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育龄妇女避孕方式发展的回顾
2017-04-04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河东区妇产科医院300012袁冬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天津市河东区妇产科医院(300012)袁冬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生育观念正在逐步发生转变。青年女性为了学习、工作与事业,推迟了结婚和生育的时间,暂不生育和放弃生育的育龄妇女人数呈上升趋势。采取适宜避孕措施、计划性怀孕、避免非意愿妊娠是每名妇女面对的重要问题。本文仅对半世纪以来,我国育龄人群选择的多种避孕方法做以综述。
20世纪60年代,我国育龄妇女使用避孕措施的人数较少。进入80年代后,我们国家由于大力推广计划生育工作,适龄期妇女的避孕工作进入了一个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层次。此时,经过70年开始,80年代大力发展,我们形成了以绝育术、IUD、皮下埋植等一系列的避孕体系。国家统计学1990年人口学调查显示,该年度避孕率超过88%,2003年为90.48%,上世纪末我国已成为全球总避孕水平最高的国家。
1 短效避孕方法
1.1 避孕套 男性避孕套主要通过乳胶材料起到屏障的作用,从而阻挡精子进入女性生殖器官,达到避孕的效果[1]。男性避孕套在年轻人当中有着较多的应用,使用起来方便、安全,对于预防性传播疾病有着重要作用,如能正确使用避孕套,避孕的安全性约为90%。但不易坚持使用,少数使用者存在乳胶过敏的现象。目前,我国性传播疾病处于高发态势,艾滋病、淋病等性传播疾病的预防对于避孕套的需要很大,近年来避孕套的使用率有所增加。
1.2 外用避孕药和其他避孕方法 外用避孕药主要是通过使用药物减少或控制精子的活性,方式较多,主要为口服避孕药、宫颈帽、皮肤贴片等。在我国目前应用上,外用避孕药主要为临时起效的避孕方法,常用于紧急避孕,应用人数较少,但也有一定的基础。
1.3 复方口服避孕药 口服避孕药是避孕技术最伟大的革新之一,这种方法打破了需要借助外界设备进行避孕的时代,口服避孕药使用方便,药量安全有效,在性生活前后通过口服的方式达到避孕的效果。临床上,口服避孕药在正确的指导下使用时,避孕的效果可达到100%。
为控制人口基数,宣传计划生育,我们国家从1960年开始自助研发短效口服避孕药,共成功研制1号、2号、0号口服避孕药等;引进的短效口服避孕药历经复方左炔诺孕酮片、第三代避孕药妈富隆、敏定偶、达英35、优思明、优思悦等多种口服避孕药。经过多年的使用及观察,避孕效果可靠,诸如恶心、呕吐、腹痛、乳房胀痛和头痛等不良反应也能被大多数妇女接受。
随着复方口服避孕药的不断发展,除避孕作用以外,其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延长、痤疮、卵巢肿瘤、月经失调、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不孕症等非避孕领域中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
2 长效避孕方法
2.1 绝育术 ①女性绝育术:相关资料显示,农民群体女性进行绝育手术的比例较高。1990年后,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控制初显成效,女性绝育术的比例大幅下降[2],这与避孕方法使用趋于多样化、计划生育工作模式由管理为主向服务为主的转变有很大关系。②男性绝育术:80年代,由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提倡结扎等因素,男性绝育术占有一定的比例,但随着不良反应以及可操作性的影响,目前进行男性绝育术的比例较低。这与男性避孕观念、宣传方向、可接受性等有一定的关系。
2.2 宫内缓释系统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IUS)又称为曼月乐,其是1990年后问世的一种避孕方法,其通过定量缓释左炔诺孕酮的方法,影响子宫对于孕囊的接受,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其减少了口服避孕药全身性作用带来的不良反应,定向使用,目的明确。其不仅可有效避孕,而且可减少女性在月经期间的疼痛,有效控制月经血量,减少宫腔细菌量。但其主要药物选择为左炔诺孕酮,长时间使用可使得子宫内膜腺体萎缩,可出现异常的子宫出血或闭经情况的发生,临床使用,需要一定的接受性。
