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创业者的启示:小行当大智慧
2017-04-04张建忠
张建忠
非洲创业者的启示:小行当大智慧
张建忠
时间,最能审视一个人或一群人创业勇气的大小。
仔细算起来,第一拨前往非洲掘金的福清哥,也已经在非洲大陆呆了二十个年头。在他们的眼中,那里不仅美丽、神秘,且动荡和贫困中,蕴藏着丰厚的商机。
由于当地商品流通不发达,以批货起家到经营超市,精明勤劳的福清人,靠着从中国大陆进口各类日用品和杂货,在非洲逐渐站稳脚跟。他们垄断着当地社会八成以上的中小型超市,有的甚至不惜在偏远地区开店讨营生。“挣黑人的钱容易”是福清人的“统一口径”,最好的时候,福清人在非洲的超市年盈利数十万元。可观的外汇流入,令福清许多小村镇吸引着“农工中建”四大银行,前来设点。
但财富积累并不意味着福清人“安全感指数”的提升。大部分福清本地人落地非洲,都是依赖早前扎根在非洲的亲戚们“传帮带”举债接力“淘金”。同时,用超市这种上手快,现金流大的模式,在非洲当地海量复制,花开遍地。许多新侨们甚至来不及消化异国他乡的陌生感,便快速为自己拧紧“寻宝”发条。他们生活圈比在福清农村里大不了多少,很多人在非洲过了十多年仍然学不会几句当地语言,甚至获得有效身份前,为躲避遣返,福清人不得不数年无法回国。
凶险的环境,和身份不合法的恐惧,让福清人赚的每一张“带血”洋钞,更显得来不易。为了尽快还债,达到利益最大化,福清人常常是一家三口,一人一铺,一旦发生险情鞭长莫及。也由于同在地社群缺乏有效的联结,福清人常常成为非洲劫匪们的目标,抢劫枪击案屡屡见诸报端,如同漂流在第三世界国家的片片“浮萍”。
同在非洲大陆“漂着”的浙商帮,虽晚于福清人发现这片热土,却和他们发着不同的财富梦。一样从进出口贸易批发,到纺织加工,矿产承包的浙商,在非洲不断转换跑道。甚至利用非洲资源类产业链配套空白,在矿产开发项目、农业资源开发等项目上大展拳脚,为浙商非洲转型谋得一席之地。
据悉,南部非洲浙江商会会长此前在“黄金之都”约堡购得一块总面积为5万平方米的旺地,筹建“中国温州商城”。这种“组织化”和“阵地化”的群体效应,使浙商更尊重商业规则和理性投资,而告别了个体化和点状的生存状态,相对非洲其他新侨们,其经商安全亦更有保障。
随着非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新侨们的掘金路步履蹒跚。诚然,淘金第三世界危险与商机并存,但如何在当地社会掌握话语权,融入在地社群,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进而得到社会服务的倾斜和覆盖,完成“洋打工”身份的蜕变,或许是福清人乃至更多新侨们未来需要正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