠精神”的提出,是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必然。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工人,中职德育的核心正是培养工匠精神。因此,为师者要身体力行,以匠心,授匠术,育匠人。

1 何谓工匠精神

一说工匠精神,人们很容易想到的是瑞士钟表匠,他们控制误差不超毫秒;或者是德国制造,他们追求机械美学,能将杂乱无章的线路布得整齐划一,就连拧个螺丝都要学习几个月。

查阅百度百科:工匠精神(Craftsman’s spirit)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体现在4个方面:1.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2.严谨、一丝不苟: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品采取极严苛的检测标准。3.耐心、专注、坚持: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总是不断完善所使用的材料、设计和生产流程。4.专业、敬业:致力于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日本“秋山木工”的负责人秋山利辉先生在《匠人精神:一流人才育成的30条法则》一书介绍了其匠人养成术。秋山先生中学毕业后即步入家具行业,虽然没有很高的文化,但他最终成为一流的匠人。今天,日本皇室、国会议事堂、高级饭店等各式各样的客户都向他下单要求供货。

秋山利辉认为:“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所以在他开办的秋山木工作坊中,不仅磨砺学生们的技术,更注重锤炼他们的人品,其培养匠人周期之长要求之严格超乎想象。学徒一旦被录取,无论男女必须留光头;8年间,他们禁止用手机、谈恋爱,不能用家里的钱,只能在八月盂兰节和正月假期见家人。

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来说,秋山的做法或许太过严苛,但他的“匠人须知三十条”却对中职德育有借鉴意义。

2 以匠心——中职教师应以工匠精神实施德育

教书匠曾经是个贬义词,是死板不灵活、缺乏理论指导的盲目教学实践者。今天我们重新审视这个词,会发现:教书成匠其实很光荣。它意味着更高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实操水平,精益求精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艺。只有具备工匠精神的中职德育教师,不断追求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细极致,专注执着于教育教学,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幸福,才能培养出同样具备工匠精神的学生。

要培养学生具备工匠精神,德育教师必须首先身体力行,将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教育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和职业能力培养教学活动中。体现为:

2.1 对技艺的执念

面对固化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匠人始终快乐地、充满激情地工作着。面对同样刻板而艰辛的中职德育工作,如果不能以踏实肯干、热情专注的态度坚持并投入工作,职业倦怠感会大大降低德育工作的责任心。人们常用“技近乎道”、“匠心独具”来形容具有独创性技艺的工匠,“工匠精神的核心之一就是“创新”。中职德育教师面对学生群体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提升,不断创新德育的方式、方法。

2.2 对时间的等待

匠人的工作也许平凡,但他们却始终不急不缓,追求将工作做到极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中职德育工作也很平凡,繁杂琐碎,面对良莠不齐、素质层次不一的学生,尤其需要教师沉下心来,细心观察,勤于思考,了解学生,指导学生,做学生人生的指路人。在工作中,要及时发现学生思想、学习状况等各个方面出现的征兆,针对性地对教育方法进行调整,及时引导,及时解决,防微杜渐。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我们要做的是耕耘坚守,静待花开。

2.3 对内心的把控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忍耐、专注。匠人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最卓越的产品。中职德育教师也必须经历种种痛苦和挫折,像真正的工匠那样,稳住心神,抵制诱惑,不急功近利,多用些笨办法,总有一天,终能真正成为精通学生工作的行家里手。

中职德育教师要努力将工匠精神内化为自身素养,只有教师自身潜心钻研、乐于奉献,才能言传身教地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当中职学校涌现出大批爱岗敬业的教师时,工匠精神一定会通过他们传递给学生,继而影响社会。

3 育匠人——中职德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中明确了中职德育目标。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磨炼学生职业道德修养,让工匠精神通过日常的教育教学潜移默化到学生的思想,内化为其自觉意识。作为德育工作的实施者,中职德育教师更应当注重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如何培养工匠精神?“秋山木工”创立了一套八年育人制度,这套制度的基本法则是“匠人须知三十条”。包括: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学会打招呼;学会联络、报告、协商;必须成为有责任心的人;能为人着想的人;“爱管闲事”的人;执着的人;有时间观念的人;随时准备好工具的人;很会打扫整理的人;明白自身立场的人;能够积极思考的人;懂得感恩的人;注重仪容的人;乐于助人的人;能够熟练使用工具的人;能够撰写简要工作报告的人等等[5]。

就是在这样一些细微处的精益求精,使得工匠精神弥足珍贵但又绝非高不可攀。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擦黑板、打扫卫生、摆放餐具、记帐、拧螺丝、焊接焊点等做起[4],专心致志就是工匠精神最好的体现。

3.1 精雕细琢德育课堂

规范中职德育课的课堂秩序,提升德育课教学中职业意识培养的有效性,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隐性教育手段。工匠精神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责任意识,在维持课堂秩序、管理学生课堂行为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向学生传递这种意识。

中职德育课可以通过不断丰富教学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意识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在职业意识教育的内容选择上,不仅选材于目前中职德育课程的既定教材:《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政治经济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心理健康》5门课,也应该融入一些“三贴近”即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现状、贴近时代背景的内容。

其次,工匠精神中的专注坚韧、精益求精等职业要求也可以通过在教育教学中融入竞争合作、质量效益、行为规范、组织文化以及创新创业等意识,在职业规划和职业道德等的教育教学中体现。中职德育课教学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自主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促使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养成。

3.2 精益求精学生教育管理方式

中职学生一般是在初中不被重视、学习和生活习惯存在一些问题的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教育管理上做到细致入微和严格要求,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社会价值观,进而培养坚韧不拔、专注耐心的工匠品质。从刚入校的职业意识培养、职业生涯规划,到实习实训过程中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素养训练以及贯彻始终的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德育教师都要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及时进行沟通和引导。可以充分利用班团会,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每天晚自习组织学生准时收看时政新闻类节目,开展专题讨论,促使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国家政策,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还可以利用下午第3节课以讲座形式进行职业指导和职业素养养成教育,利用学生实习实训机会跟班下企业,对学生进行岗位职责和个人素质匹配度的跟踪指导。只有做到学生德育教育和管理的精细化,才能真正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工匠素养。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迫切地需要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建设者。中职学校担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中职德育是培养工匠精神的主阵地。只有具备工匠精神的教师以匠心,精心设计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将培养工匠精神和培养高技能人才有效融合,才能真正实现这一目标。

[1] 王云珠.“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本真的职业教育[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5(11):40.

[2] 周如俊.职业教育更需要培养“工匠精神”[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6(20):32-33.

[3] 刘晓.技皮·术骨·匠心—漫谈“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5(11):20-22.

[4] 刘景忠.工匠精神为职业教育指明方向树立标杆[N].山东教育报(综合版),2016-07-04.

[5] 秋山利辉.匠人精神:一流人才育成的30条法则[M].陈晓丽,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5.

10.3969/j.issn.1007-550X.2017.05.001

G711

A

1007-550X(2017)05-0024-03

福建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专项课题(项目编号:DY201639B)。

2017-04-18

陈晓娟(1974- ),女,福建建瓯人,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德育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匠人工匠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工匠神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青年匠人
旗袍匠人:坚守与传承
汽车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