2.3 宫内节育器(IUD) 宫内节育器最早于1909年用于避孕,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广泛研制。1970年以来,为强化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育龄期妇女计划生育的观念,控制人口总量。我国对于已生育子女的育龄期妇女推广使用宫内节育器进行避孕。放置宫内节育器是20世纪70~80年代,我国育龄期妇女主要的一种避孕方式。我国由于人口基数较大,育龄期妇女占比世界同年龄段人口的26.9%,而使用宫内节育器的育龄期妇女占世界使用宫内节育器的比例超过75%。由于国家向育龄群众提供部分类型的免费IUD已经40多年,故而IUD是中国育龄妇女使用最广泛的避孕方法。IUD的抗生育机理主要是干扰着床、影响受精卵的发育、改变宫腔内环境、宫腔内炎症细胞的毒害胚胎作用、免疫性抗着床等[3]。我国使用的IUD种类繁多,其中有TCu220C、高支撑铜、含铜宫型、母体乐铜375、TCu380A、活性165、元宫药铜220、含药含铜宫型、元宫铜、金塑铜等含铜宫内节育器;含药物宫内节育器。虽然IUD有着诸如宫内节育器下移、月经间期出血、带器宫内妊娠、月经过多等不良反应[4],但仍然不可否认在充分的咨询、适宜的手术操作下,IUD避孕效果满意。近十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IUD用于未生育妇女其同样是安全可靠的避孕方法。近年来随着多种避孕方式的出现,加之“二孩政策”的推出,IUD的使用率有一定程度地下降。
2.4 皮下埋植剂 皮下埋植是通过以硅橡胶为载体,埋置于皮下组织,定量释放高效孕激素的一种避孕方法,其通过小剂量避孕药长效释放,可长久避孕。虽然多项数据显示皮下埋植剂尚存在可能出现诸如月经模式的改变、痤疮的发生、骨密度的改变、肝功能的轻度改变等不良反应[5];使用肝酶诱导剂的皮下埋植避孕妇女可能会出现避孕失败等情况,但医务人员如能在术前做到充分咨询、详细地问诊与告知,皮下埋植剂其优点主要为高效避孕、安全长效,研究表明,一次埋植,3年内避孕的效果可达到100%。其置于皮肤下,使用方便,便于取出,取出后不影响人体激素以及生育能力,恢复较快,适合于不适应口服避孕药、外用避孕套等方式避孕的需要长期进行避孕的人群。
2.5 避孕针 长效醋酸甲羟孕酮(DMPA)注射剂是一种短效的避孕针剂,其在避孕的同时也可预防性传播疾病。但其对于避孕效果的影响取决于能否按时使用,需要一定的使用频次和时间。对于年轻人而言,较为繁琐,如果不能按时或按要求进行针剂注射的话,临床避孕效果不佳。此时,时,选择长效的避孕药效果较好,比如皮下埋植剂或宫内节育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的应用效果都较好,比较适用于年轻人使用。
众所周知,人工流产术是世界面临的一个问题,不仅对于女性生育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医学伦理上也有一定的争议。目前,世界范围上,每年有超过8亿的妇女进行非意愿的妊娠[6][7],其中以年轻女性居多,在这个人群中,每年与超过5000万的妇女进行人口流产术进而终止妊娠,其中2000万左右为不安全流产,面临问题较多。多数年轻人在人工流产术后不能立即进行工作或生活,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息,但进行人工流产术的妇女约有50%的比例会再次流产。2005年英国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院通过征集专家组研究制订了避免人工流产的常见避孕方式的使用方法[8]。解决的措施包括:计划生育、使用激素避孕和长效可逆避孕方法[9]。
短效避孕方法、长效避孕方法在正确使用的前提下均能有效降低非意愿妊娠的风险[10]。皮下埋植剂或宫内节育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均为长效可逆避孕,其安全高效,可最大效果地进行避孕。但由于医护人员宣教不充分、信息获取渠道少、部分人员存有使用顾虑,造成长效可逆避孕方法应用于适龄女性人数较少。临床医护人员今后要为育龄女性提供更多避孕方式以供其充分选择,并给与正确的指导,减少因不能坚持正确使用避孕方法,或使用低效避孕失败而在造成非意愿妊娠的现象[11-15]。